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他们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  相似文献   

2.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形成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  相似文献   

3.
在本刊的家教咨询热线中,孩子的拖拉、磨蹭、不主动学习、做事效率低等问题出现频率非常高。孩子需要家长不停地督促才能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家长非常辛苦,不能有一点疏忽;孩子也彳艮烦,有的还产生了厌学情绪。曾有家长说:“我每天都要跟在他的后面提醒他该做这个了,该做那个了……孩子也听话,叫他写作业他也写,但常常是写一会儿不会写了,就去翻书,又不会了,  相似文献   

4.
学敏 《家长》2014,(6):36-37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做家庭作业真是个难题,孩子到家就玩,不督促不做作业;即使去做,也是不专心,一会儿出来看看,一会儿喝水、玩玩具,非磨蹭到很晚不可;离开父母的视线就什么都不做,太晚了又打盹,有时做不完作业。什么时候孩子自己知道做作业就好了。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4,(7):84-84
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为督促孩子用功读书而感到烦恼,我总是认为他学习不积极、欠主动。有时,更怀疑孩子是否天生不爱学习。这不,快暑假了,我又被老师喊去批评了一顿--说我的孩子学习动力缺乏。光明老师:你说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作业做完了吗?”几乎成了每个家长下班回到家里的第一句话。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喜欢做作业的,家长们严厉的督促和指责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加厌烦做作业,他们嘴上不说,但行动上磨磨蹭蹭。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怒在口里,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紧张,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增添了更多烦恼,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升级为星珠大战。  相似文献   

6.
不少家长起初是为了督促孩子学习,才陪着孩子写作业。时间长了,这些家长便发现:如果不陪他他就不做作业,不陪他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这些孩子已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这对孩子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去妹妹家,她7岁的儿子正噘着嘴面对墙抹眼泪,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妈妈没空陪他写作业而怄气呢。我说:我陪你做行吗?孩子一听马上搬来凳子写起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每做一道题都要问一声:“大姨,对不对?”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我问他,你为什么非要妈妈陪才写作业呢?他说:“妈妈看着我做作业没错误,到学校能…  相似文献   

7.
我的儿子马上就要升初二了,可从小学到现在的学习都是在我们不断的督促下完成的。早上起床要叫;放学回家做作业要催;预习和复习要监督;休息和放松的时间更要我们掌握,否则就会“超标”。老师在学期末的评语中也说,儿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地学习呢?安徽安庆张  相似文献   

8.
傅宏 《高中生》2009,(7):67-67
专家提醒家长们,在考试前尤其要注意与子女间合理的沟通方法.专家说,孩子天天在家长身边,家长“少说多参与”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孩子高考复习期间,不要太多地去评判孩子考了多少分,家长做好自己的“家长形象”就足够了,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我去德国做短期小学教育培训,就住在一位留居德国的朋友家里.朋友有一个8岁叫思成的儿子,很是活泼可爱. 可几天下来,我有些疑惑了,作为学生的思成每天好轻松,就没有见过他学习,而更奇特的是,作为家长,朋友没有像我们中国父母一样为孩子着急和不停地督促孩子学习。 看着孩子很多时候都在玩耍,我忍不住问朋友,你不担心儿子的学习?朋友告诉我,在德国,是禁止过早和过度开发孩子的智力的。朋友接着讲了他这几年和儿子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刘谊人 《小读者》2012,(10):5-6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最让家长操心的事情。很多妈妈在交流教育经验时,常常都会说自己的孩子上课容易分心,做作业马虎粗心,学习效率不高。不管家长如何提醒,孩子就是很难改变。事实上,这些让妈妈们很头疼的问题,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要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注意力是第一要解决的学习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虚心求教的良好习惯,就会为其今后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常听有些家长谈起孩子做作业的习惯问题。不少家长抱怨:说他们的孩子写作业不专心、爱拖拉,只几道题目也要做好半天。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做作业的良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2.
郑金美 《小读者》2013,(3):77-77
“作业做完了吗?”几乎是每个家长下班回到家里的第一句话。家长们严厉的督促和指责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加厌烦做作业,他们嘴上不说,但行动上磨磨蹭蹭,那么家长怎样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了解孩子做作业磨蹭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关键。然后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初上中学的那种成人自豪感、兴奋感已被自感应接不暇的众多学科的学习、作业所带来的紧张感逐渐代替。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各科的测验成绩很不理想。家长会上,老师就小明的学习状况向家长提出了含蓄的意见,希望家长多督促孩子用心学习。以往听惯老师对小明表扬的家长回到家里对小明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狂轰滥炸”,吓得小明不知所措。待家长气稍消,小明怯怯地向家长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听可也是,小明一不贪玩,在学校遵守纪律,放学回家就看书做作业;二是对自己要求很高,总说要考名牌,不缺乏学习动力。可为…  相似文献   

14.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烦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喜欢拖拖拉拉。要么回家以后总是喜欢先想着玩,把作业拖到很晚才完成;要么喜欢边做边玩,极易受外界的干扰,非得在家长的不断督促下才去做;要么作业做得倒是很快,但是匆匆忙忙,字迹潦草,粗心大意,错误百出,应付了事;要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忘到脑后。根本不做作业。孩子为什么不想做作业,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下面的案例能为陷入困惑与烦恼中的家长,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窦宝平 《家长》2012,(4):14-15
如今,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过去大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在一定程度上的陪读是有必要的。家长适当陪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但如果家长过度插手孩子的学习,那就容易使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依赖心理,甚至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对父母感到厌烦。因此,家长陪读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一、家长要考虑孩子的需要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学习上往往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督促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同时,家长的积极关注有利于孩子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使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八年级了,孩子数学成绩仅仅十多分,家长一遍遍地催促学生学习做作业,孩子就是不学,甚至讨厌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应付。家长每次试图去跟孩子交流,孩子的反应却是冷淡甚至冷漠……  相似文献   

17.
家教荟萃     
家长陪读不可取为了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家长只好全程陪伴孩子做作业。其实,采取陪读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会造成以下几种不良后果。1.依赖性增强。不少家长全程陪读,而且逐题检查、讲解,力求孩子弄懂弄通;性急的家长还会直接告诉答案,甚至代替孩子做作业。这样孩子逐渐养成了依赖思想,遇到难题时,不愿  相似文献   

18.
一、缘起 中午课外阅读时间早就到了,可教室里还是七嘴八舌,忍不住提醒了几次,效果甚微。一有汽车鸣喇叭的声音,大家就纷纷扭头向外看;还有不少家长陆续来给孩子送吃的、穿的;几个有手表的也不停地看表……我知道这个时候再请大家安静,也是无济于事的,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上了小学,家长也就比以前忙碌,除了孩子中午要回家吃饭,要送接孩子过马路外,还多出一个陪伴孩子学习的问题。晚饭后往往是家长陪着孩子做作业,星期六陪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学琴学画、学舞蹈……至于生活料理,更是无微不至。孩子刚上一年级,对正规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内心充满紧张、惊疑,这个时候,家长的陪伴是必要的。但是陪伴孩子要讲究科学,家长要弄明白:陪伴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陪伴孩子才正确?陪伴孩子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最终不用陪伴,能独立、自信地学习。也就是说,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指导孩子逐步学会怎样独立地完成学习任…  相似文献   

20.
孩子智力正常却学习不好,家长们通常认为是孩子贪玩、不愿学习造成的,因此除了训斥批评就没完没了地陪同补习。专家提醒家长,孩子学习差,要去找学习障碍专家,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