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爱的产物,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真诚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根基,是教师取得成功的法宝,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发他们情感的涟漪,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以至渐渐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张飞 《考试周刊》2013,(99):142-142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每个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爱戴,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马际娥 《江西教育》2006,(13):59-60
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或改变某种思想观念,从而指导行为实践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方法,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技巧.大量事实证明:教师顺应儿童天性,选择恰当的说服方法,能够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观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自尊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对学生的教育,必须让他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他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与好学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不深,对教师的崇拜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要学会运用情感教育,方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方能使学生接受自己所传授的道理和知识.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帮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6.
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学生一方面接受正规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接受着非正式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即校园隐蔽课程的影响,而教师人格在校园隐蔽课程中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的三要素——教师、教材、学生中,学生处在主体地位.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只是看教师的演讲口才,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教师的教育,真正高效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了解每一位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教师应进行心理位移,在感情上“接受”每一位学生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托马斯·葛顿在《培养有效的家长》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需要感到自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学校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标志着学校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现代化教育素质的人才呢?我认为:必须下大力量培养教师现代教育素质.一、引导并帮助教师学习,接受现代教育思想学校教育现代化,就是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来组织实施全面教育活动.为此,帮助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是确保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应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通过学原著、搞研讨、开讲座等形式,增强理性认识;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对社会人才市场的调研,获得感性认识.现阶段,应抓好转变观念的三个重点:一是变对学生能跨入重点或高校负责为对学生身心充分发展负责;二是不仅使学生有高水平的文化知识和能力,而且要使学生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现在,我们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既当"慈母"又当"严父".  相似文献   

10.
吴之懋  张跃 《天中学刊》2000,15(5):85-85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在体育教学中 ,师生双方都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 ,感情上要相互沟通 ,人格上要相互尊重 ,这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因素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一个学生如果常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就会接近教师 ,随时质疑问难 ,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反之 ,对教师则敬而远之 ,不愿接受教师的教育 ,教育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对不同项目的承受能力 ,并严…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效能的关键.学生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情感,才能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要避免之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自主地探求新的知识,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批评语是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的不良性格和行为进行否定评价,使学生省悟悔过、提高认识的一种言语形式.教师合适的批评能让学生乐意接受,积极改正;反之,会让学生自暴自弃,既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又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伤害,因此教师批评语应讲求艺术性.根据中学教育心得,侧重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来谈教师批评语的艺术,以期对提高教师批评语的艺术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传统评价中教师"说了算",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评价的作法,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持性心理环境.因此构建积极的师生双边评价体系,对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地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但其效果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并没有接受教师的批评而改正错误.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教师所期待的,但这样的结果却与教师批评的艺术关系甚大.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精心设计批评的方式,以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创新教育中,教育方法的创新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淡淡我对创新教育方法的几点认识。1.尊重学生。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的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心和爱护,不仅是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的关键,而且是教师自身价值体现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也就没有教师的价值体现,教师的价值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就会“倾心”于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2.用多元智能…  相似文献   

17.
潘书行 《小学生》2013,(12):13-13
教师的教育感染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教师的教育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感染力,即使同一句话,有感染力的老师讲了,学生就乐于接受;没有感染力的老师讲了,学生就反感。教师的感染力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具有很大的教育力量。学生对有感染力的教师不仅会自觉地听其言,仿其行,而且还能领会教师极其微妙的暗示。如何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感染力呢?一、教育感染力培养的内部因素小孩子未接触过英语,对英语充满了想象与憧憬,而对英语教师更是佩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语文工具,又要接受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完成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也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共鸣,完成作品思想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师爱是教师道德情感之本,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无私的情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  相似文献   

20.
杨泉良 《教育艺术》2007,(12):35-36
教师的宽容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其含义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使教师成为学生行为的楷范,达到不教之教的目的;宽以待人,使教师能够包容、理解学生的言语行为,进而进行恰当的、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引导.因此,教师的宽容既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更是一种提高教育效果的手段,尤其是对那些存在缺点和不足的学生,教师宽容的态度是有效引导的前提,是促成改变的重要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