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力图通过对父母业余活动的关注,了解父母的业余活动与孩子学业成绩的关系,揭示家庭教育的规律,使家长能更好地教育子女,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活动根据现代家长的业余活动情况,制成“父母的业余活动情况调查表”,发给某小学四年级两个班的100名学生,让其进行选择。最后由任课老师在表上批明学生成绩的等级。调查者据此进行综合统计。  相似文献   

2.
随着某地区经济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流向这里。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随着自己的家长漂泊在不同的城市之间,穿插于不同的班级之间,这些现象在小学比较多。外来打工者子女不同于一般的插班生,他们在语言、生活和学习习惯上与本地学生有着诸多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在面对外来务工者子女受教育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发扬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博爱"精神。一、外来务工者子女学习现状1.令人担忧的学习问题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习问题很多,  相似文献   

3.
正我校地处北京市西四环城乡结合部,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之一。目前,在校学生中外地来京人员子女所占的比例达到90%。由于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经济收入少、居住条件差、文化素质不高等因素,这些学生学习的家庭环境不够理想,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非常严重。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分析要彻底解决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必须找到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所在。我们选取全校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的26名学生,从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主体方面查找原因。通过任课教师的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家长没时间管、家长根本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单亲或类似单亲家庭、家长对学生经常打骂、家里没有学习的地方、家长辅导不了学生、学生不听  相似文献   

4.
张忆  蔡晓玲 《上海教育》2016,(Z1):14-15
基地附中是一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本地区最底层的家庭,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77.5%的学生家长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40%的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1.3%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11.6%的家庭父母离异或孩子不与父母同住,这样的家庭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家长们有的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水平有限,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校是教师和孩子的领地,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要管好吃喝拉撒睡即可;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分数,而对品行抱无所谓的态度,"重智轻德"倾  相似文献   

5.
我所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家长在外工作时间都比较长,劳动强度也很大,每天回到家后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导致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很少了解。这些孩子的学习完全要靠自己。久而久之,一些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了“距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学校工作中发现,更多的家长只是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成长需要。我校心理辅导室知心姐姐对小学六年级305名学生做了一项调查,共收回信件226封。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不理想,而父母很少有时间坐下来和孩子谈心、交流,甚至没有沟通,以强迫的方式让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孩子心理压力大;孩子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学习成为孩子的唯一任务,而父母也只是关注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剥夺孩子的个人爱好,造成孩…  相似文献   

7.
正一、缘起2010年9月,我们对2007~2009学年的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期末成绩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l所示:从表l中可以发现,三个学年,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但结果却惊人相似,全校一年级学生语数合格率100%,优秀率接近100%,语数平均分在99.5左右。如此高的平均分和优秀率,用一张试卷、一次考试来衡量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既要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少年儿童的主要任务。关心孩子的学习,重视孩子的成绩,是每位家长所看重的问题。但是,好多家长只重视孩子得了多少分,而对孩子的智力情况,对孩子学习优秀或不佳的原因,却很少分析,很少关心。成绩好便一好百好,高枕无忧;成绩差便不问青红皂白,一通指责呵斥。这种偏重知识、偏重现象,而轻视智力、轻视分析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孩子今天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工作能力。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点,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了解、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学习是…  相似文献   

9.
一、增进与父母或长辈之间情感沟通的体验感悟型作业当前,有的家长忙于做生意,将孩子一扔了事;有的家长长年不在家,与子女说不上几句话,更别谈深入内心的交流;还有的家长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认为孩子关进学校就安然无恙了;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许多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为此,我尽量布置一些能加强与父母或长辈沟通的作业。例如,九年级第一单元主题探究作业:①围绕"承担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纷纷涌向城市,大量随迁子女能否适应城市生活、能否接受良好教育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随迁子女普遍具有流动频繁、基础薄弱、对学习不自信、胆小内向等特点。如何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呢?我校隶属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83.69%,这些孩子流动性很大,加上原有基础较差,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成绩普遍偏低。他们其中还有一部分"小企业家"型的务工人员,虽然重视孩子学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老师经常会对学生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学习。但是,很多家长感到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力不从心,问题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很少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一些孩子不是与父母没话讲,就是逆反心理很强,与父母对着干。而中学生也在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对他们的约束、限制太多,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他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挨打,家庭"言语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言语暴力"是一种心灵虐待.它有三种常见形式: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父母批评过度,对孩子全盘否定;家长威胁恐吓孩子.亲子沟通调查显示,遭受家庭"言语暴力"的学生不光是"差生",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常常遭受到家庭"言语暴力"的侵害.  相似文献   

13.
子路 《家长》2013,(Z1):50-51
家长要用"心"来真正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作为父母,我们是如此的爱孩子,可为什么孩子与我们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彼此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难呢?"这是因为家长没有用"心"来真正读懂孩子,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现代父母都十分注重对孩子的培养,都希望孩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在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却往往不得要领,存在不少误区,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造成他们在待人接物、行为举止、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若熙  李梅 《考试周刊》2012,(1):180-182
为了初步了解苏州地区高中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作者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采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亲子关系诊断测验表,对苏州地区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实施了与父母沟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苏州地区家长与孩子沟通状况并不是很好;(2)父母与孩子在沟通情况上有显著差异;(3)大部分父母还没有与孩子沟通的习惯;(4)父母没有好好跟孩子沟通的意识和技巧;(5)苏州地区家长对孩子拒绝程度高。为此,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高中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保证和改善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状况。  相似文献   

16.
刘琴 《地理教育》2014,(3):49-49
正一、师生幸福感现状分析1.学生的幸福感学期初,基于初中生学习幸福感的探究式教学研究课题组对初一年级411位学生进行"亲子关系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孩子最喜欢听到父母表扬和鼓励(占被调查人数的65%),孩子最不愿意接受父母责备(占被调查人数的36.7%)和要求(占被调查人数的34.8%),孩子更希望父母的陪伴以及给予独立空间。调查结果说明,父母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对于亲子关系处理不够恰当,特别是父亲对孩子责备较多,母亲对孩子要求较高,导致有些孩子家庭幸福感较低。有时,地理课堂是这样的:淘气的男生、趴着的女生、悄悄的作业、混乱的课堂、枯燥的知识……一切都让课堂显得生硬,让师生都想从课堂悄悄溜走。当课堂成为师生双方的  相似文献   

17.
黄泓 《语文天地》2014,(32):73-74
造成城市新移民中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因素从家庭教育方面考虑,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文化程度较高的,对子女学习关心较多,子女语文学习的成绩较优秀;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的,对子女的学习关心较少,子女语文学习的成绩较差。第二,家长的性格爱好。家长性格平静、涵养较深或有读书学习的习惯,这对子女克服语文学习上的困难有很大帮助;家长性格急躁、缺乏涵养或有不良嗜好,这对子女克服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HLM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探究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学生学业成绩随着家长学习参与频率的增加而提高,而初中生家长学习参与频率与子女学业成绩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2)对于亲子关系较好的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频率的增加有利于其学业成绩的提升;但对于亲子关系较差的中小学生,家长要适度控制其参与子女学习的频率,以促使子女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3)学习自信心在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和子女学业成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亲子关系在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和子女学习自信心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并进而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建议中小学生家长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初中生家长适度控制对子女学习的参与频率,采用适合子女的学习参与方式,努力提升学习参与质量。此外,在参与子女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式教育提升子女的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父母与孩子互不理解、难以沟通;孩子反感父母,不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计可施,觉得孩子太难管。凡此种种,主要原因是家长不懂家教艺术,步入了家教误区。补偿心理: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应该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学习也安排的满满  相似文献   

20.
在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我深感家长与孩子的紧张关系也是影响考生成绩的重要因素。当问到“你们与父母之间有矛盾吗?”有一个班中竞有一半学生举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紧张的亲子关系呢?难道家长做得不够好?恰恰相反,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关心,引发孩子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