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光远在《辞书研究,一九九四年第二期上撰文评论王同亿主编的《语言大典》。他说:书籍总的说来是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结晶的载体。它们的文化内容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书有消极的内容。《语言大典》就是一部具有消极文化内容的书籍。它的确是伪劣的产品。它的用处看来主要只有可为研究当前我国文化现象提供一个对象。 《语言大典》出版之后,全国有20余家报纸在头版刊登这一“喜事”,把这部书的主编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辞书编纂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应该肯定主流是好的,但也不能忽视有不小的阴暗面。为数不少的一批无知却有胆的人,以为编纂辞书有名有利可图,趋之若鹜,采取不可思议的手段,不断炮制出质量低劣、祸国殃民的辞书。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号称“辞书大王”、“超韦伯斯特”的王同亿接连推出号称“当代中国辞书之最”的《语言大典》以及号称“换代性产品”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和《新编新华字典》等一批劣质辞书。  相似文献   

3.
巢峰精神     
潘真 《中国编辑》2003,(4):53-55
“巢峰”这个名字,是在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之下引起我注意的。 那是1994年4月29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刹一刹著书出书中的粗制滥造风——兼评王同亿主编的<语言大典>》。当时,王同亿及其《语言大典》正红得发紫。虽说明眼人都看出这部所谓《大典》错误百出、笑话连篇,但是鉴于该书“来头很大”,欲投鼠而忌器吧,大家沉默着。可巢峰偏不服,登高一呼,打破了沉默。  相似文献   

4.
修《永乐大典》乃朱棣控制文人、改造文人的“修人工程”;《文献大成》不符合“毋厌浩繁”旨意的原因是客观上主编的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解缙的文献思想没有“毋厌浩繁”;要分清哪些人参与《永乐大典》的编写班子,要将《永乐大典》的编写分为三个阶段:《文献大成》编写阶段,重修筹备阶段,加速编写阶段;注意永乐四年加大力量重修《文献大成》;重修《文献大成》值得大写的人物是陈济;解缙对重修《文献大成》的作用有限;《劝善书》颁行于永乐五年十一月癸丑,被录入重修的《文献大成》,此事可见《文献大成》修纂分工严密;《永乐大典》之名在在重修《文献大成》成书之前约十个月已有之;《永乐大典》修书时间为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十一月,而不是“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永乐大典》成书时间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异说;存在永乐年间重录一部《永乐大典》之说。  相似文献   

5.
《永乐大典》保留了许多世无传本的珍文秘典,为世所公认之辑佚渊薮;就编纂年代而言,《大典》所采多为宋元旧本,因而使“大典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使其作为校勘传世著作的一种“善本”而言亦十分珍贵。今以首次公之于世的《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辑本对勘,试论其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6.
袁同礼、翟理斯(Lionel Giles)、大卫·赫利韦尔(David Helliwell)的著作提到梁启超曾从英国购回过五册或七册《永乐大典》,这些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应该是叶恭绰而不是梁启超于1919年夏天从英国伦敦购回了五册《永乐大典》.除这五册外,叶恭绰还曾收藏有另两册《大典》.这七册《大典》,其中三册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册现藏台北“国家图书馆”(原台北“中央”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时红明 《兰台世界》2007,(11S):62-63
鲁迅对明清两朝的类书评价不高.但《永乐大典》却是他使甩较多的一种类书。《鲁迅日记》1913年11月4日记有“得二弟所寄书一本,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1932年鲁迅手订《译著书目》时,在“译著之外,又有所校勘”栏下录有“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分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岭表录异》是部记述广东地区风土物产、天文地理、花草虫鱼的地方志书.为唐刘恂撰,早已失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语言大典》是王同亿主编的。我想给主编先生提个建义,把《语言大典》更名为《语言迷宫》。我披阅了这部《大典》的一部分,得到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它是一座令读者晕头转向的迷宫。 比如说“潮湿的”一词,我们中国人,包括文盲在内,有不懂它的涵义的吗?我看没有。可是《大典》却郑重其事的作为词目收入,并且不厌其详的加以阐释,絮絮叨叨地写了200多字。解释来,解释去,结果把读者越弄越糊涂。请看吧: “潮湿的①[moist]湿透的;②[damp]表示湿的程度轻,中度的,有时使人感觉不愉快,受潮或沮丧,有时表示有用的意思;③[wet]描述某物外层覆盖着水或其他液体、或某物全部或多或少地浸透了水或其他液体;轻微地含水或轻微地被水覆盖、浸透、渗进或润湿;④[watery]多雨的;⑤[waterish]非常湿的”(为节省篇幅,例句全部略去)。 你看,又是“湿透了”,又是“使人感觉不愉快、受潮或沮丧,有时表示有用”,又是“浸透了水或其他液体”,又是“多雨的”,又是“非常湿的”,从这一堆释文中,有谁能够获得关于汉语“潮湿的”一词明晰而确切的理解呢?我看不能。也许,释文中所附的英语词含有这些意思吧?但是,它们同汉语“潮湿”一词究竟有何瓜葛?主编先生能告诉我吗? “长头”一词,《大典》的解释是:“具有低的头指数  相似文献   

9.
修《永乐大典》乃朱棣控制文人、改造文人的“修人工程”;《文献大成》不符合“毋厌浩繁”旨意的原因是客观上主编的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解缙的文献思想没有“毋厌浩繁”;要分清哪些人参与《永乐大典》的编写班子,要将《永乐大典》的编写分为三个阶段:《文献大成》编写阶段,重修筹备阶段,加速编写阶段;注意永乐四年加大力量重修《文献大成》;重修《文献大成》值得大写的人物是陈济;解缙对重修《文献大成》的作用有限;《劝善书》颁行于永乐五年十一月癸丑,被录入重修的《文献大成》,此事可见《文献大成》修纂分工严密;《永乐大典》之名在重修《文献大成》成书之前约十个月已有之;《永乐大典》修书时间为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十一月,而不是“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永乐大典》成书时间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异说;存在永乐年间重录一部《永乐大典》之说。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是专业的文字工作者,精通语法修辞,掌握熟练的写作技巧、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应是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这是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里面的话。社论说:“很可惜,我们还有许多同志不注意这个问题,在他们所用的语言中有很多含糊和混乱的地方,这是必须纠正的。”社论进而指出:“我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新材料对王若《关于嘉业堂所藏〈永乐大典〉的下落》一文的疏误之处作了补正:首先,指出满铁大连图书馆从刘承干嘉业堂购买的《永乐大典》是42册而非44册;其次,对满铁大连图书馆所藏55册《永乐大典》的来源作了尽可能清晰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永乐大典》卷5770"沙、长沙府十九、诗文"有4800字出处不明的引文,研究者根据《舆地纪胜》与《永乐大典》这两部书的独特编纂体例,判定其即《舆地纪胜》今本所缺失的卷54"潭州"中有关长沙的诗与"四六"。这有助于《永乐大典》编纂的研究与《舆地纪胜》的辑佚,同时也纠正了《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的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要用‘三个一流’来推进《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在长江出版集团最近召开的《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上,集团总经理王建辉说,“《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是湖北承担的一流的大型文化项目,代表国家的水平,要承担一流的责任。在目前没有国家任何补贴的情况下加大对‘大典’的资金投入,全力推动这项重点工程尽快出版。希望各方面给予一流的支持,保证这一项目在‘十一五’中后期完成,达到一流的编纂出版水平。”《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最大的图书编纂出版工程,属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收录上自先秦,…  相似文献   

14.
由王同亿先生主编、三环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是一部大型的语文兼百科的综合词典。它收录汉字约1.5万个、词条约30万条,对字、词作了比较准确、全面的解释,并创造性地采用了中外文结合的形式。辛业江先生在其序言中说:《大典》的问世“结束了  相似文献   

15.
正在编纂中的巨大新型类书《中华大典》赵含坤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我国兴旺发展的形势下,由几百位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倡议,将编纂《中华大典》的盛举摆上了日程。《中华大典》这部巨大新型类书,所集资料上起先秦,下止清朝末年,收入典籍两三万种约...  相似文献   

16.
由王同亿先生主编、三环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大典》,厚厚的16开本两册,4600多页,洋洋一千多万字,共收词目30万个,并自称“字、词的释义比较准确(原文如此——引者)、周全”,可谓“巨著”。然而,翻开一看,不禁大失所望。且不谈它所收录的词目中有许多是不成其为词目的,毫无查检价值,其中的释文也是毛病百出,令人啼笑皆非。笔者随意翻阅了一下《语言大典》中以“四”字开头的647个条目中约200个语词性条目,尚未及作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仅浏览所及,便发现不少问题,而其中最明显、最普遍的,则恐怕要数释文无知识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官修书籍中的《洪武北平图经志书》、《工部志》等均已亡佚。《永乐大典》曾辑《顺天府志》20卷,由于《大典》罹难,主修光绪《顺天府志》的缪荃孙从《大典》劫余中只辑得其中的7—14卷,虽称《永乐顺天府志》,因《大典》成书时“北京宫殿”尚未正式动工,故缪氏所辑虽失原书首尾,其告缺部分与北京宫殿的营建并无直接关系。其后,景泰朝所纂《寰宇通志》、天顺朝修《明一统志》对宫殿的记载均只寥寥数语;弘治《会典》不载紫禁城尺度;万历《顺天府志》无紫禁城相关著述。因此,现存明代官修书籍中推一记载紫禁城规制的著作实只万历…  相似文献   

18.
弘扬中华美德的一部好书曲振泰张岱年先生作序、李春秋先生主编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华美德大典》(以下简称《大典》),1996年新年伊始,由山西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与广大读者见面。她的出版,对研究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尤其是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有...  相似文献   

19.
《全宋诗》册一○卷五七九页六八○四张经《王质过洞庭》,出《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一引《岳阳楼集》。此诗又见《全宋诗》册四六卷二四九九页二八八九五王质,题作《过洞庭》,出同。核《永乐大典》原书,方知《全宋诗》张经处误以“王质过洞庭”为诗题,而《永乐大典》于此诗前引张经《岳阳楼集》录其《岳阳楼望洞庭》一诗,故有此误。另《全宋诗》册二五卷一四三三页一六五○六汪藻《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出《浮溪集》卷二九。《浮溪集》乃《永乐大典》辑本,此诗已不见于今存《大典》残本,实际当断为“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全宋诗》册四三…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1995,(2)
《中华大典》成功在望──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2月22日记者:朱建国为建立包罗万象的中华文化典籍的超大型电脑数据库《中华大典》而研制的“全汉字操作系统”,经过8年拼搏,最近进入尾声。该操作系统一俟最后完工,汉文化典籍的保存、整理、检索将实现电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