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善源于善,恶源于恶,这是社会成员间日常生活和日常关系教育学最重要的一条规律。 如果在一块沃土上不栽种葡萄,如果不用汗水浇灌这沃土,它上面就会长满杂草。人的心灵也是这样:应当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扎下善的根子,防止恶侵蚀心灵。在谁也不曾唆使孩子以恶待人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不教给孩子以善待人,不保护他心灵的纯洁,便足以使道德畸形现象在他身上生发出  相似文献   

2.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到了老年,想把自己所写的文章编成集子.他非常认真地修改原作,常常工作到深夜.他的夫人打趣说:"你这么认真写文章,难道还怕先生责怪么?"欧阳修一本正经地回答:"是啊!我这么大年纪了,自然不会有什么先生来责怪我;可是我这个集子,是要留给后人看的,我这样认真修改,就怕文章里还有毛病,后生们会笑我呢!"  相似文献   

3.
一我一直在想:如果灰姑娘没遇见仙女,没有漂亮的公主裙,没有南瓜做的华丽马车,小老鼠没变成帅气的车夫,她就那样衣衫褴褛地走到王子面前,王子还会不会爱上她?如果不会,请问这样的童话还有什么意义?当梦想无法走进现实,还有什么信念可以依靠?在善与恶的十字街头,又有几人会选择衣衫褴褛的善良?当华丽需要邪恶来维护,世界会怎样评价那种金碧辉煌的美丽?  相似文献   

4.
王春英 《学子》2012,(12):22-22
一、微笑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曾听一位名师说过:"不会微笑的老师,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我想,这句话不无道理。老师千万不要居高临下地看学生,如果这样,无形之中就在学生面前设置了一条无法进入学生心灵的"沟壑"。不进入学生心灵,学生又怎么与你零距离沟通?久而久之,你与学生就会形成一种酷似“阶级的对立”,即使你的课堂没人敢随便讲话、...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奇怪的现象,而我们习以为常之后,就见怪不怪了:“我都讲了100遍了,你为什么还不会?”当学生做错了题目,我们会很恼火。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而我们往往选择了带给学生畏惧和无能感的责怪与批评。“你难道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吗?”两位同学发生冲突,其中一位打伤了另外一位同学,我们又会这样明知故问。我们是想让学生理解错误,而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13,(Z1):50
我想问大家:一句话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以疑问语句开头,很有力地引出文章观点。)在《读者》杂志的一则故事里,我曾经读到一种善良令人震撼。当旅游大巴被山石砸中坠入深谷后,中途因欣赏风景而下车的一对情侣,不仅没庆幸自己险里逃生,反而痛惜地责怪自己说:"假如我们没有中途下车,或许车子就不会被巨石砸中了。"我赞叹他们博爱而善良的心灵,我感动于他们朴实  相似文献   

7.
举左手     
课堂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接连两周来的语文课上,我提问时,发现以前不曾举过手的王晓总是高高地举左手。可我叫起他时,他不是脸红脖子粗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就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惹得下面的同学一片嘘声。  一天下午的活动课上,我找到他谈话,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是我不对,我不该不会装会,还举手欺骗您。”我抚摸着他的头,“老师找你,不是想责怪你,而是想问清你这样做的原因。”王晓低着头,两手不停地揉捏着衣角,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我不举手,同学们会在课下嘲笑我。”没想到…  相似文献   

8.
善良     
要是苹果只有一个,它准装不满大家的提篮。要是苹果树只有一棵,挂苹果的树丫也准遮不满果园。然而一个人,要是他把心灵的善良分撒给大家,那就到处都会有明丽的光,就像甜甜的果儿挂满了果园![诗情画意]善良是一种美德。一个小小的善良的愿望,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能给世界带来温暖与爱意。这首诗虽然仅有八句,却写得别有情趣,道出了小孩子们对善良的理解。全诗构思巧妙:诗人先用类比的方式,将一个苹果和大家的提篮、一棵苹果树和果园相类比;在此基础上再作比喻,点明主旨。小朋友们,相信你们也有一颗善良的心灵,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一个小小的善良…  相似文献   

9.
片段一善良要是苹果只有一个,它准装不满大家的提篮;要是苹果树只有一棵,挂苹果的树枝也准覆不满一园。然而一个人,要是他把心灵的善良分散给大家,那就到处都会有明丽的光,就像甜甜的果儿挂满了果园!([比利时]莫利斯·卡列姆)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一位校长跟我说,一位教师早上迟到后,他只是铁着脸瞪了那位教师一眼,也没怎么批评,可那位教师居然发了脾气。我说,你不问青红皂白就责怪,教师当然会有情绪了。他迟到的原因可能是在路上遇到堵车了,可能是乘坐的车坏了,可能是因小孩不肯起床或有病受到拖累了,可能是熬夜睡过头了,可能是病了……你不仅不去安慰他,还给他脸色看,教师心里怎能不难受呢?这种不良情绪传递下去,很可能会“殃及池鱼”。如果被责怪的教师随后就带着这样的情绪走进了教室,那课堂会是怎样的呢?谁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不成熟或者失去理智的教师,才会…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隔壁有个老邻居,吉布斯医生。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医生的样子。每次看到他的时候,他都穿着粗斜纹棉布的工作裤,戴一顶草帽,草帽的前沿是一副绿色的塑料太阳镜。吉布斯医生总是笑,笑容与他的草帽很般配—满是——褶子、饱经风霜。我们在他的院子里玩,他从来都不会对我们大喊大叫。我记得他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似乎他周围的环境还根本培养不出这样善良的人来。吉布斯医生不治病救人的时候就种树。他的家占地10英亩,他一生的目标就是把这块地变成森林。善良的吉布斯医生对种植有他一套独特而有意思的理论:他深信“没有痛苦,就没有获得”。…  相似文献   

12.
善待童心     
早晨,小锋不停地拍打着自然角里的鸟笼,小鸟吓得在笼子里乱撞。我刚想批评他,听到有个小朋友对他说:“你别打了,瞧把小鸟吓的。”小锋说:“没事儿,我就想看看小鸟喝水的样子。咦,今天小鸟怎么不喝水呀?”原来是这样。我暗自庆幸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责怪小锋。  相似文献   

13.
趣味地带     
《家教世界》2011,(9):12-13
两只屎壳郎一个小岛上放养着一头牛,有两只屎壳郎靠吃牛粪而生活。冬季来临,一只屎壳郎对另一只说,他想立刻飞到大陆去过冬,让那只单独留在岛上,这样食物就足够充饥了。他还说,如果他发现丰富的食物,将带些回来。他飞到了大陆,发现有许多牛粪,还是稀的,就在那里停留下来过冬。冬天一晃就过去了,他又飞回到岛上。另一只屎壳郎看见他浑身油光发亮,长得又肥又壮,便责怪他不履行诺言,什么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一个八岁的小孩不停地追着你问:“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你会怎么想?爱迪生的老师就无法忍受这样“愚蠢”的问题,他斥责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其实爱迪生只是想知道加法的道理。由于追根究底的个性,一个问题未获解答,他就不会去继续做下一道题目。不了解他的老师,就把他当作是一位“迟钝”的学生,斥责他为“糊涂虫”和“低能儿”。  相似文献   

15.
两只屎壳郎     
《家教世界》2011,(9):12-12
一个小岛上放养着一头牛,有两只屎壳郎靠吃牛粪而生活。冬季来临,一只屎壳郎对另一只说,他想立刻飞到大陆去过冬,让那只单独留在岛上,这样食物就足够充饥了。他还说,如果他发现丰富的食物,将带些回来。他飞到了大陆,发现有许多牛粪,还是稀的,就在那里停留下来过冬。冬天一晃就过去了,他又飞回到岛上。另一只屎壳郎看见他浑身油光发亮,长得又肥又壮,便责怪他不履行诺言,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来帮帮他》是口语交际话题。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交际情境:有一次,小华在校门口值日,同学小龙迟到了。小华心想:要是把小龙的名字记下来,自己班级就不能得到纪律红旗了,同学们还会责怪自己;要是不记,就尽不到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有几个恶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群善人为虎作伥。因为,一只羔羊会死于狮子的追逐,也可以死于一群羊的践踏。人都会拣软柿子捏。而且,一个人捏了,好多人就会跟着捏。在作恶上,是容易一哄而上的。道理很简单,一来软柿子容易捏,二来捏了代价低,一哄而上代价就会更低。事实上,这样的人性之恶,不仅恶人身上有,善良的人身上也会有。一个不寒而栗的世界,不是恶人在作恶,而是善良的人在跟着  相似文献   

18.
檀香之死     
很长很长时间过去了,我才提起笔来,虽然好久没写字了,但这不能证明我好久没有思考。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檀香到底会不会死。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这个。其实他死或者不死都与我没有直接的干系,也不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化学、物理反应什么的。因为白蜡死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冷淡地度过了一天。这就相当于我的家里有一条或者两条鱼都是无所谓的。我还是在不停地想这个问题:檀香到底何时会离我而去呢?  相似文献   

19.
善良是一种品性。家长恐怕不会很刻意地为孩子安排善良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但是我总觉得孩子善良的品性首先是从家长身上学的。从家庭的氛围中熏陶的。无法从空白高调的教育中灌输。 说白了,就是爹妈很善良,你的孩子也就看在眼里了。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案例案例一为加深学生对小珊迪“诚实善良”美好品质的感悟 ,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 :课文已经读过几遍了 ,此时 ,你有哪些问题呢?生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没有让弟弟送还零钱 ,那位先生会责怪他吗?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事情会怎么发展呢?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他会怎样花那十一个便士呢?(其他学生发言略)师 :下面请大家各自选择一个问题 ,通过想像写一个片断。(学生写好片断后指名朗读)生 :小珊迪换回零钱 ,随即往回走。可就在这时 ,一辆马车迎面驶过来 ,只听“啪”的一声 ,他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只觉得全身麻木 ,站起来低头一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