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讲例题时,学生听“懂”了,但在课后学生解答同类练习时又会出错的现象。这说明教师讲例题时学生并不是真懂了,这种现象本文称之为“假懂现象”。如何根除“假懂现象”是许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高三教学中,采用“一变、二问、三讨论”的方法,能较好地根除“假懂”现象。下面以一节习题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一变、二问、三讨论”的方法,根除学生“假懂现象”。  相似文献   

2.
数学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这个角度出发,有教师认为应该取消齐答或是尽量少用齐答。但我觉得不可因噎废食,要视情况将齐答用在“刀刃”上。  相似文献   

3.
李艳玲 《湖南教育》2004,(24):42-42
小小一张卡片,看似微不足道,但若运用得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则可在数学教学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卡片练习,提高口算能力。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点,而口算却是计算的基础。每节课前教师用卡片制作一些简单的口算题,上课时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或轮答或齐答或抢答。如此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4.
练习被称之为“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 ,又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方法 ,还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及调控教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科学地设计练习内容 ,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 ,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完善地实现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在练习内容的设计上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突出练习的趣味性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 ,因此 ,教师要注意强化练习的趣味性 ,使学生感…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练习课没啥好上的。”是的,“练习课难上”,所有老师都有同感。练习课一般采用生练一题,师校对一题的形式,单调而乏味,丝毫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很多物体,你们看都是什么?(教师一一出示,学生齐答).   生:数学书皮、手帕、墨水盒、粉笔盒、蜡笔盒、生字卡片、画、易拉罐、球、红领巾…………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很多物体,你们看都是什么?(教师一一出示,学生齐答).   生:数学书皮、手帕、墨水盒、粉笔盒、蜡笔盒、生字卡片、画、易拉罐、球、红领巾…………  相似文献   

8.
齐答是学生在课堂对教师所提出问题进行集体回答的一种提问求答方式,它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常见交流方式。学生齐答,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发展思维能力。把教学重、难点内容让学生齐答,能起到提醒和促进记忆的作用;当学生学习状态低迷时,让学生齐答简单问题,能适当调节课堂气氛,保证他们在课  相似文献   

9.
笔者听过一堂三年级两步连除应用题的练习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对我触动很大,感受颇深,详实记录如下:教师出示练习题目:三年级有两个班,每班43个同学,一共要植258棵树,平均每个同学植多少棵?(用两种方法解答)。绝大多数同学都按照教材的方法去做,而一个女同学却这样解:258÷43=6(棵),6÷2=3(棵)。综合算式为258÷43÷2=3(棵)。教师对此做出如下评析:“同学们,这样做对吗?”学生齐答:“错。”师问:“为什么错?”生齐答:“题目的要求是求每个同学平均植多少棵,应该是把258棵平均分给…  相似文献   

10.
邓青青 《成才之路》2010,(1):I0004-I0004
时下,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据了解.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很难管.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做到遵规守纪,认真学习的。只是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学生”。但这些。问题学生”也并非都真正有“问题”,而是教师没有真正去了解他们,才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尝试一下和“问题学生”做朋友呢?  相似文献   

11.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怎样实现有效的课堂练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结合教学实践,我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懂——记——会——熟——巧”这是学习数学的一般过程,其中“懂”、“记”离不开练习与应用,“会”“熟”“巧”则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达到。所以,“练”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练习的数量一般不算少了,关键是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怎样才能提高练习的质量呢?,我们认  相似文献   

13.
举一反三,“从懂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有关事情”,是治学的良方之一,是拓宽学生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主动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应付式学习的习惯.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教师举了一隅,而学生不能以三隅来说明印证,  相似文献   

14.
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如果把小学数学课划分为“新授”“、练习”和“复习”三种基本课型,那么以练习为主的练习课则占总课时的30%左右,即三种课型的数学学习有超过60%的时间是在练习中完成的。为了充分发挥练习的“训练、评价、发展、教育”功能,练习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注重价值性,克服随意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教师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而非结果。练习的设…  相似文献   

15.
“懂而不会“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典型表现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道题,问学生懂了没有,学生回答“懂”了,可是在做练习或做作业时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时,却又做不出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这种现象.但由于这一现象涉及数学学习的诸多方面,笼统地研究难免泛泛而谈,对实际教学缺乏指导价值.本文选取从教师教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并注重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交流;既重视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重视评价得出结论的过程,真正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的考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就能大大提高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效应。下面举几种我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一、观察激励法“课堂观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  相似文献   

17.
“学以致用”是所有教师都希望的事情。我们教师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理所当然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并且能够运用学到的那些知识。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们更多会用练习来检测学生,所以练习应运而生。在巩固练习这方面,数学和英语做得比较好。在学习了新的知识以后,这些学科都会用比较多的时间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把当天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那语文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18.
Adrian Underhill曾区分过三种类型的教师:“讲师”、“教师”、“导师”。“讲师”只懂专业知识而不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熟悉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技巧,但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导师”除了熟悉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外,还时刻关注学生内在的学习心理,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情感进行教学。“导师”除了具备“讲师”和“教师”的素质外,  相似文献   

19.
一、铺垫练习,复“旧”引“新” 1.指名学生板演“35-23”,同时教师出示口算卡片,组织其余学生视算下面各题:16-884-427+746-2035-30 62-62 42+50 14-937-5 75-4 93-60 68+2126+42 85-50 42+16 52+2648-6 83-20 19+6 68-60 2.小结视算情况和订正板演题目。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法则”和计算过程。(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3.在归纳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后,把“35-23”改成“235-123”,引导学生观察;现在被减数和减数各是几位数?从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万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 二、尝试练习,自学课本 1.教师启发学生:万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相同,请同学们尝试做一做,看谁做得对。(学生试做时,教师巡  相似文献   

20.
“答疑式”教学,是教师解答学生疑难,学生互相解答疑难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特点是:教师直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增强授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做法是: 一、印发“答疑式”教学卡。“答疑式”教学卡由教师精心设计,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要栏目有自读心得、质疑、答疑、答疑方式等。卡片设计好后,按每篇课文一张计,印成单页,在授课之前一星期发给每个学生,过二、三天全部收上。收发卡片要准时,既要给学生填写质疑卡的准备时间,也要给教师分析和准备解难释疑的时间。二、指导学生填写“答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