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群  钱俊枝 《教书育人》2001,(15):44-46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乏其数,他们希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但苦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现在中学生的家长,多是单位、家庭的主体,工作量大、家务活重,因此与孩子交流较少,即使关心,也只停留在孩子考了多少分上。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教育的任务就交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做家长的只要能保证他吃好、穿好,供他完成学业,就尽到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了。这些认识都是家庭教育的误区所在。班主任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孩子们真正独立踏上社会之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然而,有不少家长却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为孩子的教育投上了加强险,由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很多家长更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自己忙于工作,甚至与孩子相隔两地,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孩子没有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思想上与心理上都不健全,于是就造成了学校埋怨家长、家长又抱怨学校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3.
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是正确、科学的,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建设者。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受教育的质量和程度,但家庭教育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表现出盲目、落后和不完整性等特征。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由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主客观原因造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因此,对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研究极其重要。笔者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以及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缺失表现;其次,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最后,研究父母在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对策,从而强化父母的责任意识,建立起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可是中国广大农村里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几乎没什么概念.长期以来,农村家长的观念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供孩子上学就行了,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为何物,认为孩子在学校受教育就行了,自己都没读什么书,拿什么教孩子啊.我的父母对我们是如此,我们的祖辈对我们的父辈也是如此,可以说世世代代都是这种观念.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道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孩子入学后,许多父母便逐渐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视角放在了学校教育一头,评论教育孩子的成败问题,往往只关注学校的教育责任。殊不知,家庭教育始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笔者要说“家长是孩子常年不下课的全任老师!”  相似文献   

6.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相互沟通的桥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受着家庭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薄弱,缺乏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能承担家庭教师这一责任的家长实在太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但不愿去与学校联系,形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学生在家不服父母管教,家长显得束手无策,在校顶撞老师,家长轻信一面之词来校闹事,既损坏了学校的声誉,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马杰 《甘肃教育》2020,(2):52-5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随之增长。但大多数家长往往把全部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却忽略了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其实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作为父母,应该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因此,笔者认为父母除了与学校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外,还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相互沟通的桥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从出生第一天起,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受着家庭的各种影响,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因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薄弱,缺乏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能承担家庭教师这一责任的家长实在太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  相似文献   

9.
宋阳波 《考试周刊》2013,(89):179-179
文章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离不开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家长素养的提高。如何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协调,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严云霞 《教师》2011,(30):119-11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上学之后的第二个环境,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任家长,老师的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否相互融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呢?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开展家校联系,探索管理好学生有效的、现实的、可行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学校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因此,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又要努力防止、消除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影响。一、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家教作用的认识一些家长糊涂地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学校。有的家长又过分注重家教,甚至对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持怀疑态度。两者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前者,班主任要耐心提醒:学校教育不…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上学之后的第二个环境,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任家长,老师的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否相互融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呢?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开展家校联系,探索管理好学生有效的、现实的、可行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李玉莲 《甘肃教育》2011,(14):24-24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履行法律.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孩子。”我国古代也流行过“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养育的义务,更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使父母懂得。在社会面前。他们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进行素质教育也是家长的任务提到素质教育,有的家长认为那是学校的事,与做父母的无关。你学校进行你的素质教育,我的家庭教育从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今后我该怎么教育还怎么教育。也有的认为,学校一强调素质就不抓孩子的文化学习了。学校不抓学习,我就请家庭教师对孩子进行文化学习辅导。  相似文献   

16.
育文中学在实施青岛市家长素质教育工程中,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结合,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最近,该校就当前家庭教育问题召开了班主任座谈会,班主任们认为,家长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与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期望和关爱都应当有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工时制的实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显现。从家庭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学校,教育孩子便是幼儿园和学校的责任,而自己只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以此来推卸自己教育的责任。二是大部分家长不懂  相似文献   

18.
<正>康克清同志在《我的祝愿》一书中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与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所能代替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我校教育学生时更需家长配合和支持。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关键在于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  相似文献   

19.
季春艳 《教育》2015,(5):67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但近年来的现实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自己就认为没有什么该做的了。于是,就形成了教育做无用功的状况。为此,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引导家长学会教育孩子放在重要位置,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下面谈一谈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让家长发现自己不可替代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如果没有家长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是祖国的未来。关心孩子,就是关注我们民族的未来。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校合作的基础是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则是家校之间能够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