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结识了一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像的。我有一位朋友曾离开妻儿到中国学习,可仅仅两周之后,他就决定打好行李回美国了。他不能忍受隔着整个太平洋来思念家人。等我来到中国之后,所见所闻更让我对中国父母的牺牲精神惊叹不已。有个朋友刚买了新房正在装修,我问他打算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2.
面临女儿的"中考",我却接到杂志社出国开笔会的通知.老同学打电话来,坚决反对我在这么关键时刻外出,还说她孩子"中考"时,她和她老公整整请了半个月的假照顾孩子,如果孩子这次考不好要恨你一辈子的;女儿的班主任知道这件事,更是大加反对,说你这个当妈妈的太不负责任了,这是你们家里第一大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桂河 《文化博览》2006,(6):30-31
女儿去年硕士毕业。领到第一笔薪水当日,她兴奋地给我打电话:"终于挣钱了,可以把大学花的都还给你们。"第二天,我如约收到她汇来的钱,说是薪水的一半,以后不定期偿还。本无意收她的钱,妻子说就当我们是银行,帮她存着。这是月初的事。中旬接到女儿电话:"老爸,突发情况太多,再预支一点吧。"我和妻子笑着把钱退回去,想起她大学四年里诸多"花钱无度"的突发情况。大一:总也找不到花钱平衡点女儿入学前,我们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她生活费的数额和发  相似文献   

4.
徐前 《文化交流》2002,(5):18-20
最近,我的小女儿裘山山被四川省作代会选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去年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期间,她已被作代会选为中国作协全委委员。女儿的成长和进步,令我这做妈妈的十分欣慰,这是我初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5.
敷衍人生     
搞美术的弟弟来我家.当女儿想起将最近的画作拿出来让她舅舅过目一下时,时候已不早了.总共四五幅素描十来幅速写,没想到弟弟细看细说竟然花了两三个小时,起身告辞已是深夜,他那六岁的儿子已在沙发上睡熟了.他是如此认真地来对待这桩事情,我没料到,女儿也没料到.  相似文献   

6.
咬咬牙     
女儿高中毕业后,只身去新加坡读大学。临走时,女儿问我:"你第一次离开家时害怕吗?"我回答:"不怕。"女儿说:"我才不信呢。"我知道,女儿第一次离家外出,还是飘泊海外,难免会滋生胆怯。我告诉女儿:"人生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会身陷困境,不过,只要咬咬牙就挺过去了。"我还告诉女儿:"人要勇于咬牙,善于咬牙。"女儿对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看得出来,她在琢磨我话中的含意。"咬咬牙"这句话,还是我父  相似文献   

7.
对,你说的没错——我是个坏蛋——很多人都这么说,我自己也知道,但我不介意,"坏蛋"这个词听起来还蛮响亮的,不是吗?我可以想像,陶妮和她的父母围坐在饭桌前,她父母历数我的缺点,希望好女儿远离我这个坏蛋,他们希望陶妮一周、一个月,最好永远都不要再跟我接触。  相似文献   

8.
木梓 《文化博览》2007,(4):13-14
我近期的头等大事,是致力于打消我3岁半的女儿奋勇争第一的念头。有一天,从幼儿园接女儿,问她晚饭吃的是什么,她答非所问却充满自豪地告诉我:“我第一名。”黄昏的阳光照在她得意扬扬的小脸上,镀了一层金黄色。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小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样答也答不对。"  相似文献   

10.
情书     
我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至今还保留着当初恋爱时男朋友写给她的情书,并按照时间顺序将情书一一编了号,说虽然结婚五六年了,但现在没事还常拿出来一封一封地读。我好生羡慕朋友的这份细心,能将那些情书保留至今,而我就没有那份温馨和甜蜜了。  相似文献   

11.
听到新世界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王作民同志病逝的噩耗时,虽然不是完全意外,因为高龄的她老化多病已经很久了,但是我和老伴仍然心情十分沉重,为之哀伤不已。她的女儿东东怕我们年纪大了受不了,坚决不让去八宝山给她妈妈送别。现在,我们只能默默地为她祈祷:祝福她一路平安地去到那一片净土上与她朝夕思慕的老公段连城同志重聚,这也是她多年来的夙愿。  相似文献   

12.
在我童年的时候,广东就是一个被我的华裔同学所描写和想念的城市,虽然他们与她也素未谋面。在我1992年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感觉早已相熟。一天下午、在省府广州的一个小饭馆里,我偶然遇到了一个童年的朋友。他回来探望回国居住的父母,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死在故乡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3.
朋友告诉我一则故事,我看了心都碎了,希望它只是个故事,永远只是个故事:在美国的加州有一个小女孩大约是4岁,她的父亲有一台大卡车,她的父亲非常喜欢那台卡车,总是为那台车做全套的保养,以保持卡车的美观。一天,小女孩拿着硬物在他父亲的卡车钣金上划下了无数的刮痕!她的父亲盛怒之下,用铁丝把小女孩的手绑起来,然后吊着小女孩的手,让她站在车库罚站。当父亲想起小女儿在车库罚站时,已经是4  相似文献   

14.
金信 《文化交流》2002,(4):14-19
2002年1月18日,我从仁川机场起飞,一个多小时后飞临南京上空,一场瑞雪覆盖了古城,风光无限,我的心情也如这白雪一样清新平静。此前女儿从美国打来电话,劝我不要再这样忙碌,我告诉她,我到南京是会会老朋友的,她听了立刻赞同。这是我的第40次中国之行。  相似文献   

15.
芳邻 《文化博览》2006,(8):18-19
我不记得自己究竟是几岁开始读《红楼梦》的,但我却记得自己抱着《红楼梦》生吞活剥地狂读并且咀嚼那些生涩句子的情景,甚至忘了吃饭。我一直鼓励女儿读《红楼梦》,但她置若阁闻。幸好,女儿的寒假作业要求读《红楼梦》,我以为机会来了。好说歹说,女儿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红楼梦》。"这么厚?"女儿畏缩了。"没关系,先读有意思的情节。"我绕开开篇那些容易让人迷糊的段落指点女儿。"哦,天呀!"女儿表示自己的能力不允许自己读这部巨著,"我还是读一些短篇吧。""也好。",我悻悻然。我知道小丫头在和我耍滑头。"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马克·吐温……这么多,我先读谁的?""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莫泊桑的《羊脂球》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随便读哪篇都可以,你会知道什么叫名著,什么是大家。你也会领略风趣幽默和辛辣讽刺……""好吧,我先读《羊脂球》。"女儿被我说动了,跃跃欲试。为此,我们还去眼镜店专门为她配置了平光  相似文献   

16.
到美之前,《文化交流》杂志约我写一篇世界著名美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的专访稿。因为马友友是我女儿吴蛮的老搭档,经常在一起排练和演出,彼此非常熟悉,我想这不会是太难的事。谁知到美国后向女儿提出此事,她顿时面有难色,说他忙得不得了,一般很难见到他  相似文献   

17.
13岁的女儿如今已亭亭玉立,由于经常在办公室混的缘故,她比同龄人要老道,她 在网上号称“天才小马”江北狂人,而小学生时则在网上冒充日本人和大学生,竟然把人骗过,为此她非常得意,说自己是天才确实是天才。 如今她在班里的诨名是“大头”。是同桌把她写出名的。她对这个诨名非常开心,说智慧的大脑袋就是不一样。 说起来女儿的路也是有点坎坷的。女儿出生不久我就上了班,把她一把撂给奶奶,半岁后断奶,更是一撂就撂一周。当时工作虽然忙,我是读研究生时怀上女儿的,大肚子时做毕业答辩。7月份去新单位报到,领导说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爸爸     
<正>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爸爸对朋友宋铁铮先生讲述了他人生的故事,记在30多盘录音带上。当时并不是为了出版,只是想让我们后代了解一点他的经历,过后就把这事放在一边了。2002年我妈妈张允和去世,我女儿周和庆从国外回来发现了这些带子,她含着眼泪把它打成文字稿,但也没有想到要出版。后来赵诚先生为写爸爸的传记,看见了这个稿子,认为很值得出版。于是,在爸爸讲述十七年以后,在许多朋友的帮助下,这份口述将成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一位农村妇女因肝硬化住进了医院,生命垂危。少女罗玮从报上得知此事,决意为这个素不相识的女人捐肝。她给出的理由简单得出奇:“我到廖姐家去过,看见一片果林,是廖姐亲手栽的。我想要她有时间吃上自己种的水果……我还看见廖姐的女儿,才12岁,即使我捐肝只可以延长廖姐5年的生命,那时她女儿也长大了。”  相似文献   

20.
辞职我推了女儿一把 1969年6月2日,我女儿陈娟红出生在桐乡濮院镇梅泾溪畔。江南水乡特有的灵秀,哺育了小娟红,她自小长得白皙、修长。1987年7月,18岁的娟红高中毕业了,同年10月她进了毛纺织厂,成了一名挡车工。娟红身高1.79米,进厂后她自然而然地成了镇上的女子篮球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