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来与发展》2012,(4):117
一、2012年选稿、用稿方向1.未来学学科理论、未来学预测方法研究;2.中外未来学家简介;3.国内外未来学研究成果;4.国外科技、经济、社会、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5.2012-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6.社会预警和社会矛盾解决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育未来学问题逐渐成为国内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但我国在教育未来学方面的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少,且已有研究在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研究的需求。文章从教育未来学的兴起、教育未来学研究现状及趋势预测进行探讨,以期探寻教育未来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未来与发展》2009,30(11):99-99
一、《未来与发展》杂志选稿、用稿方向 1.未来学学科理论、未来学预测方法研究; 2.中外未来学家简介; 3.国内外未来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试论军事未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未来学是研究未来军事领域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军事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现代未来学的一个分支。军事未来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军事未来学主要研究未来军事领域发展变化的前景,为人们的认识和行为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广义的军事未来学除上述内容外,还要研究构成本学科的各种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的定义和预测手段及研究方法等等。所以,军事未来学也常常被人们称为“军事预测学”、“军事预见研究”、“军事预测方法研究”等等。一、军事未来研究的一般概况我国著名学者周炯槃教授曾指出:“我们可以从过去的事件中提取信息,但无法控制这些事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现代未来学引入中国,得到了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的支持,中国未来学研究出现了快速发展与繁荣的景象。各级未来研究会相继成立,举办形式丰富的学术活动,积极对外交流,探讨国际未来学互动与合作,培养了一批未来学学者,产出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为我国未来学学科建设做了一定的基础性工作。但是中国未来学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理论体系中国化等方面还显得不足,需要未来学研究的老中青学者们共同努力,促进中国未来学健康快速发展,服务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各领域,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1980年7月20~25日,由世界未来学会和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等组织联合举办的全球未来研究托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世界未来学会是世界最大的未来研究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拥有80多个国家的4万多名会员。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是加拿大的未来研究全国性组织。这次多伦多大会也是世界未来学会的第三届大会和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的第五届大会。世界未来学会第二届大会1975年7月在华盛顿举行。华盛顿会议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800名代表。会上,包括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阿尔文·托夫勒、赫尔曼·廉里、丹尼尔·贝尔、威利斯·哈尔曼、莱斯特·布朗在内的200多著名未来学家发表了论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人们较常谈论未来学和未来研究。人们也时常问道,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究竟是什么?笔者想就这个问题,并就如何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研究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943年,在美国工作的西德政治学教授O·弗莱希泰姆用源自拉丁语的词futur(未来)加上希腊字尾-ology(学),创造了futurology(未来学)这个新词,并用它来命名现代的未来研究活动。新词的创造和  相似文献   

8.
建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是当前中国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不仅要发展我们的理论,也要发展我们的方法。 80年代,我国的未来研究基本上处在介绍和评论外国未来学的理论和方法阶段,也把他们的方法用于研究中国的未来问题。在90年代,我国的未来研究必须前进,即要从介绍、评论外国未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到建立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理论和方法。现在,西方世界流行  相似文献   

9.
国外文摘     
《未来学》——简史、预测、成就、经济和政治本书作者V·弗基斯是世界知名的未来研究人士。这本书是写给未来学界之外的人士看的,目的是使他们对未来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未来学发展的历史。简单介绍了《世界未来学会》的历史,《2000年委员会》的活动及美国以外未来研究组织的情况。第  相似文献   

10.
(1985年8月30日在日本未来学会东京国际讨论会上的讲演摘要) (一)未来研究与未来学未来学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是近几十年来适应时代的需要产生的,是正在形成中的一门学科。关于它的名称、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学术界众说纷纭。也还有人根本不承认这是一门新的学科。这里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国际上对于这一学科的名称,有不同的提法,如:未来学(Futurology),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作序、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继泽先生的《未来学》一书,精神为之一振,很想写几句心里的话。从这部洋洋洒洒53万言著述的内在涵幅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大胆创新、努力突破的改革精神、开拓精神,不得不为之动容,不能不为作者在探索中挖掘未来学新领域的艰辛击掌,为作者在以信息科学为中心的高科技时代,努力拓展未来学新观念、新形态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兴奋。《未来学》是一部观念新颖、思想厚重、文体独特、内容深邃的科普大作,是一部标志着我国未来学研究进入新阶段、新领域的优秀著述,是一幅浸透着作者数十年血与汗、灵与情精致而生动的写生画,着实可喜可贺、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2.
国际未来学会(World Future Studies Federation.——WFSF)的前身是1967年在挪威的奥斯陆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未来学会会议上成立的国际未来学委员会(IFRC),于1974年在巴黎正式成立。其宗旨是:1)促进整个未来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活动和情报交流;2)筹备国际会议的召开。组织机构:设会长、副会长(5人)、事务总长及工作人员若干名。现在的联络地点设在意大利的罗马(联络地点随负责人的更换而改变)。该学会全体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科  相似文献   

13.
应该说,高等学校在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的创立与发展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1943年第一个提出“未来学”这个学科名称的德国政治学教授弗拉希泰姆,就是来自大学。他当时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首先开设了《未来学》课程,现在西柏林大学工作。现任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主席的马西尼,是意大利罗马大学和联合国大学的教授;而该会的秘书  相似文献   

14.
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外文检索工具书往往不把它单独列为一门学科,或者根本不收这方面的内容。“未来学”这一主题的上位类归属(在各种文献中)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它至少分散一五个学科之中:教育(Education)、历史学(History)、纯科学(Pure Science)、方法论(Methodology)、社会学(Sociology),因此,在研究未来学的过程中,要系统地查检国外的未来学文献资料是相当困难的。在检索未来学的国外(英文)文献时,可注意如下一些入口词:Future Studies;Futurology;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未来研究会举行学术交流会。就马克思对未来的预见,马克思研究未来方法论上的程序与层次问题,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未来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未来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区别问题,对非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批判与吸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自今年开始,通过招考研究人员的办法,在全国各地选拔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为了填补某些新学科、新研究领域的空白,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把未来学等新兴学科也列入了今年的招考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招考未来研究方面四个专业的研究人员。这四个专业是:未来学发展史、未来学方法论、经济预测和人口预测。各专业的应考人员分别参加了政治、外语、专业基础、专业、数学等四至五门的考试。本刊选登的未来学基础知识试题和未来学发展史试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招考未来研究上述专业研究人员时所用的试题中的两种。第一种试题为四个专业通用,第二种试题仅用于未来学发展史专业。我们在发表这两种试题的同时,发表它们的参考答案,供未来学的兴趣者和研究者参考。这两种试题的参考答案均由中国未来研究会秦麟征同志提供。  相似文献   

17.
一、预测未来的新世纪:2001-2100年未来,对整个人类来说,既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也是一个相当难以确定的前景。人们为了探索未来,本世纪中叶,O·弗莱希泰姆教授正式提出了“未来学”(Futurology)一词,此后,出现了“人类2000年国际协会”(Mankind 2000 Internationals)、“世界未来学会”(The World Future Society)、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World Futures StudiesFederation)等一大批国际性的未来学研究组织。近3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具有革命性影响的、科技创新中的突变性事件经常发生,致使按平稳发展的常规对未来进行预测的论断屡屡失误。比如,1948年晶体管发明之前,难以想象这个不起眼的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未来学研究者代表22人于1982年6月15日在武汉集会,研究协商关于成立湖北省暨武汉市未来学研究会的事宜,并决定成立筹委会着手进行筹备工作。与会同志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下列问题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1.迅速成立湖北省暨武汉市未来研究会。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三学”会议之后,广东代表即在省内作了详细的汇报,广东省科技界的各级领导对未来研究很重视。首先,在省农委举办的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班上,开设了未来学课程;省科技干部管理局、省科委、中山大学哲学系等均相继开设了未来学专题讲座省;科委还组织各有关单位从事软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安徽九华山召开。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李宝恒、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麟征及未来研究会理事、学术论文作者近90人出席了会议。理事会总结了未来研究会1991年的工作,讨论了1992年的工作计划。学术讨论会议以“马克思主义未米学理论与方法”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如何发挥未来学学科特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管理和决策科学化服务”等儿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