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区教育》2014,(7):59-59
唐僧四人坐飞机去看世界杯,途中飞机失事,可是降落伞只有三把。于是唐僧说,大家来答题,答不出来的跳下去。唐僧: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呀?悟空:一个。唐僧:好,给你一把。唐僧: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啊?沙僧:一个。唐僧:好,也给你一把。一旁的八戒好开心呀,这么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玄奘就是明代长篇章回神魔小说《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唐僧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华人都知道。唐僧是根据玄奘的壮游故事来塑造的小说人物,真实的玄奘又不是唐僧。人们所谙熟的小说唐僧形象,几经嬗变,跟他的原型玄奘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从宋元的拟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记》等演变到《西游记》,唐僧和他的四个徒弟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一直在变化着。  相似文献   

3.
唐僧有点笨     
《少先队小干部》2014,(3):36-36
最近,我读完了《西游记》,这部书非常有趣。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去西天求取真经,在路上他们遇到不少妖精,妖精不是要吃唐僧就是要嫁唐僧,幸亏孙悟空一路竭力保护,唐僧才幸免于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4.
真假猴王     
《初中生》2013,(Z1):126
唐僧师徒取经,遇六耳猕猴作祟,真假猴王无人能辨,只能到唐僧跟前求鉴定。唐僧说:"为师要吃西瓜。"两只猴子立马都变作了西瓜;唐僧说:"为师要吃苹果。"两只猴子立马都变成了苹果;  相似文献   

5.
唐僧考徒儿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后,唐僧决定抓紧时间让徒弟们学些知识。这不,今天,唐僧又给徒弟们留下了一道题:  相似文献   

6.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时,已是21世纪了,如来早已派人把唐僧取回来的经文输到网上,再无人去听唐僧讲经了。所以师徒四人只  相似文献   

7.
唐僧师徒四人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失事,可是降落伞只有三把。于是,唐僧说了,大家来答题,答不出来的跳下去。唐僧: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呀?悟空:一个。唐僧:好,给你一把。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啊?  相似文献   

8.
评功风波     
话说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一路磨难重重,终于取得真经回到大唐。一日夜晚,大唐皇帝正与唐僧谈论治国之道,由于外面风大,唐僧咳嗽了几声,皇帝急忙将身上的披风脱下,亲自为唐僧披上,唐僧十分感激地说:"劳驾皇上了,只是这几十年来,风里来雨里去的,偶感风寒,没什么大不了的。"皇帝心疼地说:"辛苦你了啦!不行!一  相似文献   

9.
“紧箍咒”出自古典小说《西游记》,是唐僧对付徒弟孙悟空的一个杀手锏。当观世音菩萨发现文弱的唐僧管不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时,及时化身为一老妪,向唐僧暗授机宜。唐僧有观世音菩萨撑腰,诱悟空戴了内藏金箍的锦帽,随即大念“紧箍咒”。悟空头疼欲裂,却挣脱不得。从此心高气傲的美猴王彻底失去了与师父唐僧讨价还价的资本,成了死心塌地的护法大弟子。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刚正高傲,对师傅唐僧忠心耿耿,但他天性顽劣,有时唐僧很难说服他。所以被观世音菩萨戴上了紧箍咒,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在《东写西读》看到《假如没有唐僧》这篇文章,作者对唐僧表示不满,说唐僧既无本事,又不辨是非,不分美丑。若世上少了唐僧这样的人,生活会更加美好。如果几年前我看到这篇文章,一定拍手叫好,视文章作者为知己。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作者说取经是件简单的事,是唐僧把它搞复杂了。我认为取经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仅是为了《西游记》中所说的弘扬大乘佛法,普度众生,取经本身也意味着一种勇往直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恰恰是体现在唐僧的身上。假如取经路上真的没有唐僧,那可就麻烦了。虽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三位本…  相似文献   

12.
"紧箍咒"出自古典小说<西游记>,是唐僧对付徒弟孙悟空的一个杀手锏.当观世音菩萨发现文弱的唐僧管不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时,及时化身为一老妪,向唐僧暗授机宜.唐僧有观世音菩萨撑腰,诱悟空戴了内藏金箍的锦帽,随即大念"紧箍咒".悟空头疼欲裂,却挣脱不得.从此心高气傲的美猴王彻底失去了与师父唐僧讨价还价的资本,成了死心塌地的护法大弟子.……  相似文献   

13.
伐树的人数     
1.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使沿途的百姓得到安宁。2.女儿国的国王更是感激他们,国王下令建一座庙宇,供奉唐僧师徒,这样可以永远得到唐僧师徒的庇护。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三藏法师唐僧为金蝉转化,蝉的高洁、在地下生活多年、寿命长及命运迍邅与唐僧的性格及遭遇非常相似,唐僧的形象与蝉的文化意义相统一,这种象征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合。  相似文献   

15.
在《西游记》的形象体系中,唐僧说不上丰满生动,然而却最具必然性。毫无疑问,从玄奘取经本事赋于《西游记》以故事框架的时候起,唐僧就法定要成为取经队伍的中心人物。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当孙悟空借助于唐僧制约着的故事要素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的话剧时,唐僧也就不复再是取经故事的主角。取经故事越是成熟,这个事实就愈是明显,以原生状态的唐僧与成熟定型的形象相比,我们很容易察觉出两者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三藏法师唐僧为金蝉转化,蝉的高洁、在地下生活多年、寿命长及命运迍邅与唐僧的性格及遭遇非常相似,唐僧的形象与蝉的文化意义相统一,这种象征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合。  相似文献   

17.
钟言 《师道》2003,(9):37-37
古典小说《西游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都甘拜唐僧为师,而且虔诚地跟随唐僧到西天去取经,一路上保护师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有个小朋友曾问:唐僧凭什  相似文献   

18.
唐僧与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二者本是唐僧为师、孙悟空为徒的关系。但除了这层明显的关系之外,唐僧与孙悟空之间还存在诸多隐性的关系。换一种视角观照,从不同的维度切入,探究唐僧与孙悟空的其他关系后会发现,唐僧与孙悟空之间存在隐性的夫妻关系、倒置的师徒关系和隐性的父子关系等三层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话说唐僧师徒从西天取了真经后,唐僧觉得徒儿们应多长知识了,便让他们穿越时空,来到21世纪的某市某校的初三插班。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们都相安无事,可10天后,唐僧收到了一封  相似文献   

20.
正唐僧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然而与孙悟空和猪八戒相比,他的研究却远远薄弱得多。专门研究唐僧的论文极少,唐僧的研究还处于被人们忽视的阶段。有的学者为孙悟空、猪八戒甚至是沙和尚都列了专章研究,但却独缺他们的师傅唐僧,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与他的徒弟相比,唐僧没有孙悟空的通天本领,也没有猪八戒那样的滑稽可笑,又不像沙和尚般的通情达理,因而他远远不如徒弟们可爱,在读者当中根本不受欢迎,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