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伟 《中国钓鱼》2001,(2):16-17
我习惯用七星漂垂钓,并摹仿钓线有“水线”和“风线”之分,把七星漂也分为两种:入水的浮漂称作“水漂”.漂浮在水面的浮漂称作“风漂”。平常人们垂钓都是通过观察“风漂”的变化来掌握提竿时机,在这里我介绍一种观察“水漂”而得知鱼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洪生  徐海宁 《钓鱼》2005,(7):32-32
七星漂是传统钓鱼的钓具之一,主要用于传统钓法的手竿钓鱼。七星漂的优点:入水轻,扬竿时不易惊扰钓点中的鱼,出水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最适宜在风浪影响较小的水域或有水草的环境钓。使用方便快捷,在匹配钓组时,一般只需调一次漂,以后只要深浅不是过于悬殊,都无需再调。七星漂目标大容易观察,即使钓一天也不会因为观漂感到劳累。缺点是抗风性能较差。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七星漂会受风浪的作用起伏,给鱼讯识别带来难度。虽然七星漂抗风性能欠缺,但仍受到数以万计传统钓友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侯凤明 《钓鱼》2004,(15):23-23
七星漂又称蜈蚣漂,散子漂、浮子,主要用于传统钓法的手竿钓鱼。因线上一般使用7颗(多至12颗,少至3颗),故得名七星漂。  相似文献   

4.
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的七星漂钓法,为何能在“台钓”风行的今天,仍为广大钓友所接受,且经久不衰,必有其独到之处。下面就来简要的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5.
七星钓,因其经济实惠、携带轻便、调钓方便等诸多优点,时至今日,广传遍布,经久不衰。七星漂钓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钓法,而在七星钓的使用上派生出很多的钓法。  相似文献   

6.
江金宝 《钓鱼》2005,(5):32-32
鱼线绞缠现象在钓鱼过程中是常会发生的,多见于传统手竿七星漂钓法。  相似文献   

7.
管察 《钓鱼》2009,(1):18-19
“台钓”出现前,我们把穿或系在钓线上,用以表达鱼儿咬钩信息的装置叫“浮子”,书面语“鱼漂”或简称“漂”、“浮”,如“七星漂”、“立漂”等80年代末期起的两岸钓鱼交流使我们见识了“台钓”,看到了另一种浮子上面是一个绘了色格目的标示杆,中间一个浮体,下面一个插脚,于是浮漂又叫做浮标浮出水面,用以提示鱼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前,太空豆和七星漂回收方法有多种,不足的是,常常因太空豆或七星漂中心的橡皮孔要通过渔线线结而变大,再度使用时会出现松动。经过实践,我有一法  相似文献   

9.
七星立漂     
七.星立漂克服了传统立漂漂目细、看不清楚的缺点,把漂豆均匀地排在漂目上,而且颜色都不一样,十分醒目。在矶钓过程中,即使浮漂离人很远,也能很清楚地观察到浮漂微小的动作。七星立漂漂身采用巴尔杉木材质,浮力大,而且浮漂的每个号都与配重铅号相符,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0.
散漂(也称七星漂)常见于传统钓法,随着悬坠钓立漂的出现,有许多钓鱼人认识到立漂的优点也开始使用起立漂。尤其是在年纪轻的钓鱼人中很是盛行。因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很快能就掌握悬坠钓的技术,这其中包括如何找底,如何调漂以及如何掌握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11.
杨传昕 《钓鱼》2009,(7):49-49
前几年冬季垂钓时,我“发明”了一种冬钓的双钩系法及调漂法:即坠下一钩拖地,脑线长4—5厘米,坠上钩紧靠坠但不触坠,其脑线长4—5厘米:漂用七星漂三粒(空钩调漂),上边的一粒平卧水面,第二粒漂入水约一厘米,第三粒漂入水里,坠处刚刚触底状态。  相似文献   

12.
巧钓浮萍塘     
江金宝 《钓鱼》2005,(23):34-34
浮萍厚实的水面被捂得严密,水的溶氧浓度相对稀少,而鱼对水中溶氧极为敏感,自然不会往那里聚集。而且,在厚实的浮萍用传统的手竿配七星漂,必须开窝,如用立标犯钓下钩常会受阻。“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妨一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马文林 《中国钓鱼》2005,(11):31-31
我喜欢用七星漂钓鱼,特别是在流动水域钓鱼使用七星漂既方便又灵敏。我以前使用的七星漂大部分是用老蒜挺儿、鸡、鸭、鹅、孔雀等羽毛翎的硬梗儿制作的,怕挤压,携带不方便。使用时间久了容易变成黄色,甚至发霉起黑斑,不容易清洗掉,涂上白漆,过不了多久就脱落了。  相似文献   

14.
杨传昕 《钓鱼》2009,(18):49-49
准备工作:七星漂三粒、鱼钩一枚、细保险丝、鱼线、水桶。具体操作:将三粒七星漂穿在线上,漂距四到五厘米。系好钩,在钩上方约五厘米处缠上保险丝,放入水桶里(盛满清水),使最上边的一漂平卧在水面上,另两粒漂没入水里,加减坠的重量,使坠悬起到钩(空钩)刚刚触桶底。  相似文献   

15.
一般七星漂是用羽毛梗制作,缺点是浮力不稳定,容易变质和损坏,故一般使用时间较短、效果欠佳。现介绍一种耐用七星漂的制作方法:用成品白色塑料漂一段(直径4毫米,渔具店有售),根据自己的视力,用刀片切成8~14毫米的长度7粒(或9粒),准备废旧的自行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7,(19)
传统的坠钩卧底钓组由于反应的信号主要是鱼吞钩游走时的动作,当信号出现时,无论是七星漂还是立漂,其信号无非是顶漂或拉黑漂,鱼漂的信号相对简单标准,掌握起来难度不大,但悬坠钓组则不同,悬坠钓组由于其较高的灵敏性使得浮标表现出的信号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7.
长竿短线七星漂钓鲫是我国传统钓法之一,本文讲述了如何用止法在春季钓鲫鱼的方法,希望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七星漂有很多叫法,如散浮、碎漂、点点浮等,各地叫法不同。一般都是采用鸡毛翎或者是鹅翎做鱼漂,时间长了这种鱼漂会退色,而且线眼松大,会出现裂缝、脱落等现象。这种漂比较细、短,老年人时间久了不易看清。 下面介绍一下本人自制的一种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七星漂。 材料选用大蒜的杆(每头蒜里  相似文献   

19.
张铨 《钓鱼》2005,(15):31-31
对于传统钓法,如何认识、如何对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一种倾向,把传统钓视为观念陈旧技术落后,指为颠覆对象。《钓鱼》第7期一篇《再现悬坠钓法的魅力》的文章,用对比的手法,用”事实”说明传统钓法钓不到鱼(悬坠钓法钓获375千克,传统钓法只获两尾鲫鱼)。”用悬坠钓法能反映出鲫鱼食饵漂讯,而用七星漂传统钓法根本反映不出来,抓不住这微弱的信号,即使是水平再高的传统野钓钓手,肯定也收获甚微。”  相似文献   

20.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