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一部及时的好作品──评《孤儿泪》田红《孤儿泪》这部作品,有人把它归于应时文学文类。有人说张平这两年的运气不错,当反腐败的力度加强时,他正好写了《天网》和《法撼汾西》;而如今西方一些反华势力借人权问题在中国的孤残儿童身上大做文章时,他正好又写了一部《孤...  相似文献   

2.
一次,著名编辑赵家璧得知朋友老舍来上海开会,便打电话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两人一见面,老舍便兴奋地向迎在门口赵家璧喊道:“恩人,我来了!”这一句“恩人”忽然让赵家璧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时只顾与对方寒暄了,也没来得及多问。席间,两人小酌,赵家璧借着酒力,道出了之前的疑惑:“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刚才见面时称我为‘恩人’呢?”只见老舍放下手中的酒杯,爽朗地笑道:“还记得有一年,您曾给我寄过稿费吗?  相似文献   

3.
一次,著名编辑赵家璧得知朋友老舍来上海开会,便打电话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两人一见面,老舍便兴奋地向迎在门口赵家璧喊道:“恩人,我来了!”这一句“恩人”忽然让赵家璧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时只顾与对方寒暄了,也没来得及多问。席间,两人小酌,赵家璧借着酒力,道出了之前的疑惑:“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刚才见面时称我为‘恩人’呢?”只见老舍放下手中的酒杯,爽朗地笑道:“还记得有一年,您曾给我寄过稿费吗?  相似文献   

4.
1994年2月25日,春节刚过,郧阳日报编辑部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新春佳节之时,特给恩人们拜年,祝福恩人们万事如意!我永远不会忘记,恩人们四个多月八方奔波,组织捐款、求医、送衣送汤,直到手术成功……让我深深感到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好人多……”写信人是湖北省竹溪县一位农村残疾青年,名叫聂胜平.他的特大手术成功,生命得到挽救,使郧阳日报社的同志们感到欣慰和高兴.  相似文献   

5.
游军 《新闻天地》2011,(9):80-80
那个孩子.才十岁的孩子。 他的家园瞬间消失在泥石流里。所有的亲人都来不及和他告别,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老天爷让他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儿。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12日中饭后,9岁的马雪儿哭得像个泪人。不是受了爷爷奶奶的责骂,也不是在外面受了委屈,而是要与恩人铜陵日报社记者朱成林分别,难舍难分。  相似文献   

7.
攀穷亲的启迪一叶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有些利欲熏心的腐败分子信奉拜金主义,纷纷攀富翁傍大款,搞权钱交易,刮不正之风。而人民公仆吴天祥恪守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乐于攀穷亲交弱友,为群众排忧解难,做了大量好事实事。他攀的穷亲中,有孤寡老人、残疾者、孤儿,有失业...  相似文献   

8.
商人帮过别人,也被别人帮过,他们看待报恩的眼光与众不同。企业家如何报答自己的恩人,企业家又是如何成为别人的恩人,并利用员工的报恩心理推动企业发展?处理报恩问题的不同行为,反映出一个企业家真正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05,(3):27-28
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意思就是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这个债主,不管是什么债,都叫作“恩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孤儿作品"的定义界定了孤儿作品的范围,介绍了国外解决孤儿作品版权问题的几种方案,从孤儿作品的使用对象、认定和对版权人的补偿方面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1.
从小在湘潭市社会福利院长大的19岁的社迎春,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理科总分450分的成绩,超出湖南省专、本沟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十八分,从而成为该院建院36年来第一个上了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孤儿。据湖南省民政厅福利事务处陈本科长介绍,社迎春很可能成为湖南福利院系统首位孤儿大学生。那么,这么多年来,社迎春是如何走过来的?福利院孤儿的上学问题又是怎样的现状?为此,本刊记做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12.
9年前,一个年仅7岁的男孩流落到杭州,成了“孤儿”;两名记者历尽艰辛,找到了他的家。当15岁的他重新见到父母时,“家”又变了,请看——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天地》2010,(10):63-63
40年来,他和妻子收养了42个孤老和35个孤儿。为了这些“不忍丢弃”的人,他们建房、开荒、赚钱,一步步熬了过来。他成了典型人物,却觉得自己不够格。他从没有改变过初衷,却发现自己开始逐渐不能理解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死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相似文献   

15.
陈烈 《出版参考》2004,(10):25-25
祖母去世以后,父亲成了孤儿,哥嫂因再雇不起店员,强令父亲辍学,在药店当了一名学徒,小小年纪,便做了店铺的伙计“抓抓匠”,这对于生性活泼、热爱学习的父亲,心灵深处无疑是巨大的创伤。60年代,父亲经常下去搞农村调查,空闲的时候,他和同事聊天还常常忆起童年的生活故事。我听奚原伯伯讲,父亲曾问他:你知道为什么做买卖的叫“生意人”吗?  相似文献   

16.
所谓“孤儿著作(orphan works)”是指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找不到著作权人以洽商授权利用事宜的著作。自从2005年1月26日美国版权局宣布征集关于孤儿著作的信息以后,陆续收到了100多份资料,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MLA)和大学艺术协会等的图书馆版权联盟、格拉什科-萨缪尔森知识产权事务所等都提供了资料,这些资料提到了个人或机构利用孤儿著作时可能遇到的障碍并推荐了法律上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我国孤儿作品问题研究难以适应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采用信息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孤儿作品问题。基于信息经济学研究孤儿作品问题,发现其实质是由于著作权人与使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著作权垄断问题。设计出四条孤儿作品问题解决路径,即预防孤儿作品著作权危机、制定孤儿作品使用制度、优化孤儿作品著作权管理、促进孤儿作品增值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7,(7):75-75
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和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早为中国观众所熟悉。而由英国TNT剧团演出的话剧《雾都孤儿》则是在中国首次巡演。该剧已经在世界各地巡演了近1000场,并成为TNT剧团经典剧目。  相似文献   

19.
指出2011年7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启动,修订草案第26条规定了利用孤儿作品的强制许可制度。但是,草案针对孤儿作品利用程序缺乏操作性、数字化使用方式的单一性等诸多局限性限缩了强制许可制度的适用范围。探讨孤儿作品利用的法定许可制度正当性基础,并在立法技术上分析孤儿作品法定许可制度的可行性;在实体内容上构建孤儿作品法定许可制度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框架,以期使得孤儿作品的利用模式——法定许可制度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孤儿,尚未出生,父亲早逝,九岁的时候,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因贫病而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