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下列4组电阻,分别并联后等效电阻最小的是()组A.R1=8Ω,R2=14Ω。B.R1=6Ω,R2=16Ω。C.R1=4Ω,R2=18Ω。D.R1=2Ω,R2=20Ω。1公式法由1/R总=1/R1+1/R2有1/RA总=1/8Ω+1/14Ω,解得RA总≈5.1Ω。同理RB总≈4.4Ω,RC总≈3.3Ω,RD总≈1.8Ω,故答案为D。该方法不但僵化机械,过程烦琐,且结果不精确。2变换公式法由1/R总=1/R1+1/R2有R总=R1R2/(R1+R2)。因四个备选项中两电阻的和都相等,故在比较两电阻的积的大小中,谁最小并联后等效电阻的值就最大,显然选项D正确。该方法不仅浅显明了,且通俗易懂。3定值法由1/R总=1/R1+1/R2,有…  相似文献   

2.
我们看下面的两个例题: 例1、两电阻R_1、R_2并联,若R_1=630欧,R_2=70欧,求总电阻。解:由1/R=1/R_1+1/R_2得 1/R=1/(630)+1/(70)=1/(63) ∴ R=63(欧) 例2、电阻R_1=200欧,R_2=50欧,求并联时的总电阻。解:由1/R=1/R_1+1/R_2得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第七章中有一道习题:现有电动势为1.5伏,内电阻为1欧的电池若干.每个电池允许输出的电流为0.05安,又有不同阻值的电阻可作分压电阻.试设计一种电路,使额定电压为6伏,额定电流为0.1安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画出电路图,并标明分压电阻的值. 《标准化训练与教学》一书对该题作出的解答是: 如图1的电路可用.用电器的电阻为R=U/I=6/0.1欧=60欧. 共用12节电池,6个串联一组,然后两组再并联,电路中再串联R.若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_总=I(R_总+T_总), 6×1.5=0.1(60+R+6×1/2), 即 R=27欧. 乍一看,上述解法设计出来的电路,由6个电池串联一组再两组并联成混联电池组向用电器供电,用  相似文献   

4.
推论一: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条支路的电阻都小.由并联电路电阻公式1/R=1/R1+1/R2可得因为,所以应用:例1 以下四组并联电阻中,总电阻最小的一组是[ ].A.两个10Ω的电阻并联; B.一个5Ω和一个15Ω的电阻并联;c.一个12Ω和一个8Ω的电阻并联;D.一个20Ω和一个1Ω的电阻并联.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R1、R2两电阻串联的总电阻(等效电阻)R与R1、R2关系时,课本中的实验方法是: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两只阻值已知的电阻R1、R2串联后的电流和总电压,用公式R=U/I求出R的值,然后看R1+R2是否等于R,若R=R1+R2,则说明:R是R1和R2的总电阻(等效电阻),从而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1+R2.  相似文献   

6.
大家知道,电阻R1与R2并联时,计算电阻要用到公式:1/R总=1/R1十1/R2,但利用这个公式计算麻繁且容易算错.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能口算的快捷公式:R总=R1/n+1(其中,n=R1/R2). 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7.
一、推理无据例把电阻值分别等于2欧姆、3欧姆和6欧姆的三个电阻尺R_1、R_2和R_3并联,求总电阻。错解R=R_1×R_2×R_3/(R_1 R_2 R_3)=2×3×6/ (2 3 6)=36/11≈3.3(欧姆)剖析错解的原因是根据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的电阻R=RR/(R R),主观地推出错解中的三个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公式,这是毫无根据的。正确答案是:1欧姆。  相似文献   

8.
1.导体两端加一个电压为6伏且稳定不变的电源,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2安,那么导体的电阻是_欧.如果加在导体两端的电源是由两个6优稳定不变的电源串联起来的,那么导体两端的电压是_伏,导作的电阻是_欧.2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是两个电阻,AB两端电压U=6伏,且保持不变,如果R2两端的电压U2=2伏,R1=4欧,那么通过R1的电流是_安.3.电阻R=15欧,要使加在R两端电压是总电压的1/4,应给R串联一个_欧的电阻;要使运过R的电流是总电流的1/4,应给R并联一个_欧的电阻.4.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开关K断开和团合…  相似文献   

9.
例1在图1中,所有电阻的额定功率都为4W,若从A点流入电流为2A,则图中阻值为2Ω的电阻消耗的功率为·解析:如图1所示,图中的六个节点分别用A、B、C、D、E、F表示,A、B、C三个节点处的电流分别用I、I3、I4,I4、I6、I7,I7、I9,I10表示·现在我们先从网络的右边向左边逐一剖析,因为R1CF=R19+R10+R111+R12=41Ω+1Ω+11Ω+2Ω=21Ω,所以RCF=2Ω,同理可以推知,RBE=RAD=2Ω,于是Rab=R1+RAD+R2=1Ω+2Ω+1Ω=4Ω·然后再从网络的左边向右边分析,Uab=I·Rab=2A×4Ω=8V,UAD=Uab-I(R1+R2)=8V-2A×(1Ω+1Ω)=4V,I4=I-I3=I-URA3…  相似文献   

10.
1.几何模型图1是一个并联电路,该电路中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R2之间的关系为1/R=1/R1+1/R2. 怎样用几何图形来构造R、R1、R2之间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一道证明题:  相似文献   

11.
求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历来是初学者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介绍几种简便的求解方法,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例1将两个阻值分别为30欧和60欧的电阻并联,求并联后的总电阻.解法1用公式法,设RI=30欧,R。=60欧,将其分别代人公式得:RA且*“瓦”元113。。_。__=the+ha=styiiK,Ah“‘。=”@·一,—-RIRZ3O欧X60欧。。或利用RA二>卫平方一示点Y二天盖一20WI。ml。e-R;+R,30欧十60欧欧(此法只适用于两个电阻的并联).解法2用作图法,选定1厘米为OX轴和Oy轴的单位,并设1厘米表示10欧的电阻.…  相似文献   

12.
顾红军 《文教资料》2005,(4):126-127
电阻的测量是高中物理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来在高考试卷中连续出现,而且考试形式每年不同,下面就电阻测量的一些常规方法作一分析,以期对广大学生有一启发。一、伏安法这是测量未知电阻的常规方法,电路结构分为内接法(如图1)和外接法(如图2)两种。1!内接法Rx测=U测/I测=Rx真+RA##①由①可知,Rx测>Rx真,即此法存在系统误差,无法消除,若要使系统误差减少,只有当Rx≥RA时,才可能有Rx测≈Rx真2!外接法Rx测=U测/I测=R并,即:1/Rx测=1/Rx真+1/RV得Rx真=Rx测RV/(RV-Rx测)=Rx测/(1-Rx测/RV)##②由②式可知,此法也存在系统误差,无…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往往反映两个并联时的总电阻:( )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有些习(A)一定是5欧题如果用函数的求极值法解,不但使过程简单(B)一定是大于5欧小于10欧明了,还能从中找出其规律.以下两题为例: (C)一定是小于或等于5欧例1 电阻R1、R2串联时总电阻是20欧, (D)一定是等于10欧·46·  相似文献   

14.
1.一段导线在0℃时的电阻为2欧,温度每增加1℃,电阻增加0.008欧,那么电阻R(欧)表示为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为( )(A)R=0.008t. (B)R=2 0.008t.(C)R=2.008t. (D)R=2t 0.008.2.已知力F所做的功是15焦,则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图象大致是( )  相似文献   

15.
知识梳理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1.欧姆定律:I=RU.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电流:I=I1=I2=I3=……电压:U=U1+U2+U3+……电阻:R=R1+R2+R3+……功率:P=P1+P2+P3+……功率分配: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并联电路:电流:I=I1+I2+I3+……电压:U=U1=U2=U3=……电阻:R1=R11+R12+R13+……功率:P=P1+P2+P3+……功率分配: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3.电功与热功:电功:P=UIt;热功:Q=I2Rt.一般情况下,电功与热功不相等,P!Q.4.怎样判定纯电阻电路:以发热为主要目的,则是纯电阻电器,否则不是.5.电路的简化与等效:巡流法、…  相似文献   

16.
现行初三教材“研究串联电路”一节,其核心任务是推导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导体电阻的大小关系。它的推导过程是: 设串联导体的阻值依次为R_1、R_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图8-27),那么, U=IR,U_1=IR_1,U_2=IR_2 把上列各式代入U=U_1+U_2中,得到 IR=IR_1+IR_2 所以R=R_1+R_2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验到,上面的推导过程有两点不足:其一,由于学生只知道“导体的电阻”,至于“电路的总电阻”,学生对它还需要有一个感知认识过程,假如就这样将“电路的总电阻”以及“U=IR”直接抛授给学生,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其二,该推导过程得出结论很突然,也显得有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课内提问时,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将三个电阻R_1=13Ω、R_2=6.5Ω和R_3=1.3Ω并联,求并联后的总电阻。正当大家按照并联电阻公式1/R=1/R_1+1/R_2+1/R_3进行繁琐地计算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很快地报出了R=1Ω的正确答案。我及时肯定了他思维敏捷、解答正确,还请他向全班  相似文献   

18.
题目 图 1中圆环由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 ,A、B、C、D是圆环上的四个等分点 .当滑片P由A经B滑到C的过程中 ,试证明滑片P经B点时 ,电流表的示数最小 .图 1分析 :首先分清电路初始状态的连接形式是RAD 与RABCD 的并联 .在滑片P由A经B滑到C的过程中 ,无论滑片滑到什么位置 ,电路始终是由两段电阻并联构成 ,并且其中一段电阻变大 ,另一段电阻变小 .数学处理一 :配方 .解法 1 :设圆环的总电阻为R ,当滑片滑到任一位置P时 ,电路由RDP和RPCD构成并联 .令RDP=R1,RPCD=R2 ,有R并 =R1R2R1+R2=R1R2R .因为R1R2 =(R1+R2 ) 2 -…  相似文献   

19.
有的同学在解答电学数值远择题时,常常觉得运算繁,费时多.其实,这类题巧算或不算,也可迅速作出正确解答.下面以各地中考题为例,谈谈这类题的速解方法.一、等效法例1将三个电阻R1为13欧,R2为6.5欧,R3为1.3欧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是:()A.大于1欧,B.小于1欧;C.等于1欧,D.无法确定.解析把R2看成是两个R1并联的等效电阻,把R3看成是10个R1并联的等效电阻,这带R;。R。和凡n联而导干13个R;排联,所以,8电阻R—RI/13。1m.拉本E&&sgC.二、估算法例2一R自通的家用日炽0正常发光的,通过B的电流绚为:()A.2…  相似文献   

20.
1/R=1/R1+1/R2+……+1/RN,是并联总电阻与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式.这一公式的来龙去脉不难理解,而在应用该式计算两个以上电阻并联的总阻时,既费时又易错.为克服这一不便,本文介绍一种比较简便、同学们又感兴趣的方法——歌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