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皮影戏作为传统动画之“雏形”,曾一度推动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数字动画逐渐占据了艺术市场,导致传统皮影艺术濒临绝境。将传统皮影戏与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相结合,制作并实现一部数字皮影动画《武松打虎》:利用3ds Max建立皮影角色模型,并建立皮影角色模型数据库及其运动姿态数据库;利用关键帧和几何变换技术,实现皮影模型的三维动作仿真。该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对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传承和保护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2.
关钰婷 《成才之路》2010,(14):88-88,I0010
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的实际,论述了中国皮影艺术的现状及保护方法,旨在研究和保护皮影艺术,使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奇葩在中国的戏曲文化事业中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陆丰皮影戏的来源、艺术形态出发,对陆丰皮影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人文价值进行剖析,同时阐述了陆丰皮影所面临的外来文化冲击、传承、资金、知名度和艺术创新上的窘境,借此提出陆丰皮影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皮影艺术,历史悠久,蕴含丰富,为融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独特的表演形式。济南皮影是中国皮影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分支。基于新课程标准,将济南皮影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皮影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皮影艺术,既是对民间皮影艺术的有效保护、传承与创新,也是有效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从皮影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皮影这个古老的逐渐边缘化的艺术逐渐被人们关注,拟以云南皮影的分支—一腾冲皮影的艺术价值作为探讨的切入点,就腾冲皮影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受皮影艺术的启示,我校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我们费劲周折从附近村庄聘请到乐亭皮影团退休的老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于是,从2004年3月皮影艺术校本课程正式在我校实施。皮影艺术校本课程共设五个科目:皮影演唱、皮影操纵、皮影伴奏、皮影雕刻及形象设计、皮影剧本习作。河北省教学评估组的领导及县教育局领导对我们的校本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感召下,地方传统文化得到日益改善与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冀东三枝花之一的"皮影"日趋完善与繁荣,将"皮影艺术"引进小学课堂势在必行,不仅传承和保护了地方文化艺术,而且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更能让唐山皮影在历史的舞台上永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皮影艺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艺术变现形式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陕西省是影戏传承发展的重要省份,陕北、关中、陕南都有不同特色的皮影戏剧团.本文试图通过对皮影艺术的初步研究,尝试分析皮影艺术不同的地方特色,从而促进地方皮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_种,其独特的艺术样式和审美趣味,享誉世界;而现代插画作为视觉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它的繁荣与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对二者进行归纳分析,从皮影艺术的造型和色彩角度探索民间艺术对现代插画的启示,实现皮影文化与现代插画的相互结合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凌源皮影的起源、发展及其现状进行简述,从凌源皮影独特造型、色彩搭配及动作的艺术特征进_行分析,通过实例阐述了虏影艺术的造型、色彩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钟潇 《华章》2013,(18)
本论文通过调研和走访陕西地区皮影的收藏与研究机构,分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陕西皮影艺术的现状,并多方论证、研讨,如何使得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扬。  相似文献   

12.
大通皮影是我国民间时空艺术、工艺美术与戏剧艺术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品种。大通皮影艺术在人物及场面景物制作中采取了独特的造型特色,使得各种人物脸谱与服饰生动而形象,雕功流畅,明快薄透,着色艳丽,使人赏心悦目。本文对大通皮影艺术的来源、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甘肃皮影戏是中国皮影大家庭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突破传统演出模式,拓宽皮影戏生存与发展的路径,是甘肃皮影戏面临的极大考验。创造以皮影戏为表现内容和皮影艺术风格的动画作品,借助现代动画技术手段来进行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这种方式很有发展前景。本文以甘肃皮影戏的动画开发为探讨内容,分析传统皮影艺术与动画相结合的渊源关系、皮影动画的传播优势及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即将失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所以皮影戏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中,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皮影艺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当引入皮影元素,有利于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有利于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本论文在感知皮影的历史发展、造型特征和色彩魅力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理论,阐述皮影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和弘扬。  相似文献   

15.
皮影艺术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国的瑰宝,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皮影艺术对中国以及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数字化后的皮影艺术,研究数字化皮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中的创新,以进一步提高皮影艺术的数字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从对皮影艺术的文化特征出发,梳理陕西皮影在皮影规格、人物雕刻描绘、采用音乐以及唱腔上的区别,进而分析陕西皮影艺术在文化层面的现状和局面.  相似文献   

17.
滦州皮影风格独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奇葩,其精湛鲜活的表演曾长期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对于近年来皮影艺术濒危的状况,必须多方面、多层次的加以研究,找到促进其发展的办法。本文主要对民营皮影班社的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增强人们对民营皮影班社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民间关于其起源说法不一,据考证皮影在宋代就已经非常完善和盛行了。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是中国皮影的重要一支。清代中叶,陕西东路皮影传入陇东,经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和创新,陇东皮影的发展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皮影特有的艺术手段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的特点,论述古老的皮影艺术在校园枯燥、死板教学中,能给薮子们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趣的学习氛围。起到既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打开学生们理想智慧的闸门,还能让那些面临“皮影入箱”,“鼓乐入库”处于濒危状态的皮影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号物)制品的通用称谓,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造型方法和陕西皮影一脉相承。经世代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几代人的改革与创新,广泛吸收了陇东民间剪纸、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日渐形成了陇东皮影完美的色彩艺术和造型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