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通过置换反应概念以及一些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比如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以及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教师在演示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实验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应该看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的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后发现铜丝表面立刻出现黑色固体物质,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生成银白色固体物质,如图1所示.且经过很长时间才从黑色固体物质上长出银白色的固体(银),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在铁、铜的前面,能把铁或铜从FeCl2或CuCl2溶液中置换出来.是先置换出铁,还是先置换出铜呢?可不妨这样设想:镁从FeCl2、CuCl2混合溶液中先置换出铁,即Mg FeCl2——Fe MgCl2而生成的铁又能与CuCl2发生反应置换出铜,铁又转化为FeCl2,  相似文献   

3.
金属和盐溶液能够发生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CuSO4=FeSO4+Cu但是,金属单质和盐溶液反应不一定能置换出构成盐的那种金属。现在举例说明如下。1.金属钠和盐的水溶液的反应我们知道,Fe能从CuSO4溶液中  相似文献   

4.
例题 在通常情况下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溴 (Br2 )是深红棕色液体 ,碘 (I2 )是紫黑色固体 .实验证明 ,氯、溴、碘三种元素中 ,其单质的活泼性是Cl2 >Br2 >I2 ,氯气可以把溴或碘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溴亦可以把碘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碘单质具有遇淀粉变蓝的特性 ,依图 1关系推断是指物质(写化学式 ) :A黄绿色气体B钠盐 溶液C溶液D深红棕色溶液→E钾盐 溶液F溶液G淀粉溶液 呈蓝色图 1B是 ,C是 ,E是 ,F是.解析 :本题给出的是三种非金属单质的活泼性顺序和规律 .同学们学过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规律 ,把此知识迁…  相似文献   

5.
以可视化技术改进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金属置换反应实验,使其更具审美价值。改进铜和硝酸银溶液、铝和硫酸铜溶液在试管中发生的置换反应,以宣纸为反应载体,置换出的"银树"和"铜树"呈现明显的树枝晶,仅凭肉眼即可清晰观察。改变实验材料等因素,使"金属树"呈现不同的造型,兼具美感和创意,给实验者留下探索和创作的空间。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提出制作"金属树"实验的最佳方案。实验适合作为课外拓展实验,结合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可视化视频,展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用A+BC=AC+B的形式表示,其中A、B是单质,BC、AC为化合物.下面就初中化学涉及的内容,分类谈谈置换反应的一般规律以及注意事项.一、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1.金属与酸溶液的置换反应这类反应与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有关,可利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判断,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活动性逐渐减弱只有排在氢以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应用上述规律写化学方程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金属:一般是指在活动顺序表中H前Mg后的…  相似文献   

7.
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的经典实验,从理论上可以生成银白色固体,但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主要是黑色或灰黑色的固体,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有白色固体产生。利用微型实验和创新思维,对教材中传统的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在铜片的表面立即“长出”银白色的针状固体,像一朵盛开的“雪莲花”,通过改变铜片的形状,置换出的“银树”呈现明显的晶状树枝,仅凭肉眼即可清晰观察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主要有两大类 ,而这两大类反应能否发生的主要依据是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将这两大类反应概述如下 .   1 .金属 +酸→盐 +H2 ↑此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1 )金属指活泼性比氢强的金属 ,即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 ;( 2 )酸指盐酸或稀硫酸 ,不能用浓H2 SO4和HNO3 ,因为它们有很强的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H2 ,而是生成H2 O .   2 .金属 +盐→新金属 +新盐此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1 )在金属活动顺序中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2 )金属不能用K、Ca、Na(…  相似文献   

9.
卤素间置换反应的教学常以两个化学实验为引子展开,具体做法如下。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I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实验现象见表1。表1氯水和碘化钾以及溴化钾溶液反应现象实验操作2~3ml 0.1mol/L KBr溶液2~3ml0.1mol/L KI溶液说明实验前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滴加少量新  相似文献   

10.
症状一表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都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症结: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没有正确理解,忽略了活泼金属钾、  相似文献   

11.
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理论上是一个简单的置换反应,而在实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并且氯化铜溶液的浓度不同实验的现象也不同。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究了实验中出现的红色物质、白色沉淀、气体的主要成分以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从中说明了铝与氯化铜反应实验异常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教材学习钠的性质的时候,老师们讲钠与盐溶液反应都会提到钠会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但学习离子氧化性能力强弱后,一般学生都会质疑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到底钠能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呢?笔者经查阅文献中有钠与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报告,钠能置换浓度较大的硫酸铜中的铜,能在加热条件下置换出无水硫酸铜中的铜,但是两种实验笔者在经历时都有危险性,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很容易爆炸,得到的也只是微量的铜,  相似文献   

13.
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初中化学知识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备受中考命题者的喜爱,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肯定"亮相"。作为中考必考知识,学生必须牢记并理解、掌握其应用。下面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中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加以剖析,并归纳其解题方法。一、判断金属与酸溶液(或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例1(2013·天津)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金属活动性顺序既是规律性知识,又是必备的工具性知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一直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不少同学在学习、理解、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时常有失误。为帮助大家学好这一知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入手。一、知识整理1.识记内容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2.掌握规律(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则不能。(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注意:①一般不使用特别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与酸反应制取氢  相似文献   

16.
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从热力学角度分析,金属钠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在实验过程中金属钠很难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但在反应过程中有少量的红色固体铜产生。得到的铜单质并不是金属钠直接与铜离子反应的结果,通过实验探究,生成的铜是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活性氢)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相似文献   

17.
解析 镁能与稀硫酸反应.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铝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应选(B).  相似文献   

18.
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总结出常见的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如下: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在上述金属中,钾的活动性最强,钙次之,金的活动性最弱。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判断溶液里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以及反应激烈程序的重要依据。在初中化学里,置换反应主要指酸和金属、盐和金属间的反应。一、金属与酸间的置换反应通式:酸十金属→盐十氢气用时注意:①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  相似文献   

19.
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是金属的通性之一,由于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在反应时又表现出特性:如钠、钾很容易和水反应置换出氢气,而铝既与酸又与碱溶液反应置换出氢气,所以金属与酸(碱)溶液反应的题型灵活多变,做题时须全面分析、灵活应对.现就"金属与酸(碱)溶液反应"的有关计算分类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氯化铜溶液电解后 ,阳极逸出氯气、阴极析出金属铜 ,这些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早为人们所掌握。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还发现阴阳两极区溶液的颜色、p H和浓度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 ,学生也不断提出有关问题。为了从理论上解释这些现象 ,给学生较为明确的系统的实验知识 ,我们做了多次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 ,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一、实验1.实验仪器和药品( 1)低压电源 :12 V ,5 A( 2 ) U型管 :40 m L ,石墨电极( 3 ) p H81— A型酸度计( 4 )光电比色计 :5 81— G型( 5 )氯化铜晶体 :分析纯2 .实验装置图如附图所示。附图 电解 Cu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