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动漫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市场。第一个市场就是人们通常在电视和电影院所看到的动画片的影视市场;第二个市场是动漫的图书、音像、电子读物、网络文化市场;第三个市场是动漫的衍生产品,包括服装、玩具、饮料、儿童用品等, 而且最后一个市场比前两个市  相似文献   

2.
谢明 《编辑之友》2002,(4):7-10
动画片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动画片本身的播出市场;第二个层次是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第三个层次是卡通形象所衍生的产品,包括服装、玩具、饮料、儿童用品等.  相似文献   

3.
《光明日报》报道:全球动漫产业及相关的衍生产品年产值已超过4000亿美元。这完全有赖于成熟的动漫产业链模式,即:动漫生产——动画片播出——衍生产品开发——衍生产品销售——收益——再生产。在日本,一部动漫作品首先会以漫画连载的方式和读者见面,获得认可的作品才能成为单行本出版;  相似文献   

4.
日本动漫产业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磊 《传媒》2008,(3):29-32
世界范围动漫行业前景分析动漫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统计显示,2004年全球动漫及相关衍生产品总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动漫行业的年增长远高于世界平均经济增长幅度。动漫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据统计,日本动漫及其衍生产品市值规模已经超越了很多传统生产业,其动画产品出口值远远高于钢铁出口值。  相似文献   

5.
黎海滨  吴量 《新闻前哨》2012,(11):91-94
将热门动漫作品中的部分元素提炼出来,进行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在世界第一动漫大国日本,这是动漫产业最主要的盈利模式。通过衍生品,动漫产业做到了对多重领域的占领。它从文本出发,却不复归于文本,其衍生产品遍及生活的每一个具体层面:服饰、玩具、电影、旅游、家庭装饰、文化用品等。在另一个动漫产业大国美国,由动漫作品衍生出来的品牌服装、系列玩具,其产值和社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生产国,动漫已居于日本娱乐产业的中心地位.在铺天盖地的世界动画形象中,几乎没有哪位读者或观众不知道铁臂阿童木、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日本动漫的成就从世界各国读者的记忆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培育营销市场推动国产动画产业链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爱平 《视听界》2006,(5):36-37
中国动漫市场具有1000亿元的价值空间。分析家认为,未来三五年将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占据中国的动漫消费市场,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占60%,欧美占29%。美国每年的动漫产品和衍生产品的产值高达50多亿美元;年营业额超过90亿美元的日本动漫,早与娱乐一起成为国内经济文化的主流;后起之秀的韩国,动漫产品的产量也占全球的30%,产值仅次于美、日,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相比之下,中国原创的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只占全球的11%。中国动漫市场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形成产业链。中国并不缺…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喷进式发展的带动下,动漫得到重视的机会。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通过对动漫整个产业链运行的深入了解,对相关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探析日本动漫的运行模式,从日本形成的品牌模式中树立自己的原创品牌概念,运用适当的品牌营销方式打造出中国的动漫新市场。  相似文献   

9.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动漫产业不断蓬勃发展,动漫产业逐渐步入衍生产业时代。动漫衍生产业是动漫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动漫衍生产业所存在的动漫衍生产业链明显断层、动漫衍生产业缺乏品牌竞争力、缺乏从事开发设计制造的专业人员、缺乏对消费者吸引力、衍生产品缺乏创意、衍生产品缺乏版权意识等六个方面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探究与分析,并就此提出对动漫衍生产业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西部地区发展动漫产业的机遇 “动漫”是漫画(cartoon)和动画(animation)的合称。虽然动漫问世至今不过100余年的历史,但已发展成为全球一大支柱产业。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动漫生产国,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的年产值高达50多亿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第六位。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动漫产业国,2002年日本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达2万亿日元,超过汽车产业,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动漫出版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婷 《出版科学》2007,15(2):60-61,14
动漫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一种传播形式,跳跃的图画、图文并茂的形式更适合今天读者的阅读欣赏习惯.动漫出版营销要从开发有创意的作品、积极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注重开发衍生产品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动漫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是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独立分支而出现的。动漫产业全球受众和衍生产品消费者人数众多, 在当代文化产业中举足轻重。我们可以将动漫作品的播出和放映作为临界点把整条产业链分为上中下三游:动漫作品的创作是上游,如果没有优秀的动漫作品及其卡通明星,一切开发和经营便为空谈。而动漫作品的盈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动漫造型的研究分析了解动漫产业链以及动漫文化市场的发展变化。能够更加准确的运用到动漫产品的衍生与开发上。  相似文献   

14.
郑曦 《传媒》2017,(15)
动漫衍生产业是新兴动漫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传统视角下的动漫衍生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的新样式出现.同时,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动漫衍生产业将不再囿于传统动漫衍生产品的商品化程序的限制,走出以"互联网+"为核心,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与辐射带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新道路,进一步实现在动漫产业链条中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动漫衍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策略与方法、融合创新后产生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将为动漫衍生产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日本动漫凭借"用好角色演绎好故事"的创作理念,迎来了第一个高峰.在这些动漫作品中,大批被人们喜爱与熟知的角色逐渐成为商业拓展的基石.2008年以来,日本动漫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在2000亿日元以上,国际动漫市场占有量高达60%,欧美动漫市场占有率高达80%,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动漫出口国.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足球小将、哆啦A梦等知名动漫角色集体亮相,这种个性十足、充满灵动的广告形式,充分彰显了日本动漫角色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二次元"经济时代,日本动漫角色商品化已经成为全新的经济业态,并凸显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笔者从内涵、路径和前景三方面入手,对日本动漫角色的商品化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信息·数字     
政府大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财政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系统、全面提出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政策,并确定了力争在5至10年内使我国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逐步占据国内主要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目标。在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原创方面,将采取三项重点措施:中央财政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优秀原创动漫产品评选、奖励和推广机制,包括设立国家级动漫原创大奖;鼓励动漫出版和播映机构增加国产动漫产品的出版、刊载和播出比例,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动漫出版的现状及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漫产业集影视、音像、出版、旅游、广告、教育、玩具、文具、网络、电子游戏于一体,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又一支柱产业.据悉,2003年世界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的价值大约在2000亿-5000亿美元之间,是仅次于IT产业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动漫在本世纪初才真正开始产业化步伐,目前从业人员不足1万人,只及韩国的1/3;日本人均拥有国产动画5-8分钟,而中国只有区区0.0012秒.然而,赢弱的国产动画背后,是同样赢弱的本土动漫读物,中国动漫要阔步前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分众化媒体环境下动漫衍生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动漫衍生产品个性化创意设计的市场前景,并提出个性化定制的方法。笔者认为动漫衍生产品的个性化创意设计将成为新时期下动漫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的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林泉 《视听纵横》2009,(5):9-13
影视动漫产业,是指包含电影、电视、音像制品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播映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它是以“创意”为核心,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动漫作品的创作上采用了与美国不同的发展模式,制作了大量表面上看文化比较中立,以图削弱种族、道德乃至于文化上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动漫作品成功地打入国际动漫市场,特别是欧美动漫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日本的动漫创作者还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为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作品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