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特色化、风格化是广播夜间访谈类节目成功的关键。在当前访谈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以鲜明的风格树立特色和品牌,是这类节目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夜访百家》节目为例,通过分析其节目积极的定位、典型的选题、富有情节感的结构、成熟的访谈形式和到位的细节等,来探讨夜间访谈类节目形成并完善自身风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贾莉 《新闻传播》2010,(7):40-40
目前来说,国内访谈节目数量实在不少,节目形式也是请名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本文通过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在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两个节目中作为节目嘉宾,研究同一个主持人在不同的访谈类节目中出现时因为节目风格、受众定位不同等原因所做出的不同表现以及不同节目中主持人是如何根据自己的风格引导嘉宾的。  相似文献   

3.
廖亮 《东南传播》2020,(3):139-141
古老的访谈类节目在今时今日受到了娱乐综艺节目的巨大冲击,如何探索受众喜爱的演绎方式,将优秀内容更好呈现出来。本文以东南卫视《你好妈妈》节目为例,从开拓性的节目模式、良性互动的舆论话题策划以及在嘉宾选择中如何平衡商业价值和专业化下三方面破题,探索新型访谈节目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以达到受众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4.
田甜  秦茜 《新闻世界》2013,(8):40-41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节目类型,以上海东方卫视在1993年创办的《东方直播室》为开端,电视访谈类节目已经在中国走过了十九年的历程,在这十几年当中,各类电视访谈节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省级电视台开办,而节目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以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例,分析自2002年开办至今,该节目为适应受众市场的变化而进行的一些改革和改版,概括近十年中国电视访谈节目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5.
钱睿 《视听界》2008,(2):76-79
2007年,随着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真情》等栏目的热播,情感类访谈节目受到受众和广告两级市场的追捧,逐渐成为新一轮电视市场竞争的焦点。实际上,情感类节目并不是一种新生的节目形态,如果将2000年开播的《艺术人生》作为开端,这一节目类型在我国已有十年左右的发展期。近两年来,这一节目类型不断融合新的元素,交流平台的功能被不断放大,节目的核心元素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形成了独特的节目定位与风格。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传统访谈节目正在经历网络访谈节目的冲击。出于自我革新的需要,进军新媒体平台的访谈类节目,不应该局限于单纯融合网络平台优势,而是进一步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彰显出该节目类型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媒体自制节目《十三邀》的个案研究,从访谈地点、主持人、访谈形式、剪辑方向、节目受众几个角度探讨访谈节目在新媒体时代中的新模式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统访谈类的节目热情不断下降,《说出你的故事》、《非常静距离》等老牌访谈节目的优势不再,加之很多传统访谈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后续乏力,面临着访谈内容一成不变、节目形式僵化等困境,影响力日渐式微.在此形势下,许多传统访谈类节目开始积极寻求突破口,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09,(3):18-18
事件回放: 近年来,谈话类节目大盛荧屏。除了《鲁豫有约》之外,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艺术人生》、《半边天》、《名人面对面》、《可凡倾听》、《超级访问》、《静距离》、《天下女人》、《背后的故事》、《咏乐汇》等知名访谈节目,其他访谈节目大概有几十上百个。目前,很多节目的收视率都在走下坡路,在几个月前,网络上曾爆发了一次对鲁豫本人的大规模声讨,并认为内地访谈节目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相似文献   

9.
郭爽 《青年记者》2006,(22):72-72
在我国大多数访谈类节目面临四面楚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开办了近5年,依然广受观众的好评。同样是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能保持如此高的收视率,文章认为节目中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0.
刘娟 《声屏世界》2011,(1):19-20
经历了以明星为主体的游戏类、娱乐资讯和娱乐访谈节目后,丰富多彩的综艺类节目成为后娱乐理念最直接的体现者,例如选秀类、情感类、以平民为主体的益智类、婚恋交友类和户外挑战类节目等都是时代的新宠:电视剧的偶像化、伦理化和苦情化受到各年龄层观众的热烈追捧;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电视学术界,有人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划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范畴,有的省市在年终选评好节目时,竟把这类访谈类节目打入评论类之外的另册。这真是说者糊糊涂涂,听者懵懵懂懂。  相似文献   

12.
陈成 《视听》2018,(6):49-50
新媒体时代下,依托传统媒体平台发展的访谈节目,正在经历僵化与没落。出于自我革新的需要,进军新媒体平台的访谈类节目,不局限于单纯融合网络平台优势,而是进一步创新制作理念与节目形态,形成新的节目特质,彰显出该节目类型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论文试图通过对网络媒体自制节目《十三邀》的个案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访谈节目在新媒体时代中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张海英 《今传媒》2011,(6):125-126
这篇论文围绕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鲁豫有约》、《冷暖人生》等访谈节目,分析其谈话方式和主持风格体现出的不同的采访特征,对这些特征的分析能够为当下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有利于访谈类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一般也称之为谈话类节目。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以其或轻松幽默、或严肃深度,但是都直抵人心,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内容分为: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人际关系类谈话节目、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专题对象类谈话节目。根据形式分为:聊天式谈话、访谈式谈话、辩论式谈话、综合式谈话。而访谈的地点可以是专门的演播室、可以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但是都是固定的单一地点,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却给我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如今,各种访谈节目充斥着我们的电视荧屏,如《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背后的故事》等。怎样让层出不穷的访谈类节目立于不败之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驾驭现场的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宇晓  李海燕 《新闻知识》2006,(10):61-62,54
自中央电视台的《对话》开播以来,经济类电视谈话节目越来越受到电视传媒工作者和电视受众的重视。这些节目具有时效性强、专业性强、受众群稳定等特点。但另一方面,也正由于受节目本身特点的影响,客观上存在内容雷同、形式死板等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类节目的发展。因此,本文想就经济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这一层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难题1:访谈类节目的淹没我国的众多电视频道都有访谈类节目,政治类的有《面对面》、《风云对话》,文化类的有《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反映边缘人物生活状态的《冷暖人生》,反映当代人心理状态的…  相似文献   

18.
舒心 《新闻世界》2014,(2):71-7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今已有上百档电视谈话类节目,它们大多面临同质化危机。《鲁豫有约》作为高水平访谈节目,在其发展历程中走过弯路,也有创新,从中我们或可管窥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9.
张斌 《视听界》2004,(2):66-68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在短期内获得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这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多见的。《面对面》是单纯的,只有一个采访对象和一个主持人作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又是内涵丰富的,不然就难以解释观众对两个人说几十分钟话有如此大的兴趣。《面对面》的成功在于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这既是栏目的理念,也是其魅力所在。从“人”的身上展现新闻2003年1月10日,《面对面》悄然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的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虽然它脱胎于《新闻调查》和《东方之子》,但又不同于这两档节目,它的节奏与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最  相似文献   

20.
李辰璐 《今传媒》2023,(9):100-106
在新媒体短视频的冲击下,访谈类网络真人秀综艺节目开始尝试融合不同类型的节目元素,以此打破传统访谈类节目固有的边界,与其他类型的节目相互融合、相互衍生。本文对访谈类节目现行尝试的创新策略进行了归纳和分析,通过梳理腾讯新闻《仅三天可见》的节目内容和播出状况,分析该节目在创新实践中作出的努力,从内容策划、视听语言、场域的角度探讨其成功的因素,旨在为访谈类节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作品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