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梁勉 《收藏》2008,(4):116-117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两件一组的金代相扑俑(图1)。这两件俑1986年出土于陕西渭南,左边俑通高31厘米,通宽12.5厘米,厚10厘米。右边俑通高29厘米,通宽14.2厘米,厚11厘米。两俑上身赤裸,下身只穿短裤。  相似文献   

2.
李曼丽 《收藏》2007,(9):62-63
十二生肖俑是古代人们用来“压胜”“辟邪”的镇墓明器,在唐宋墓葬中多有随葬。隋唐时期的生肖俑多为陶质,也有个别铁质、石质(图1)、瓷质(图2)的。宋代瓷质的生肖俑(图3)增多。但总体来看,还是以陶质生肖俑为大宗。西安市郊区唐墓出土的一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图4),组合完整,造型生动,堪称生肖俑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3.
岳州窑胡俑     
陈锐 《收藏界》2013,(3):61-65
胡俑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陪葬俑,汉魏晋南北朝墓葬中偶有发现,如湖南衡南县的东汉墓葬中出土过一件青铜胡人牵马俑(图1)。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胡俑出自隋唐墓葬,尤其是盛唐墓,宋及以后几乎不再陪葬胡俑。胡俑陪葬品从少有到大量再到几乎不见出土,与沙漠丝绸之路的兴起、繁荣到衰退密切相关。西汉政权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理西域事务,开辟丝绸之路。东汉重视对西域的经营和与中亚欧洲的往来,遣使往大秦(古罗马),大秦亦派使臣来洛阳,丝绸之路逐渐兴盛而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贸易交通、文化交流的主动脉。隋唐  相似文献   

4.
何飞 《收藏界》2015,(1):129-132
唐代“参军戏”俑胎呈白色,一件着绿釉长衫,穿长靴;另一件彩绘装饰,着衣与绿釉基本相同,两俑微向前偃,面部形象丰富。两俑多被认为是侍从仆人,应是排优俑,他们是唐代流行的“参军戏”中的角色。这种戏一般由两个人演,一个机智,穿着绿衣服叫“参军”,一个愚笨,叫“苍鹘”,二人对话诙谐。“参军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来。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  相似文献   

5.
《收藏》2020,(5):70-81
随葬俑是唐宋时期常见的一种明器,也是古代丧葬制度的重要体现。三明市博物馆收藏有一组南宋黄氏夫人墓出土的墨书人俑群(图1),多数人俑背后写有墨书,以表明此俑的身份。有些年代久远,字迹已难看清,人俑数量或有缺失。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目前暂没有同一个墓葬出土的墨书人俑群的发表材料,本文希望通过整理能从中解读其组合情况及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1990年9月初,安徽望江县城郊护城村砖瓦窑厂工人在挖窑土时,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葬,并出土一批人物瓷俑。当即由该县文物管理所征集,现为该县博物馆收藏。前些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瓷俑共计26件,其中武士俑2件,  相似文献   

7.
王英  刘晓东 《收藏》2011,(8):31-34
1973年,咸阳渭城区渭阳镇双泉村北的唐契苾(bi)明墓出土了一批十分精美的三彩俑,其中单峰驼、牵驼俑、三彩马等,釉色鲜亮,造型独特、生动,是国内极为罕见的珍品。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6,(21)
正2016年4月19日至7月10日,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瞎携手徐州博物馆联合推出"大汉楚王与南越王——徐州汉代文物精品展",以192件(组)徐州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为依托,分"汉玉之巅""盛世吉金""汉俑华采"三个部分,再现汉世雄风(图1)。徐州古称彭城,北扼齐鲁,南控吴越,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徐州汉墓出土数干件陶俑,其中不乏精美的舞乐俑,它们于地底沉睡两千年,而今重见天日,为我  相似文献   

9.
吴红艳 《收藏》2011,(10):79-81
1985年咸阳市三原县唐代臧怀亮墓出土了一件匍匐俑,泥质红陶,通体施白色彩绘,通长60厘米。俑为男性,头戴进贤冠,身着宽袖官服,腰束带,作叩首匍匐状,面部表情恭敬谦卑,目微左视下方。  相似文献   

10.
银乐伎俑     
《收藏》2012,(19):183
唐末宋初时,城市的兴盛和经济的发展使大量的金银器进入民间,酒楼伎馆和家境殷实的百姓都会藏有奢侈精美的器物,8件银乐伎组应当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产物。这组银俑一套共8件,高度一致,其服饰、纹样、制法如下:如琵琶乐伎俑,梳高髻,面庞俊秀。上身着衫,下身着长裳,外系短裙,腰有丝带。衫之撰、襕均绣缠枝蔓草纹,前后身均嵌有牡丹大团花数朵,袖口有破式团花。纹饰原涂金,现已脱落。俑身为模冲半模,然后将两个半模合模焊接,再将俑头焊于俑身之上。制作工艺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