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对超导体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加深人们对超导体的认识,同时为我们以后更好地利用超导及超导体提供条件.共列举了(Bi,Pb)22223相超导体、HT27超导托卡马克、YBCO超导薄膜三种形式,并对它们的发展情况和运用中出现的困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真空超导的利用前景和优势也作了相关的叙述.  相似文献   

2.
本采用超导体电磁理论和迈斯纳模式导出了超导圆柱形波导横电波的传输模式和表面超导电流分布。在超导波导中,传统的金属波导的边界条件已不再适用,必需利用迈斯纳模式加以修正。新的边界条件导致了这种波导中电磁模式的许多新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温差电效应的起源和 I类超导体不发生温差电效应的原因。指出 :不能通过测量金属的脱出功来测量超导能隙  相似文献   

4.
2001年,具有39K超导转变温度的MgB2被发现,该发现在科技界引起极大关注。文章就近年来二硼化镁(MgB2)的晶体结构及超导原理,制备温度、压强、过量Mg对MgB2超导电性的影响,MgB2超导体的掺杂效应及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1 超导辐射热测量仪 超导辐射热测量仪是利用超导隧道结制成的设备,它吸收不同物体的能量,按背景噪声温度分类并加以比较,从而识别目标,测量灵敏度高达1O—12瓦。这种精度是目前任何其它辐射热测量装置无法比拟的。尤其是远红外区域(波长50—1000微米),其它辐射热测量仪效率显著降低,它就更显得优越。实践表明,由超导隧道结制成的红外光谱仪在分析物质结构时十分有效。由它制成的红外照相机和辐射计可以发现黑夜或隐蔽物中的军事装备和人员。用到医学上,它成为能够照出人体表面温度分布—热像圈的检测仪、大气温度和湿度监视也是它潜在的应用领域。 超导辐射热测量仪比热电偶法、半导体热电阻法优越。因为在低温条件下它的热噪声小,因而对于热响应的灵敏度高,并且在临界温度附近超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非常大。例如,高温辐射使超导锡探测元件温度改变10~(-4)K时,它的电阻变化所产生的讯号就大到可以测量出来。  相似文献   

6.
崔鸿钰 《物理教师》2000,21(9):40-41
超导现象属于低温物理学,从发现到现在已有将近一个世纪了.超导体有不同于正常导体的奇特性质.随着超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超导理论可能会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1 超导现象的发现 超导现象是1911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尼斯发现的.昂尼斯18岁进入海德堡大学攻读物理学,20岁获得博士学位.他从1882年开始担任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著名的莱顿实验室主任.在他的领导之下,莱顿实验室很快就成了全世界低温物理研究中心. 1908年,昂尼斯和他的学生成功地液化了氦气,并达到了当时地球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7.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了超导现象,虽然临界温度(转变温度)太低,但人们十分清楚超导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苦苦探寻、研究临界温度较高的超导材料。然而75年过去了,却收效不大。1986年柏乐兹和缪勒发现临界温度稍高的超导体,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由此掀起了一场高温超导的研究热潮。但是,又是20年即将过去,人们梦寐以求的室温(300K)超导还没有攻克,足见超导研究进程的艰辛。  相似文献   

8.
1 从中学物理视角看超导实验现象2013年天津高考理综题:超导现象是20世纪人类重大发现之一,日前我国己研制出世界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并成功示范运行.(1)超导体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几乎为0,这种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将一个闭合超导金属圈环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圈环平面向上,逐渐降低温度使环发生由正常态到超导态的转变后突然撤去磁场,若此后环中的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表明其电阻为0.请指出自上往下看环中电流方向,并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各Bi—Pb─Sr—Ca─Cu─O超导材料的方法,并测量了该材料的2223相单品样品的内耗和有关性质,发现在110K处出现内耗峰,比热─温度曲线相应温度处也出现明显的比热反常峰,以上结果说明:在发生超导转变前有某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介绍超导研究方面获得诺贝尔奖的几个项目,并简介了超导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简要叙述了MgB2超导体的超导机制、超导特性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目前MgB2单晶体生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高压合成MgB2超导体单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超导电现象与超导体黄秀兰杨柳(云南师大,昆明,650092)(云南师大昆明五华区实验中学)超导电性是某些物质在低温下出现的电阻为零和排斥磁感线的现象,这类物质称为超导体.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里斯发现,当温度降到4.2K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第...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必读》2013,(12):4-5
日本国内首次面向家庭的超导输电实验日前在横滨市启动。本次实验是以超导输电线路作为中转,向普通家庭输送电力。据估算,  相似文献   

14.
超导体具有零电阻特性、完全抗磁性、通量量子化等优点,但受限于物理实验环境与材料自身特性,其临界温度测试一直是超导实验中的难点。对公开超导数据集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发现其临界温度与物理特性及化学元素组成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能够辅助预测超导体临界温度的模型,降低实测获得临界温度的难度。结合数据挖掘领域的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理论,分别基于超导临界温度实验的物理属性数据及元素构成数据构建预测模型,为通过数据驱动实验获取其它超导体临界温度提供了有益尝试。通过对两个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元素的预测模型效果略优于基于属性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张世军 《考试周刊》2012,(54):117-118
利用超导量子干涉装置在高Q光腔中结合共振作用和量子干涉实现了两比特相位门。本方案没有利用任何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超导技术的开发谷迪译余光炎校超导体技术正在迅速地,而且越来越快地发展,但薄膜,导线及超高速器件成为实用的商品还是五年以后的事。最近在硅谷召开的一次国际超导体应用会议上,科学家们介绍了超导体技术的现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杜泽尔教授谈到铌集成线路...  相似文献   

17.
<正>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麦林·昂内斯(18531926年)在低温实验中意外地发现:水银的电阻率并不像预料的那样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小,而是当温度降低到-269℃(液氦温区)附近时,电阻忽然消失了,这种特殊的导电性质的特质状态就是"超导"状态。原来超低温使物质变成了新物态——超导态,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叫超导体,超导体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称为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8.
物理领域和工程领域对超导材料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为了探索超导材料未来的发展,首先从定义、发展历史两个方面对现阶段超导材料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制造强磁场导体、制造超导磁悬浮列车、制造超导故障限流器几个方面论述了现阶段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超导强电技术应用收效最快的是超导电动机和发电机.因为采用超导材料,取消了磁路材料和激励绕组,所以超导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小、效率高,可以作为舰船、坦克、飞机的有效而灵活的推进系统.目前,军用舰艇大多采用柴油机和燃气轮机作动力源,因此航速不高,即使用核动力航速也只能提高到40节左右,而且整个推进系统加上配套设备既庞大又笨重,  相似文献   

20.
一些用超导材料制成的设备已陆续投入应用,有的产品也已见诸于市场。在强电和弱电领域,超导材料可用的范围很广。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开发成功,必将引起能源、交通、工业、医疗、生物、电子和军事等领域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