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襄樊电台姚华创作的广播剧《清水湾的风波》(以下简称《清》剧),以洗练的笔触展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矛盾,塑造了较为丰满的艺术形象。该剧的编导、演播者、录制者以敏锐的审美表现力,忠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具有较为鲜明的艺术特征,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评述。一、深蕴的戏剧冲突广播剧是具有戏剧性的听觉艺术。《清》剧围绕计划生育工作的艰辛这一条主线,通过在典型环境中活动的典型人物展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社会生活剧大热,《小欢喜》《都挺好》《安家》等引起观众的热议,这些剧展现了当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密切关注的种种社会问题.本文从现实主义美学出发,探讨近年来社会生活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以及呈现的艺术的本质世界和艺术创作者的心灵之灯.  相似文献   

3.
《雨村曲话》与《剧话》是清代学者李调元戏曲研究成就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雨村曲话》与《剧话》内容的梳理和评介,从理论、史料以及学术思想贡献等方面探讨了二书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边铀铀 《传媒》2021,(20):51-52,54
《觉醒年代》是近年来我国重大题材剧的突破,实现了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创作层面实现了"破圈",在受众层面也成功"出圈".该剧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指导下开展现实主义创作,追求人物鲜活、内容务实、模式创新和美学升华,实现了多维度的突破转向.总结该剧的成功经验,对于重大题材剧如何触动受众心弦,全面增强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传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疗剧是极富生命力的一种电视剧类型,随着我国医患关系的转变,国产医疗剧作品在近年大量涌现,独具风格。相较于模式化生产的美国医疗剧,国内制作时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价值内核都有明显区别,《医者仁心》和Monday Mornings 《周一清晨》两部医疗剧极具中美两国各自特色,通过对其人物形象和价值重心的对比,探究中美医疗剧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都市题材电视剧成为电视荧屏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类电视剧深受许多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女性观众.电视剧《欢乐颂》是2016年都市题材电视剧中较为突出的一部作品,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这部剧通过对不同类型特征的都市新女性形象进行恰当的刻画与勾勒,传达出一种欢乐、自由、向上的人生基调.本文从人物时代特征的角度对电视剧《欢乐颂》进行简要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刘子琪 《视听》2016,(11):11-12
在所有艺术门类中,依托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得以发展的电影与电视,因天然的亲近性而结合得最为紧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具体拍摄手法、技巧及艺术追求等诸多方面均大相径庭,然而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特征使其似乎从来不排斥任何新鲜的尝试。近年来,韩国迷你剧创作者们便在二者"跨界"融合的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创作出《幽灵》《两周》《神的礼物——14天》《信号》等剧作的同时,也在迷你剧主题的深度、叙事的密度、视听语言运用的广度以及演员表演等方面进行了电影化的开掘,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等审美层面提升了韩剧的格调。  相似文献   

8.
《红地毯》是南京电视台1988年拍摄的一部电视剧(四集),已在不少电视台播映,引起了比较强烈的社会反响。如同其他带有探索性的电视剧一样,《红》剧得到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因此,如何看待《红》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艺术,就是一个值得探讨与争鸣的问题。卢惠民同志的这篇文章可以为我们的研讨起到引发的积极作用。欢迎看过《红》剧的读者及早赐稿,共同讨论。我们相信,这对今后提高电视剧创作的质量必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作为维吾尔古文化史上的第一座文学丰碑,《福乐智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戏剧特征,一些学者认为《福乐智慧》就是一部诗剧,并将其列入西域戏剧的哲理剧范畴,代表人物有郎樱、姚宝琛;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福乐智慧》只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长诗.本文则认为《福乐智慧》是具有戏剧与叙述诗两种文体特点兼而有之的作品,这一独特的文体特点在其与中国古典戏曲及西方叙述诗的比较中尤为鲜明.古代东方国家戏剧特点及西域佛教剧的影响是形成这一特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电影视听语言是指通过声音和画面讲述故事的方式.由杨佑硕执导的电影《辩护人》,曾获百想艺术大赏、青龙电影最佳电影奖等多项荣誉,是近年来韩国商业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导演在该作品中创造性的使用了不少视听语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本文从画面构图、光线影调和镜头语言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视听语言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旁搜远绍的史料,较详细介绍了皖籍现代著名话剧、电影艺术表演家,左翼文艺活动家,女作家王莹的坎坷家世,从剧从影艰难历程,以及她创作自传体长篇小说《宝姑》的缘起,故事梗概和各界名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朱莉 《声屏世界》2004,(11):29-30
红色经典剧《林海雪原》于今年3月开播以后.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全国引发了一场争论。引起争论的直接原因是改编后的英雄杨子荣变了脸。争论的焦点还是围绕着红色经典剧究竟该如何改编的问题。朱莉在本文中.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再现红色经典剧已经不仅是影视娱乐界的事.它同时也肩负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那就是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宗旨发展其文化艺术事业。”因此.影视娱乐界的朋友们是否应该从文章作者“尊重历史.尊重英雄.尊重红色经典剧”的深情呼唤中回过一点神来.因为任何只看重娱乐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的作品都不是当今受众所期待、所欢迎的.  相似文献   

13.
秦洁 《新闻爱好者》2012,(15):83-84
2011年底,河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审结果揭晓,漯河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剧《婆婆也是妈》(以下简称《婆》)入选"五个一工程"。本人作为该剧的作者之一,深感荣幸。回顾过去,漯河电台广播剧创作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警笛声声》、《连贞酒楼》、《军功章的故事》连续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攀比》、《桃李情》也分别荣获中国广播剧奖及中国广播剧文艺专家评比"金奖"。《婆》剧也正是在过去的水准和艺术智慧的基础上,又一次获得殊荣。与过去有所不同,《婆》是以2009年入选"感动中国候选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的漯河农村妇女王淑贞为原型而创作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淑贞的前夫因病去世,她带着孩子与双目失明的婆婆改嫁,侍奉婆婆到98岁。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今天》     
<正>王丕先生还创作了《日出日落》、《今天》及《交接班时刻》等一些描绘大工业、石油人的油画作品,都是纪念碑式的作品,它们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时代,弘扬了复兴伟大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有力地展示了个人的艺术特色。1、把大工业、石油人的整体形象,用雕塑手法大刀阔斧式地概括出来;2、哪怕是溅在身上的一个小泥点、一个小油点,也都让它们充满人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剧市场逐渐趋于理性的情况下,一部题材敏感的主旋律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却引发全民的关注和热议,通过剖析我们得知从其首播到全民看剧,全民议剧,它的成功绝非偶然。在市场的缺口,它以其精良制作,精致的人物刻画,回归艺术反映生活的本质,形成口碑话题引爆朋友圈,得到市场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刘爱华  赵林 《新闻世界》2010,(8):306-307
《小艾》是张爱玲诸多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篇,它以新的艺术视野和艺术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试从这两方面去解读这篇小说。  相似文献   

17.
作者简介:牛文玉今年50岁,出生于山东文登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喜爱绘画。1969年牛文玉步入军营,在这所大学校里,他的才智得到了发挥,绘画技艺也大增。他从军15年,先后有百余幅剪纸、撕纸、木刻作品被《解放军报》、《中国民兵》、《前卫报》等报刊刊用。退伍后,他仍乐此不疲。入牛文玉从1975年就开始从事撕纸作品的创作,从1989年起对撕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1993年他的撕纸艺术已别具一格,在国内外独领风骚。1993年1月他在潍坊成功地举办了“牛文玉撕纸艺术作品展”,在美术界引起了震动。著名书画家魏增芳先生给他题写了…  相似文献   

18.
尤佳倬  江枫 《声屏世界》2010,(12):39-40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由南昌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广播剧《大法官梅汝璈》(以下简称《梅》剧)隆重播放。《梅》剧通过细腻、生动、真实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大法官梅汝激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大义凛然、气概非凡,彰显国家和民族意愿,用法理正义之剑。为中国伸张了正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其思想蕴含着坚强意志和惩恶扬善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古典戏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高则诚的《琵琶记》。我国戏曲的发展经受了很多的波折和磨难,但是我国戏曲在历练中成长,成为中国艺术中的璀璨明珠,我们对高则诚和他的《琵琶记》进行研究和学习,看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龟龙馆贴》是明末清初河南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一部重要书法作品刻贴。本文从《明史》、《清史列传》等历史文献资料出发,考证了《龟龙馆贴》 所收录的作品、传刻情况及其文献、艺术价值,填补了学术界对王铎书法研究的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