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吃"类动词不能与"下来"组合的说法缺乏条件的限定.事实上"下来"能用在"吃"类动词后表示行为的结束,而"下去"在"吃"类动词后表示行为继续进行,两者正好在"结束·继续"的语义对立对称模式中形成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2.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实质上是指对某种无意义存在的发现与质疑.体现在小说中就是无所不在的"吃"."吃"不仅具有鲁迅所认可的生理学功能,也关涉着整个的中国文化.在"吃人"到"吃饭"的转变中,折射出鲁迅对于重"精神"的国民性批判的深入反省:它仅在理论层面上是有效的,在实践上,制约着"精神"出场的"铁屋子"首先是"身体化"("谋生"、"吃")的文化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3.
刘亚兰 《初中生》2006,(29):86-87
汉语的"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都含有"吃"字,但在英语中,却不能见什么"吃"什么,不能都用一个eat来表示.要真正理解"吃"字的含义,应选用恰当的词语和正确的句式-- 1.瞧,他和家人们在吃午饭. Look,he and his family__lunch. 2.孩子们,别吃得那么快.  相似文献   

4.
"吃"是近代汉语时期一个重要的被动标记。在动词"吃"语法化的过程中,词义是先决条件,句法环境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吃"语法化的其他因素还有类化、语境影响和重新分析等。语法化研究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待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5.
张怡玲  张炜 《考试周刊》2007,(37):48-49
"吃"字左边有个"口"。象形字的汉语,从它的外形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这个字的含义——"吃"当然关乎嘴巴。在英语中,这样关乎嘴巴的"吃"一般可以翻译成take或have,比如  相似文献   

6.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句云:"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和于身也."此中"乃自强步"、"少益耆食".课本注释分别译作"自己只勉强走走"、"稍稍渐渐喜欢吃东西";唐家龙老师认为."这样翻译不妥",应分别译二语为"于是自己勉强(打起精神,去)散散步"、"逐渐(变得)(比以前)更喜欢吃东西".  相似文献   

7.
"吃"棉壳的人名叫张增峰,是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陈庄村四组的农民.张培峰"吃"棉壳成瘾,从1983年开始,他每年"吃"掉农家遗弃在田边地头的棉壳达15吨以上.  相似文献   

8.
好吃的鱼头 每次吃鱼,妈妈总是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把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把几根鱼刺挑出后,才放在我碗里。当我要吃鱼头的时候,妈妈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相似文献   

9.
<正>吃"光" 老爸是个节俭的人,凡是妈妈说"倒"的饭菜,老爸都"想方设法"留下来,并且会大发感慨:这是人们的劳动果实,是用"心血"换来的啊,岂能容忍你们如此糟蹋?随后便大吃起来,吃得一点儿也不剩。妈妈看着爸爸认真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总还是乐乐的。今天晚上,妈妈为了"报销"中午多余的饭菜,便没弄  相似文献   

10.
"虫虫"之家     
我家有三条"虫":一条"工作虫",一条"逛街虫",一条"读书虫"。"工作虫"是指爸爸。他每天都早出晚归,为了工作难得吃上一顿安心饭。有一次,我们全家刚开始吃  相似文献   

11.
英汉"吃"类动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对高频动词"吃"类的概念化结果的异同,以及各自基本动词的具体语法表现,来探讨引起"吃"动词的特殊语法表现的可能因素,特别是汉语中该动词的复杂宾语语义角色的形成和条件,从中帮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马琪 《今日中学生》2005,(20):42-43
在英语中有许多表示"食物"的名词,有时这些词已失去它们本身的含义.遇到这种情况,你可要当心,这些"食物"不可吃.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中有许多表示"食物"的名词.有时这些词已失去它们本身的含义.遇到这种情况,你可要当心:下面的"食物"不可吃.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熟悉这样一个笑话:有个人饿极了,吃第一个馒头,没饱;吃第二个,没饱;吃第三个,还没饱;直到吃完第四个才饱.于是,他不无感慨地说:"早知如此,只吃第四个馒头岂不省事?"阅读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现象:不少教师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思考的是"怎么教".磨课探究的也是"怎么教",课后反思最多的还是"怎么教",但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这令他们颇感疑惑.  相似文献   

15.
情景:零食分享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干果,有瓜子、花生、开心果……孩子们吃吃、玩玩、拼拼,别有一番乐趣丁丁用夏威夷果拼了一个三角形,亮亮用开心果拼了一只蝴蝶.突然,泽泽对着亮亮说:"你拼错了,蝴蝶两边的翅膀不一样,一边长一些,一边短一些"南岸说:"蝴蝶两边长得一模一样"其他孩子也纷纷说:"是啊,两边一模一样才漂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句童谣:"小朋友,排排坐,吃果果……"如果把小朋友在学校学习知识比作吃果果,那么新加坡小学生在吃果果时"坐"的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爸爸,是一个爱"吃醋"的爸爸.同学们,那可不是你们想像的能吃的那种酸酸的醋,要知道他吃的什么醋,还得听我慢慢说来……  相似文献   

18.
王希杰先生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他说:南京人吃"盒饭",新加坡人却吃"饭盒",而这个"饭盒"是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律的!"盒饭"属于偏正式结构,偏正式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结构.之所以叫"偏正式",就是因为"偏"(修饰语)在前,"正"(中心语)在后,这也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书桌""牛皮纸""火车"等等.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汉语中,我们也能见到个别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现象,如:"流星雨""雪花"等.在这里,我们试图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归类.  相似文献   

19.
姓名:李程凌 性别:男 外号:"贪吃鬼" 求:此君是否真的贪吃? 求证一: 此君日日想着吃,一下课,一放学,"贪吃鬼"就会以打电话、买文具等借口大摇大摆地走出校门,走向小店,快速"罗列"了一大堆零食后火速向教室奔去,只剩下茫然的门卫不知所措地看着"贪吃鬼"那凶海吃而肥胖的身影.看,"贪吃鬼"又抱着一大堆零食飞奔而来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课程资源犹如"桌餐",用什么材料做?谁来做?怎么做?做哪些?这些都由学校在招生前就准备好了,学生来到学校后只要在餐桌旁坐下来,喜欢吃也好,不喜欢吃也罢,就这么一桌菜,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这些似乎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