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中国画教学由于过多强调西画的写实风格,使中国画缺少灵动,传神的艺术效果。中国画教学应从立意,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学习传统绘画,开创独具特色的中国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叶秋美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4):78-79,86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近现代绘画艺术有着许多契合点.这种契合是建立在东西绘画发展趋势同向性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绘画深刻的影响,在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张静 《考试周刊》2007,(4):60-61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脑绘画艺术以科技化、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电脑绘画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进入到艺术的古老殿堂。而传统绘画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仍然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这两种艺术创作形式在各方面进行比较,会使我们了解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和各自的魅力所在,将现代技术的力量和艺术家的创造智慧完美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熊莺 《文教资料》2006,(3):33-34
20世纪以来,现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吸取并利用了传统与外来艺术中有益的部分,形成了现今多姿多彩的风格流派及艺术表现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绘画各流派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及外来艺术的有机联系的阐述,来反映艺术世界的历史性与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传统绘画而言的抽象绘画,超越了传统绘画,拓宽了艺术的领域,同时也建立了一种新的视觉经验,更新着艺术的观念,在人类的审美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装饰绘画汲取了优秀的中国及世界传统文化营养,使得其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当下文化艺术处于多元化格局的大文化语境之下,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现代的全球化、多元化文化观念,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合的审美视角来审视装饰绘画的认识观,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相比,有着某些相同之处,但也明显地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文章以比较观从绘画的艺术表现、中西方不同的审美追求以及形成中西方绘画之间差异的缘由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传统绘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卢超 《成才之路》2010,(20):31-32
绘画历史的发展规律,总是在衍生新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不断诋毁和颠覆旧的艺术规则。新的艺术风格与规则的建立发展依旧需要不断吸取传统留下来的养分,从而使得艺术的创作在各个时代都能焕发出青春的生命力。因此,传统绘画艺术造就着现代绘画艺术的同时,反而使得传统绘画艺术风格与规则更加凸显。绘画的历史即是一部不断颠覆旧的艺术风格与规则的历史,在反复颠覆的前进过程中,显示着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徽州传统装饰图案根植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其虚实相生与空白美、以形写神与形神兼备、图形符号的理想化与程式化及色彩的单纯朴素化等特征反映了徽州传统装饰图案与中国传统绘画在艺术特征上所具有的共性,并显示出徽州传统装饰图案所具有的“绘画特性”。  相似文献   

10.
对桐城传统绘画艺术作品进行自觉意识,深入探究,从它的艺术形式、思想精神、意识形态进行梳理和解析,深入透彻地了解他们在顺应新时代生活所需要否定或者肯定的方面和因素;领会桐城传统绘画艺术在新时代绘画艺术发展的误区和阻力,丰富和调整绘画语言结构和意识观念;为提升绘画艺术教学的深度和绘画艺术创作的整体品位探索方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拓展桐城传统绘画的形式与内容,实现桐城传统绘画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发展与创新,以更好、更直观地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比较重伦理观念、重玄学思维,讲究"含道应物","立象以尽意"。把绘画作为某种思想观念的传达、阐释,以及对宇宙自然、人生的理解体悟。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套相应的审美观念、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苏轼的赋画诗主要运用想象、用典和以文为诗的表现手法,突破诗歌格律和绘画内容的限制,创作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反映了诗人独特的内心生活,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线条在中国书画艺术中应用广泛,同时,也是钢笔画中覆主要的表现方法。文章探讨了中国书画线条在现代钢笔画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与手法,研究了钢笔线条在吸收中国书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西洋钢笔画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它对丰富钢笔画绘画语言、推动钢笔画艺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计算机绘图理论,以精选百首唐诗为蓝本,以“媒介”作为切入点,以三维数字无纸动画技术为依托,以中国特有的传统水墨绘画艺术形象为特征,借助数字绘图板和模拟毛笔质感的墨迹,表现奇幻的画面效果;将绘画、动画、诗歌艺术与现代新媒体相结合,研究中国水墨画在动画艺术中的视觉呈现,以此承传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推动艺术的革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的临摹,写生,创作,是高校美术教育中国山水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成为学习山水画定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前人的创作经验,对于指导山水画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强调画家主体精神的自由;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从唐宋主客体相融发展到元代借景抒情、明代直抒胸臆。画面客观描绘性逐步减弱,主体表现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审美标准崇逸贬能,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了对视觉形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的色彩是装饰性的。国画是以墨为主体的,黑是它的主色。墨在国画中可以替代各种色彩。这种主观的色彩,它主要是反映作者的思维,为传达意境而变色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和西方,历代都有关于诗画优劣的争论。在西方,诗画孰优孰劣,两派各执一端,势均力敌,但在中国传统诗画理论中,"诗优画劣论"一直占绝对优势。从顾恺之最早注意到绘画的缺陷开始,"诗近全能/画有局限"的观念始终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诗画的高下优劣之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异常局面。邵雍的两首议论诗为我们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根源,即中国文化的独特模式。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并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是将作品中所描绘的对象与画家情感相交融的一种境界,更是画家修养、气质及内心精神世界的真诚流露。中国油画风景经历几代艺术家的艰苦探索,通过对西方风景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从中找到中国写意油画风景自身的存在价值。营造美好的意境,让人类重新认识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中国民族传统的美学理论对中国油画体系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它与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从意笔、工笔、小品创伤训练入手,探讨中国花鸟画规范化教学体系,以打好师范院校美术生花鸟画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