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原  张毅 《视听界》2011,(1):22-24
2008年初,江苏卫视在省级卫视中率先提出“大剧独播”策略;2009年底,江苏卫视试水自制海岩“生死之恋三部曲”,再次拉开“大剧自制”的帷幕。配合频道品牌从“情感”到“幸福”的定位升级,江苏卫视从单纯采购电视剧到度身打造符合频道特色定位的定制剧和自制剧,  相似文献   

2.
自制剧:为卫视频道度身定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萍 《视听界》2009,(4):64-66
电视剧历来是拉动频道收视的发动机。2006年底以来,省级卫视逐步加大对优质电视剧资源的掌控,从“4+n”模式、独播剧到全卫视发行,优质剧目成为稀缺资源,身价飙升,并日益向强势卫视频道集中。现有的独播剧模式难以为继,各省级卫视意识到独有版权的资源才可实现最大的增值,或掷重金买断,或投购、自制,不断强化在制播链条中的掌控力度,自制剧成为各省级卫视电视剧独播化战略的新风向,或能为卫视电视剧独播战开辟纾困之道。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12,(5):14-15
事由:今夏电视荧屏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热播了。没过多久,荧屏上类似的选秀节目差不多同时井喷,而且几乎清一色地打出“寻找好声音”的口号: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天籁之声》、云南卫视《完美声音》、深圳卫视(《The Sing Off清唱团》等。有报道称,二线卫视集中“发声”。  相似文献   

4.
2008年岁末,省级卫视为了抢夺收视率而展开激烈交锋,不约而同地瞄上了平民卡拉OK这块蛋糕,各种版本的“K歌”节目不断在电视荧屏上涌现,如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湖北卫视的《大家来唱歌》、贵州卫视的《我为麦克疯》、江苏卫视的《谁敢来唱歌》等等,“K歌”类节目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情形。“K歌”节目的流行与国内的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笔者以富有代表性的《我爱记歌词》和《挑战麦克风》为例,分析其秘密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2019年以来,广东卫视连续五年原创自制春晚,并以开放之姿、创新之态不断推出新内容、新样态,在卫视春晚集群中后来居上,不仅奠定了口碑基石,同时沉淀了品牌价值,进一步彰显了广东卫视作为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在今年大年初一亮相的《遇兔呈祥大湾区——2023广东卫视春节晚会》(下称《2023广东卫视春晚》),更是以震撼的视听新体验,展示了大湾区活力和湾区文化新气象,并通过主题建构、内容科技创新、融媒传播“三部曲”,为全国乃至世界观众和网友带来一场新春的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6.
韩鸿 《新闻界》2005,(1):37-38,40
2004年,“变脸”、“洗牌”、“推销”、“整合”成为省级卫视频频出镜的关键词,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纷纷在各地游走,举办各种各样的“推介会”“研讨会”,掀起了省级卫视新一轮的“定位”大潮。东方卫视“新闻立台”,湖南卫视则“娱乐中国”,安徽卫视继续“剧行天下”,以各自的特色来抗衡央视的垄断。在西部地区,贵州电视台继续向“西部黄金卫视”挺进,  相似文献   

7.
李渊航  杨名 《声屏世界》2010,(11):52-53
2008年9月湖南卫视推出自制独播剧《丑女无敌》,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其第一季最高收视份额达到9.3%。这种投入较少而具有更强自主性的自制独播剧很快开始风靡,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浙江卫视紧随其后,自制独播剧成为了各省级卫视竞争的新战场。  相似文献   

8.
一、开展“请给荧屏亮分”活动 2006年,咬文嚼字杂志社组织了“请给荧屏亮分”活动,发动受众每月检查一家电视台的荧屏语文差错。接受检查的12家电视台分别是:中央电视台(一套)、安徽卫视、北京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广东卫视、黑龙江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四川卫视、云南卫视、浙江卫视。检查结果已在2006年《咬文嚼字》杂志上逐月发布。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2013,(1):77-77
齐鲁晚报2012年12月3日报道:年底将至,各大卫视问的“跨年晚会大战”一触即发。近日,记者采访部分卫视发现。多家卫视跨年晚会连续入不敷出,让不少业内人士深思。2005年,湖南卫视首度举办跨年演唱会,一举成为跨年夜收视之王,从此拉开了省级卫视的跨年大战。2011年,16家卫视同一时间推出跨年晚会,创历史之最。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等跨年晚会都耗资2亿元,成本之高让人咂舌。相比去年,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7,(1):10-10
当“红歌”唱响中国大地时,江西卫视的品牌战略也逐渐进入本刊的视线,本期首推“江西卫视品牌战略研究之红歌篇”,此后还将陆续推出系列策划。  相似文献   

11.
吴静 《报刊之友》2014,(9):38-42
省级卫视既有全国性又有区域性,是中国电视业的重要力量,在其品牌发展的进程中经历着四个主要阶段,五大强势卫视在此阶段中持续稳定的积累品牌资产,使其从2010年起持续三年成为省级卫视品牌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位置。2010年,处于第二阵营的河南卫视正式将品牌定位为文化,成为首个明确品牌定位为“文化”的省级卫视从而占据了省级卫视品牌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位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梳理评述省级卫视品牌发展历程、五大强势卫视品牌发展历程、河南卫视品牌发展历程,为河南卫视品牌发展路径、品牌资产积累提供全面的文献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一些省级卫视纷纷出招亮剑,积极寻求新的突破:贵州卫视亮出“西部黄金卫视”的概念;云南卫视把发展目光盯在东盟自由经济贸易区,欲办出有特色的面向东盟的电视节目;以“9 2”为主角的“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确立,让广东卫视欲构筑“泛珠三角”的卫星电视交流平台;海南卫视改成旅游卫视,探索专业频道的经营之路;广西卫视积极打造“中国第一女性特色卫星频道”。在进入份额竞争时代之际,这种探索和改革背后的动因更加显化,那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争抢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谁反应更敏锐、操作更果断、手段更到位,谁就…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大量“故事”类栏目。其中,有些直接以“故事”命名,如央视二套的《财富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湖北卫视的《中国故事》、山东卫视的《天下故事》、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等。还有一些在栏目名称上虽未明示,但在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与上述“故事”类栏目并无二致,如央视二套的《经济与法》、东方卫视的《真情实录》、吉林卫视的《人生一刻》等。以上列举的只是“上星”的,还有大量各地面频道的“故事”类栏目,如南京台的《周涛讲故事》、  相似文献   

14.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0,(1):8-8
2010年自制剧成为荧屏热点 卫视自制剧将成为今年的荧屏亮点。安徽卫视2010年自制剧有新版《包青天之七侠五义》、《幸福一定强》续作、《错爱》第三部等;江苏卫视推出海岩三部曲《玉观音》、《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湖南卫视将以《佳期如梦》、《丝丝心动》和《新还珠格格》、《一起来看流星雨2》为代表的一系列自制大戏展现强大的电视剧制作实力。  相似文献   

15.
事由:根据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前半年统计数字显示:从今年4月开始,湖南卫视已拱手让出省级卫视老大位置,由江苏卫视接手领跑。至5月底,“芒果台”排在东方、山东卫视之后,成为第6名。而江苏卫视则从第15周开始,连续7周占据首位。5月份的卫视荧屏上,暂时形成江苏、浙江、天津卫视“三国大战”。  相似文献   

16.
日前,优酷与山东卫视就其全新综艺节目《歌声传奇》达成深度合作,优酷作为山东卫视台网联动战略合作伙伴,与山东卫视同步播出这档节目。《歌声传奇》是综艺节目展开全面台网联动的创新尝试。优酷在此次合作中还将把自制网络综艺节目反向输送到山东卫视,形成真正的“内容联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25日,浙江卫视“中国蓝”新概念揭幕。“中国蓝,蓝动天下”从此成为改版后的浙江卫视全新定位。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浙江卫视2009年1月份的月收视排名在同类省级卫视中位居全国第二、网络用户关注度排名全国第二、媒体关注度在创新高——“跳进”了全国前三。而在半年前,浙江卫视的位置一直徘徊在第八九名左右,处于省级卫视的第二方阵。如今,“中国蓝”和“浙江卫视现象”已经成为当下学界热捧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陈宏坤 《视听界》2010,(4):67-70
省级卫视的竞争已经从资源竞争转向创意竞争,对资源的依赖逐步转型为对创意的依赖,创新栏目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的异军突起,均是在创新栏目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新一轮省级卫视的创新栏目,普遍采取“大投入大产出”的策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投入”主要体现在创意、团队、技术、内容、推介和体制的投入上。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1日.陕西卫视全新改版。这次改版秉承“把陕西卫视办成全国人民喜爱的卫视频道”的宗旨.立足挖掘文化资源与体制革新.以人文节目为切入口.试图打造陕西卫视“人文天下”的频道品牌。本文以此次陕西卫视改版为视点.分析陕西卫视的差异化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卫视新闻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尴尬,就是重要性与收视率不成正比之间的尴尬。造成这种局面是卫视新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要大力宣传省委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喉舌功能。这一功能的突出在现阶段使得卫视新闻中大量播出会议新闻,并在新闻中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视点。“台上台下,会标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新闻的印象。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过多过滥,成为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殊性,电视新闻中的“会海”,比之报纸上的“会海”更为严重,更引人注目。而在节目形态、节目内容充分发挥的今天,这样的卫视新闻在冲击力强的综艺节目、贴近性好的地方新闻面前不占优势,收视率不高也是显而易见。因此改革会议新闻,提高新闻节目质量,是卫视新闻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