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 如果理解得不准确,应用时就容易出错.在对功的概念的学习中,核心是对公式W=FS的理解和应用,关键是找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同时要注意F和S的对应关系. 确保同向性、同时性、同体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正>一、力"F"必需是恒力在物理学中,力对物体做功涉及两个必要因素,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s。如图1所示,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发生的位移间存在夹角α,则功的计算式为W=Fscosα,式中scosα是力F的方向上的位移,即W=F·scosα。功是过程量,在力对物体作用而发生位移的过程中,位移s是确定的,但如果物体受到的是变力,则物体在不同位置时的力F是  相似文献   

3.
一、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并且沿各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些力对物体一定做了功,如果用F表示力,用s表示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则功W=Fs.一个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要通过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4.
知识梳理1.功(1)在物理学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3)力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应用公式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中静力学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二是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在《物体的平衡》这一章中,学生难以掌握的是静力学中的极值问题。这里主要讨论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极值求法。〔例题〕如图1所示,今以力F阻止物体从斜面上下滑,斜面的倾角为!,!大于临界角!s("s=tg!s)。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s,问阻止物体下滑的力F与斜面成多大角度时,所需的力最小?〔解〕此题可用两种方法来讨论:第一种方法用正交分解法,用求三角函数极值方法来求极值;第二种方法是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条件,经分析力…  相似文献   

6.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F·s=1/2mv22-1/2mv1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必须注意:动能定理适用于惯性参照系,故公式中的s和v都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包括所有的力,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功的计算问题1.恒力做功可用公式W=Fscosθ计算,但必须明白以下几点:(1)θ是力F与位移s间的夹角.s·cosθ显然是在力方向上的位移.(2)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和直线运动.(3)功是标量,可用代数和求总功.(4)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F、s、θ这三个物理量,而跟物体运动性质及有无其它作用力无关.  相似文献   

8.
备忘清单 1.功的概念 (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计算:W=Fscosα,式中α是恒力F与s的夹角. (3)功的理解:功是标量,知道负功的两种表述:能从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概念1.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功的定义式:W=F·s.  相似文献   

10.
胡明训 《物理教师》2007,28(4):8-68,M0002
(2006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第15题)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求83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和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g取10m/s^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题目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4kg的物体,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如图1所示水平力F作用.试求物体在第15s时的动能.(取g=10m/s2)错解: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作用,其中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4(N),对应在时间t=15s内的冲量为If=-ft=-60(N·S).而水平力F在t=15s内的冲量为IF=5×5-3×5+15×5=85(N·S).则由动量定理IF+If=mv-0以及动能EK=21mv2,可得物体在t=15s时的动能为EK=78.125J.分析:上述解答未对物体的运动过程作细致考察,便认定物体在t=15s时间内一直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这一点是缺少依据的,实…  相似文献   

12.
例1如图1所示,在t= 0时刻,质量m=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v0=20m/s的初速度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知物体还受到一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作用,若选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力F的大小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F= 8+2t(N),式中t的单位是s.则该物体在1s末和3s末的加速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一、根据功的定义式W=Fs求功例1重50N的物体分别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外力做了多少功?(1)用3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物体;(2)物体沿光滑平面匀速移动3m;(3)用30N的力拉物体沿光滑平面移动了3m.分析:要抓住做功的两个要素来分析:(1)物体虽然受到了F=30N的提力,但由于F相似文献   

14.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其它学科问题的一个工具.本文列举六则中考题说明.例1 已知力F所做的功是15焦,则力F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之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10.5kg的物体A静止放在台秤上,秤盘B的质量m=1.5kg,弹簧本身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800N/m.台秤放在水平面上.现给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力F在0.2s内为变力,在0.2s后为恒力,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10m/s2).  相似文献   

16.
一、功功是过程量,是力对空间的积累.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力F所做的功只与力F的大小及在力F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  相似文献   

17.
例1 已知力F作的功是10焦,则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图象大致是( )。 评析 这是一道与物理知识综合的函数应用题,解此题不仅要运用函数的有关知识,还要运用W=Fs这个物理公式。由题意,得F=10/s,即F与x成反比例。故选(B)。 例2 生物学指出,在生态系统中,每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10%的能量能够流  相似文献   

18.
重点是考查压强知识应用:分析现象和有关的计算。在应用P=F/S公式计算物体受到压强时,①应注意F指压力,不要把压力和重力混淆。②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F为合力。③还应注意S表示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④要注意柱状体、重叠体的压强计算。  相似文献   

19.
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瑞清 《物理教师》2004,25(1):2-34
众所周知,恒力做功的公式为W=Fscosθ,这里s是受力物体(质点)的位移,这本来都很清楚已不成问题,但是,一旦涉及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行有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关于功的公式中的位移s应作何理解,却激起了极大的争议.近日先后出现了几篇涉及同一内容的文章,认为在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公式中的s不能与其他情况下的位移同样理解,而必须另作定义.笔者仔细地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还是应该  相似文献   

20.
题如图1所示,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力F作用在绕过光滑滑轮的细绳上,拉物体沿水平面移动距离s,求此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