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张建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指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必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的,并探讨了在中职英语课堂中教师如何做到主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其中,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近代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才真正把"主体性原则"彰显出来,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人为自然立法"正式确立了"主体性原则",黑格尔"绝对精神"则把"主体性原则"推向了极致。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推动了西方文明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因其理论内在的缺陷,使它陷入了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原则,为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找到了出路。当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从学生的维度看,"主体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目的主体性、责任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活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主体意识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观上做到心中有"人",在教师观上科学定位教师角色,在教学内容上以主体的需求为依据,在教学质量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在教学价值观上,树立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主张,力求教育的各个主体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都能很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理论的"非专业性"与实践的"模糊性",主体性教育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密切相关。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大学生实现向"社会人"过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能力的统一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下文简称"计划")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起点,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为终点。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正确处理主体性与创造性、成功与失败、个人与团队以及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关系中更好地发展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9.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改写或操纵被合法化了,译者的主体性得到无限发挥,从而导致翻译的失真,翻译"异"的特性也随之丧失。本文通过明末清初传教士理雅各在翻译中国儒学经典中对"上帝""天"的处理揭示了中国儒学思想并非神学思想,并且"上帝""天"更不能与"God"、"Heaven"匹配,从而进一步揭示了翻译主体性研究的偏颇,指出以文本为依据展开的作者与译者之间对话的主体间性研究才是解决翻译问题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0.
韩燕 《考试周刊》2011,(25):233-233
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其本质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超越性)。"主体性"在教育界被广泛应用,通常称为"主体性教育",它包含三重意思:"主体性的教育、教育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原则。"主体性的教育指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施蓓蓓 《现代语文》2009,(11):92-93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关于这一点,大家都已达成共识。但是如何才算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很多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还是觉得很茫然。有的教师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填鸭式”变成了无序的、浅表的、放任的教学形式,这样一堂课下来,教师心里没底,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的设计,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培养、建立、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性学习方式的体现,是学生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互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四步法"数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操作程序.它重视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的问题,设置鲜明有趣的探索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聪明才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四步法"教学模式的步骤和操作中应坚持的"四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考评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这两门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采用"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总成绩"的考核评价模式,可以兼顾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提高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仝杰 《考试周刊》2009,(52):70-71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借助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来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当前,以"主体性"的视角去开展组织生活时,人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主体性陷阱",造成现阶段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单向性、组织生活内容枯燥以及组织生活过程中学生党员之间沟通交流不足等现实困境。这就呼唤人们从主体性组织生活模式逐步转换到主体间性组织生活模式,坚持互动、理解与共享的理念,以多边互动为平台,强化组织成员之间的对话;以平等协作为基础,深化组织成员之间的理解;以"生活世界"为内容,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共享与共长,并藉此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  相似文献   

17.
何军 《考试周刊》2009,(50):123-125
任何教学都是"教"与"学"双方的活动,"学生的主体性"是在与教师的关系中得以凸现的。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教师的作用是营造具有激励性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动力支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平台;提供正确的学习导向,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方向保障;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就主体性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知行合一"重要思想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核心命题之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重要思想对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大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体现了德育建设的实践性特征,强调大学生德育建设的内化与外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诗歌翻译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不能恪守忠实,译者除此之外,还要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和音韵之美,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使译作与原作"神似"。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验"教学就是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模式。运用数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破重难点,体现学生的"做"数学;创设问题情境,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