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用学的视角,借助身份建构理论,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于2014年1月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说词为研究语料,从文化、词汇和句法语用三个角度分析奥巴马的身份构建情况。  相似文献   

2.
身份建构就是个体通过相关行为或者语言与他人对话并向他人展示独特的自我,实现多元身份的建构。就职演说是美国总统建构自身多元身份的载体。特定语境下的语言形式为身份的多元动态建构提供了原型框架。分析探讨就职演说这一特定语境下总统身份在词汇、语篇以及修辞层面上的动态建构,不仅对扩展身份建构理论,而且对语用理论的应用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六月初正式宣布停止竞选,转而支持竞争对手奥巴马成为总统。以下选自她的退选演讲:  相似文献   

4.
无畏的希望     
李良旭 《初中生》2010,(5):27-27
2004年,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无畏的希望》的演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演讲让他声名鹊起,并为他当选总统铺平了道路。在演讲中,奥巴马深情地回忆道,是一幅画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开始立志去竞选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5.
语用移情是奥巴马在总统选举演讲中获胜的关键因素。演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者能否充分利用语用移情,进而达到其人际交往的意义。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顺应理论为基石来分析奥巴马在总统选举获胜演讲中的语用移情。  相似文献   

6.
郭瑞  王秋生 《文教资料》2009,(11):42-43
本文从文体学角度详细分析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获胜演讲中的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照、重复、头韵、比喻和引用等。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主要地是通过分析话语文本来揭示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主要地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情态和语篇等四个方面来分析米歇尔·奥巴马在2012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探讨她是如何构建语言来为助阵奥巴马的总统竞选。  相似文献   

8.
美目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讲是政治演讲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其演讲为研究素材,通过对词汇、句法及修辞层面的具体分析。旨在解释美国总统就职演讲正式性和生动性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纽约时报》上一则关于2010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接见迭赖喇嘛事件报道的话语中所暗含的意识形态.进而揭示出暗舍的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和媒体话语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邱玉冰 《文教资料》2009,(17):50-53
本文运用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从语义和形式两个层面探讨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说辞的篇章语义、语音、词汇和语法衔接,认为奥巴马演说辞的篇章布局严密,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能运用恰当的语音修辞来衔接语义,产生韵律美:通过复现重要词语和句型来突出强调或加强语势:采用第一人称复数指称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强感染力;恰当使用连接词表达各种连接关系.使演讲更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6日,奥巴马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题目是:《对艺术教育的再投资——通过创造性学校来赢得美国的未来》。这份调查报告是按照奥巴马的指令进行的。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美国总统时就在竞选班子中成立了艺术政策委员会,由美国一些著名艺术家、文化界领导人、教育工作者和艺术方面的支持者组成,其负责人就是现在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主席,许多成员也是现在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的成员。奥巴马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的演说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具有不可或缺替代的功能。总统在民众前的演讲时常具有磅礴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而为之感动。为了研究总统演说词感人至深的原因,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出发,用人际功能的理论来对奥巴马上海演讲进行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教师身份的自我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民办幼儿园教师面临个体自我身份缺乏正确认知,人际互动困难,他者有效评价较低等问题。从自身职业素养、幼儿园管理、社会职业认可等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运用Brewer的三重自我建构理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身份建构提出策略。个体自我层面,端正职业态度,提高胜任力;关系自我层面,提高福利待遇,建立群体归属感;集体自我层面,明确民办幼儿园教师身份,提高职业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14.
徐长银 《教育》2011,(12):62-63
今年5月6日,奥巴马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题目是:《对艺术教育的再投资——通过创造性学校来赢得美国的未来》。这份调查报告是按照奥巴马的指令进行的。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美国总统时就在竞选班子中成立了艺术政策委员会,由美国一些著名艺术家、文化界领导人、教育工作者和艺术方面的支持者组成,其负责人就是现在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主席,许多成员也是现在的总统艺术与人文委员会的成员。  相似文献   

15.
主位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来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胜选演讲中主位结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入手,从语气和情态两大系统分析了人际功能在希拉里的两篇政治演讲中的体现并做出比较。这两篇演讲分别是希拉里在佛罗里达州的总统候选人竞选演讲和她退出总统竞选的告别演讲。本文旨在分析语言模式在这两篇目的截然不同的政治演讲中的选择,以及它们和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出演讲者在不同情况下做出的演讲是如何通过语言来和听众建立有效的联系,以达到其不同的演说目的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政治演讲者大部分都具备高超的演讲技巧,能够充分利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品格诉诸,奥巴马也不例外。在奥巴马演讲中,他主要通过语言材料的组织和统计数据来实现其理性诉诸,从而促使听众做出最后选择,达到其成功竞选的目的。对奥巴马演讲中理性诉诸的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撰写有说服力的演讲文稿。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政治演讲者大部分都具备高超的演讲技巧,能够充分利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品格诉诸,奥巴马也不例外。在奥巴马演讲中,他主要通过语言材料的组织和统计数据来实现其理性诉诸,从而促使听众做出最后选择,达到其成功竞选的目的。对奥巴马演讲中理性诉诸的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撰写有说服力的演讲文稿。  相似文献   

19.
饶冰玉 《海外英语》2011,(1):262-263
美国总统是一个通过修辞策略的运用而构筑起来的符号,其演讲影响着受众的认同,总统施政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修辞能力和技巧。该文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获胜演讲为语料,以当代修辞理论家伯克的"认同说"为依据,从奥巴马的修辞人格(ethos)和目标受众的情感(pathos)入手,深入分析奥巴马在公众演讲中如何投射出最佳的人格以促进话语效果:他从容自信的气魄,稳重大度的风采,唤起了听众的心理认同。这一分析将使我们有所借鉴,更好的推动演讲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文本实践的方法论理论基础.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是政治话语具有代表性的语篇形式之一,本文分别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个角度出发,剖析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总统话语,来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势如何影响总统的语言使用,以及使用的语言又怎样服务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