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瑛 《华章》2005,(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又绿校园,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园地、遨游的天堂、成才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梦”而鲜活起来,我们理应让学生在有“梦”的语文课堂中幸福成长。一、创设情境,给学生“梦”的源头活水教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时,课前我在黑板上布置了一幅蓝天月夜图。上课伊始,伴着轻柔的音乐,我声情并茂地开始了描述:“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啊!你们听着琴声,身体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还可以闭上眼睛……你是不是…  相似文献   

2.
季红英 《双语学习》2007,(6M):72-7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又绿校园,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园地、遨游的天堂、成才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想象”而鲜活起来,我们理应让学生在有“想象”的语文课堂中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3.
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闪烁着生命的活力,流淌着生命的激流。徜徉于语文课堂,应该是享受着幸福的滋养,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的孩子根本就感受不到幸福的气息,繁琐的讲解与枯燥的练习让孩子们精疲力竭。失去了对课堂的向往,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的语文就学不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引领孩子在语言文字中幸福地行走,欣赏这一路的风景,语文课堂应该充盈着幸福。一、幸福课堂是快乐无比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自由;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尊重;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平等。”勾勒出了“主动学习”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要让学生真正地幸福成长,教师就要把启迪、焕发智慧的课堂空间慷慨地留给学生,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环境,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有课堂,享受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杨蕊萍 《贵州教育》2011,(24):47-47
“什么是幸福?简单的生活就是幸福。什么是快乐?有一个能让你情牵梦萦的地方那就是快乐。”  相似文献   

6.
朝向“幸福完整”,汇聚起所有美好事物,每目地投入静静而热烈的教育教学教研生活,通过某个此时此刻最佳课程,让学生在穿越课程之后,变得快乐强大、幸福卓越,这才是我们梦中的新教育啊。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的“开学第一课”以“幸福”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的深刻命题。相比于2008年的“知识守护生命”主题、2009年的“爱的教育”主题、2010年的“我的梦、中国梦”主题,2011年的“开学第一课”选择探讨“幸福”的话题,可谓匠心独具,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哲学家周国平一语道破了儿童教育的真谛和使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感到学习的幸福了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吗?”据一份《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幸福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幸福感”普遍低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语文的学习“幸福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语文教师找寻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密码”,唤醒他们对母语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向往,引领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好,收获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帮助他们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拥有成就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幸福,体验美好。  相似文献   

9.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提出了“中国梦”奋斗目标。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伴随着“十二五”步伐,中国教育从“有学上”迈入“上好学”新发展阶段,作为“中国梦”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梦”,人们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作为承担中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中国梦”为指导,构筑“校园梦”,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对于胸中有梦的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感悟教育真谛,我的教育梦归根到底是学生的梦!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积极践行减负增效,实现素质教育梦。精心打造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梦。读书“丰胸”,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相似文献   

11.
幸福存折     
存折,乃银行存款取钱的凭证,“幸福存折”则是从幸福银行存取幸福的凭证。幸福存折虽然与普通存折服务内容不同,但仍有一些相似之处。一、“存储自由”。每个人的幸福都把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每个人都可随时随处存储别人给予的幸福。二、“取款自愿”。我们的幸福是别人给予的,我们同样可以把它给予别人。别人让你幸福存折变得富有,你也可以取出“幸福”让别人有一笔可观的“幸福收入”。三、“零存整取”。幸福是瞬间的感受,有时感动、快乐之后会慢慢淡忘,若我们把每个幸福的瞬间都储存起来,想再重温幸福时,…  相似文献   

12.
围绕“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这一主题,各单位全面实施职工关爱工程,各种“安全托起幸福梦”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职工期待有更多地方跟进。
  “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反复要求。当前,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而安全事故不能出、出不起,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项目“一个都不能少”,过“紧日子”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必修课。严格生产经营考核指标、阶段性分配调控、优化劳动组织和岗位人员等断然措施,正显示企业让职工群众实现“幸福梦”的决心和可能。  相似文献   

13.
愉悦是一种快乐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惬意与幸福的感觉。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照。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愉悦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  相似文献   

14.
愉悦是一种快乐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惬意与幸福的感觉。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照。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愉悦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春节团拜会上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语道破天机,这真是伟人的大智慧。我有一个梦,套用总理的话,就叫做让教育更有尊严。没有真善美爱的教育,只有争名夺利的教育,不是真教育;没有人格人性人情的教育,只有考学考级考分的教育,不是真教育。教育呼唤公平,公平孕育尊严,尊严是我的教育梦。然而,教育的尊严,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相似文献   

16.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快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幸福诗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浪漫.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因为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生成"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缘自"生成".  相似文献   

17.
杨槐 《中国教工》2010,(5):15-17
在举国高擎“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中国工人伟大品格。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充满激情、感人至深的讲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应该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刊刊发《知识型劳动者尊严探析》和《高校教职工幸福指数实证解析》两篇文章。力图为读者进一步了解知识型劳动者群体的“幸福状况”和“幸福追求”,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提供一些理性思考和现实参照。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师理应成为“魅力教师”,他的魅力就体现在语文课堂里。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始终觉得缺少一些难以触摸的东西,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只能原地徘徊,难以超越自我,无法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我常常在思索: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19.
五花八门     
花儿可以向人类传播幸福的音乐我们能与我们的宠物狗、宠物猫亲腻,可是爱花的人却无法与自己的宠物花进行情感交流。现在,日本科学家的一项新发明终于让这些花卉爱好者们圆了这个长久的梦。这个新发明的装置名为“Ka-on”,意为“花儿之声”。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基于生活,在生活中,为了学生的生活,生活性应作为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新课标已经具体阐述了“生活化”的基本理念。然而,“生活化”不仅是理念上的要求,更应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通过“生活化”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学中,我们应基于生活,立足“生活”的土壤;在生活中,我们应营造“在家”的感觉;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牵手学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