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建成 《钓鱼》2007,(8X):41-43
诱鱼也叫引鱼,诱鱼而钓就是引鱼而钓,或叫诱钓和引钓。是钓鱼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要想钓好鱼,多钓鱼,必须诱好鱼。不同的钓鱼方法有不同的诱鱼方法,使用哪一种诱钓方法,是由鱼情来决定的。诱鱼的方法有如下一些:先诱后钓,先钓后诱,边诱边钓,长诱久钓以及诱钓合一和钓饵诱钓等方面。现分别介绍如下,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7,(3)
无论是休闲钓还是竞技钓,常常可见到窝子中有鱼星,但不见鱼儿咬钩的现象。窝子里食多且味道也不错,但鱼儿就是不咬钩或很少咬钩。钓鱼人千方百计地调换饵料,增添诱鱼剂或不断地改进钓组、用漂、用钩,均不奏效,究竞是什  相似文献   

3.
“回锅鱼”是指职业钓池中屡被钓了放,放了再钓,已对钩和饵产生高度警惕的鱼。“回锅鱼”食饵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对竞技钓鱼人来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芜 《钓鱼》2014,(23):20-22
钓鱼都是先诱后钓,只是在线组、鱼饵、浮标的配合下竞技做得比较隐蔽而已。除开赛后找底结合招鱼,从抛钩、提竿的频率上看出是诱鱼外,之后调整钓棚、变换鱼饵、移动浮标都归为钓术了。其实不管先诱后钓、边诱边钓,诱是手段,钓才是目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窝里无鱼或饵与鱼相差甚远还怎么钓?然而线组、鱼饵相同的两个钓位,一人抛8竿中鱼了,一人10分钟抛30竿没见一个口,究其原因不是窝里没鱼,而是饵不对口。  相似文献   

5.
华歆 《钓鱼》2003,(21)
传统钓鱼的特色是诱钓分离,先撒诱饵,在鱼引来之后再用精练的钓饵挂钩。所以,抱着传统不放的人只会在钓饵上动脑筋,常常忽略了诱饵的作用。商品饵诱钓同步,边诱边钓,鱼来得快,聚得多,但诱和钓并不统一。现象之一是钓点聚鱼很多,但咬钩信号杂乱,忙死了钓不上鱼;现象之二是钩沉不到底,半路上就被小杂鱼叨走了;现象之三是诱不来鱼,却有一条钓一条,鱼不多,但钓得实在。之所以出现这三种异象是因为钓手不识饵,只知道用鼻子去认识钓饵,不懂得合理钓饵状态是决定诱鱼与能否把鱼钓上来的关键。刚接触“本味”饵的时候觉得其貌不扬,颜色白不白、黄不…  相似文献   

6.
杨以德 《钓鱼》2006,(18):37-37
钓鱼先诱鱼,越钓越有戏。这是最普通的钓鱼常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时时切实做到做好的,钓不好鱼还要从诱鱼不到位去找原因。今年7月上旬,钓友老郭电话来约,次日上午去“怡乐园”钓鱼,同去还有同事老吕。是日,笔者准备了手竿,抛竿各一副,悬坠钓组多副,还带一副  相似文献   

7.
宫常 《中国钓鱼》2007,(1):23-23
自从速钓拉饵术的发明运用后,让许多钓鱼人拉得欢欣鼓舞、喜笑颜开,因为拉饵术在钓鱼中的快速高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大多数学习拉饵术的钓鱼人对台钓中如何掌握拉饵状态,只怕是一知半解,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拉饵状态,那将大大地影响垂钓的实际效果。为了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提高,现将本人几年来对拉饵术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台钓拉饵术是典型的诱钓合一法和进攻型动态钓法,它让钓鱼人不是在被动的守株待兔——等鱼盼鱼,而是诱鱼逗鱼钓鱼,因而说速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垂钓中,常常可以见到窝子中有鱼星,但不见鱼儿咬钩的现象,不论是休闲钓或是竞技钓均有发生。窝子里食很多且味道也不错,但鱼儿就是不咬钩或很少咬钩。尽管钓鱼人千方百计地调换饵料,增添诱鱼剂或不断地改进钓组、用漂、用钩,均不奏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经与有经验的老前辈交谈请教和多年垂钓摸索得出以下结论:其  相似文献   

9.
诱鱼剂内幕     
张悦 《钓鱼》2008,(2):68-69
钓鱼人往往行动一致。我们虔诚地改换钓线,频繁地磨尖钓钩,确信我们的钓具箱内装着最新的钓具配件。但是有多少人去闻一闻渔具店货架上摆放的诱鱼剂产品?要知道它们可不仅仅是骗人钱财的东西,而是垂钓过程中的“扳机”。市场中从罐头到塑料管,从广口瓶到凝胶剂,渔具店的货架上诱鱼剂产品琳琅满目。而在陆地垂钓的钓手存在着一种相当大的疑惑,  相似文献   

10.
范宁 《钓鱼》2003,(17)
本刊副社长吴晓林以个人46尾的好成绩囊括了尾数、总重冠军,为中国钓鱼人争了光,更让中国钓鱼人的风采向世界作了一次展示。这场钓赛无论是从参赛选手到参赛规则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吴晓林首先分析了湖泊的水情、鱼情,发现这里的鱼咬钩非常凶猛。如果诱鱼效果不理想的话,进窝鱼的密度肯定会有影响。所以,在进入钓位准备钓具、钓饵的时候,他特意多准备了一份纯粮品质的商品鱼饵(易哲带去的老鬼“九一八”钓饵),将其捏在铅坠上投于窝点以便边钓边诱。连续抛投十余竿后,窝点的鱼出现了疯狂抢食的现象,有时钩饵还未落到底就已经有鱼咬钩…  相似文献   

11.
盛夏时节,酷暑当头,人们都躲避到阴凉处歇息、纳凉,而水中的鱼儿也大都潜藏在杂物和深水之中,懒得游动、觅食。钓鱼人有的发出感叹:“夏天到,鱼难钓。”然而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得一分为二来看,有的鱼类喜凉爽,有的可耐酷暑,喜爱水温高。垂钓中,我们必熟知其鱼性,才能钓好鱼。下面浅谈我在酷暑闷热天是如何热钓黄鲴鱼的。  相似文献   

12.
汤昕东 《垂钓》2011,(1):16-18
学会钓轻口鱼,是那些致力于提升钓技水平的钓鱼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一门需要不停历练的功夫。本期独家策划特别邀请到黑龙江知名钓手安玉龙,请他为我们谈一谈如何钓轻口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郅辽 《钓鱼》2012,(17):18-20
钓快鱼四种钓法——钓底、钓离底、钓行程、打浮,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交叉运用,谁也不会一种钓法钓到底,之所以如此与诱鱼有关。“台钓”前坠钩沉底钓底层鱼,与此配合诱鱼都是底诱。  相似文献   

14.
汤昕东 《垂钓》2006,6(7):18-21
引子:休闲钓也好,竞技钓也罢!随着钓鱼活动的参与者日渐增多,“不甘寂寞”的钓鱼人开始将钓鱼分门别类。于是乎,玩法不同了,钓法也不同了。总之,钓鱼人变着法儿的将钓鱼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钓鱼圈中悄然兴起“掐鱼”这一新鲜玩法。然而,对于参与掐鱼的钓鱼人而言,掐鱼也被他们赋予了各种色彩,  相似文献   

15.
垂钓需打窝诱鱼,这几乎是所有钓鱼人都知道的常识。但不少人对“诱鱼”在整个垂钓活动中的意义重视不够,对诱鱼方法的掌握甚少,常常因为诱饵的运用不当、诱不来鱼而钓效甚差。有经验的垂钓高手们都极其重视诱鱼技术,他们把诱鱼当作垂钓活动的关键环  相似文献   

16.
化绍新 《垂钓》2008,8(11):43-44
面对水中的鱼儿,想要把它钓上来,最重要的是先将它引过来。钓什么鱼,打什么窝;钓的时间长短不同,打窝的方法就不同;环境、鱼情不一样,打窝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在垂钓中跑鱼是正常现象,无论是在哪个季节,哪种钓法,钓哪种鱼,每个钓鱼人都有跑鱼的经历。但如果是频频不断跑鱼,钓上的鱼没有跑掉的鱼多,那就不正常了,就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8.
徐刚 《垂钓》2006,6(7):9-10
“掐鱼”这个术语应该说是钓鱼人自创的词汇,任凭你怎么翻看词典也是找不到的。但只要稍有点钓龄、接触过一点竞技钓的朋友就应该知道“掐鱼”是怎么一回事。说到底,掐鱼就是指钓鱼人之间相互较量一下,包括技术、速度、战术、心理等,都在“掐”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19.
吴芜 《钓鱼》2010,(16):8-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拉饵之后,以鲫鱼为对象鱼的比赛风靡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快枪手"。然而什么鱼情用拉,什么鱼情用搓却有不同见解,职业、专业和业余钓手各有高招。如河南钓手擅使"小药",药用对了,不管鱼多鱼少、水浅水深,一拉到底总能后发先至;江苏钓手搓拉结合,鱼多用拉,鱼少用搓,诱钓结合,注重均衡上鱼……不过,强龙难斗地头蛇,南方钓手到北方钓鱼,北方钓手去南方比赛,同样拉饵谋攻,业余钓手往往是事后诸葛,就是偶然胜了一场也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20.
手竿垂钓诱鱼打窝.一般是在钓点投些酒米、稽食之类诱饵。饵料落于水底后散开成平面铺于水底形成“平面窝”。平面窝打窝方法比较简单,是传统钓法最普遍、最常用的打窝诱鱼的方法,钓底层鱼效果较好。但钓中层鱼、上层鱼效果就比较差。有经验的钓鱼人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把中上层鱼引入水底聚而钓之,常常在“立体窝”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