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丽莉  李俊 《数学教学》2007,(11):47-4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一件事的人不如喜欢一件事的人,喜欢一件事的人不如以视这件事为乐趣的人.有的人领悟一个美妙的数学证明之后会由衷地赞美它的美,有的人为了攻克一个难题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乐此不疲.应该说,能从做数学和学数学中获得乐趣的人是数学的"知音",他们学习和研究数学的驱动力最强大、最持久.但在"应试"教育的"题海战役"中,师生们常常疲劳作战,已经  相似文献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司马光)。可见在求学中,快乐是一种境界。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陈省身老先生,给广大青少年谈学习数学的个人体会,便是这四个字:  相似文献   

3.
依恋数学     
我在数学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源于对它一往情深的依恋。圣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求知的"三重门"即知、好、乐。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兴趣者,爱也,好也;更高的境界,则是乐,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4.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说学习有三种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知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所谓乐学就是不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被迫的行为,而是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在学习中体验到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5.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是学习的最佳境界。数学在许多人心目中往往是一个枯燥乏味、抽象深奥的学科,学校里爱好数学、成绩好、又学得比较轻松的学生不太多,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这几乎成为初中数学教育的普遍现象。在总结他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广大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景的引入要简洁,在情境中揭示课题,让学生在情境中  相似文献   

7.
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因此可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要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探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数学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论语·雍也》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以递进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乐之是最佳的学习境界。所谓乐之,即是富有激情地,饶有兴趣地进行学习活动。也正是因为"乐之",所以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基于此,教师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乐之者。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那么如  相似文献   

12.
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习兴趣。教育家陶  相似文献   

13.
<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要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  相似文献   

14.
文淑艳 《教育》2011,(33):4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的最高境界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点拨、撞击。因此课堂教学的激趣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主要课题。导语引趣导语历来是教学的突破口,可起到  相似文献   

15.
<正>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要识字1.利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  相似文献   

16.
<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巧妙运用口诀让学生记住数学材料,是学生最容易的记忆方法.本文以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为例,整理和归纳了以下几方面的口诀,供大家参考.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牢  相似文献   

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指出了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但是在当今的中学教学中,学习知识在不少学生眼中成了沉重的负担,一方面是学习  相似文献   

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在学习中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都成为"乐之者"?这就需要教师去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所以,小学语文的教育,要以兴趣的培养为主。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学习也是如此,我们要不断运用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我们的数学教学效率才能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知"是学习的最高层次。我认为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是教和学的最高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数学课堂就会成为一个人人想上、人人想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