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张的儿子今年5岁,平时上幼儿园。这几天,儿子有点身体不适,恰逢小张也有几天公假可以休息,于是小孩子就撒着娇要求“赖”在家里玩。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小张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没让儿子去幼儿园。可在午睡的时,小张却发现儿子并没有好好睡觉,而是摆弄他的“小鸡鸡”,这一发现令小张大为震惊和紧张:“儿子手淫了,这么小的年纪,这该怎么办才好?”等晚上爱人小王回家,小张便迫不急待地把白天的发现告诉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妻子。小王倒是十分沉着镇静,她叫来儿子悄悄地问他,为什么要午睡时摆弄自己的“小鸡鸡”,儿子很坦率,他回答说自己不爱午睡,…  相似文献   

2.
捡烟头     
新搬来的小张,把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简直像宾馆饭店一样。我那小儿子可羡慕啦。可是这小张却不能在家里吸烟,他妻子、女儿下了条令:想吸烟,外头去!连客人也不例外。每晚,小张总在楼道里转悠,边散步,边一根接一根地猛抽。地下的烟头,烟灰,与日俱增。小儿子不满意了,他边踢边说:“妈妈,张叔叔真不讲公德,您看,还扔到花盆里呢。”“别议论人,你可以当面给叔叔指出来,或者你帮助清扫一下。”我一向不  相似文献   

3.
楠杨 《家长》2011,(10):27-28
忆起往事,我感到很惭愧,我的爱心"打折"的同时,也让儿子"近墨者黑"了。转眼间,儿子升入小学高年级了。为了培养儿子的爱心,让他在享受我们为他营造的良好生活、学习环境的同时,使他懂得关爱别人,我特意在他开学前,带他去北京"太阳村"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去之前,我和儿子商量,带一些东西给那里的孩子们。我的目的除了让儿子奉献自己的爱心,还要让他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让他明白他拥有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4.
张志松 《家长》2011,(10):18-19
看着他为了"挣钱"而忙碌的身影,我觉得儿子真的长大了。自从儿子上小学之后,他每天都会跟我要零花钱。零花钱给得少了,儿子会不高兴;给得多了,转眼间,他就能花个精光。不仅如此,儿子的"胃口"也越来越大,要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而且,他偶尔还会跟班上有钱的同学比,觉得自己如果没钱,在同学面前会很没有面子。这使我无形中感到了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5.
唐效伟 《家长》2012,(4):9-10
"妈妈,××影响我的学习,您和老师说说,给我调个座位。" "妈妈,明天班里大扫除,您来帮帮我吧。" "妈妈,我上课外辅导班的笔记没记全,您记了吗?" …… 儿子虽然已经上初中了,可他应对问题的能力还不如小学生,经常让我出面解决。可仔细想想,这又怎么能全怪儿子呢,都是我这个当妈的"陪"出来的祸啊! 我人到中年才有了儿子,自然对他百依百顺。我原本在工厂工作,自从儿子上学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督促他的学习,我便辞职在家,做起了“全职保姆”。  相似文献   

6.
儿子读一年级才三个月。一天中午,班主任老师来电话,说他语文只考了68分,还说全班只有几个这样差的。我笑着说:"不急,不急……"话还没说完,就被她打断了:"你不急,那我更不急!"一句话把我逼到了死角。接着,为了让老师能够接纳我的儿子,我诚恳地说:“我会对我的儿子加强辅导的,也请老师多发现他的闪光点,多鼓励鼓励他。”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想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我和儿子间的一件事。希望不要像我一样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儿子上小学六年级,身体壮实,虎头虎脑,刚过完十二周岁的他,个子却已经超过了我。我喜欢和他没大没小地打闹,他带给我们一家无穷的快乐,可我却在儿子的一次考试后深深地伤害了他。那天中午,我和妻刚做好饭儿子从门外蹦了回来:"数学考我们班第二!""考了多少分,那么高兴?"我截住儿子问。"88分。"儿子说。"88分还那么高兴,我听一个老师说,人家别的班90多分的多着呢!"  相似文献   

8.
早上,我把前几天摘录的英语错题往黑板上抄,一个人来不及,请了班长和我一起写。她个儿矮,只能站在凳子上抄。上课铃响了,成绩和学习态度一向很好的小张却还没有来。不知怎的,这几日他总是迟到。十多分钟过去了,他的位置上还是空空的。由于错题太多,待我们抄完时,已花了不少时间。一转身,发现小张正在紧赶慢赶地抄写黑板上的题。我的火气顿时上来了:"怎么没报告就进来了?懂不懂上学的规矩?"小张没作声,只是头低了下去。"  相似文献   

9.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从一年级起,老师对他的评语就是:"该生比较懂礼貌"。换言之,儿子的礼貌行为只处在"初级阶段",离"很懂礼貌"还有一段漫长的差距。其实,我平时教了他不少有关礼貌方面的常识,可就是收效甚微。如何才能提高儿子的礼貌程度,一直让我感到很困惑。正巧,那年暑期,我应邀赴连云港参加一次笔会,为了让儿子也去见见世面,我决定携儿子同行。儿子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晁秋实 《辅导员》2014,(10):80-80
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带着自己准备好的物品来上学。很多孩子都把自己保护桌子、方便书写的桌垫带来了。第二天,小张告诉我:"老师,我的桌垫不见了。"我马上就说:"同学们,也许你的桌垫和小张的一样,谁拿错了要还给她。"谁知我这一说,小张的桌垫不仅没有回来,下午又有一位同学的桌垫又不见了。怎么办?我思索着。  相似文献   

11.
我家男孩今年读初二了。把孩子"穷"着养,是我的养儿经。 在他上小学时,有一天,我拉着他的手,语气郑重地问:"儿子,你出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后悔吗?"儿子眨眨眼,表情惊讶:"爸爸,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我能有后悔的机会吗?”  相似文献   

12.
康尼 《高中生》2012,(2):61-61
儿子离大学毕业还有半年,便开始找工作。他看好了沿海城市一个单位,招聘名额只有1人,投简历的却有20多人,儿子是其中之一。我对儿子说:"比考大学还难,别抱什么希望,免得没被录取而失望。"儿子说:"失望也不怕,只要参与总有希望。"儿子说准了,希望还真来了,他接到了面试通  相似文献   

13.
王存楼 《考试周刊》2011,(5):214-215
儿子刚上幼儿园,回家总爱把园中发生的事告诉大人,其中许多事情我听过便忘了,但仍有几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如一天回家后他一脸委屈地说:"老师要扇我耳光。"我听后一惊,忙问他犯了什么错误,他却说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一次说老师让他到黑板前认拼音,结果有一个一时想不起来了,我问:"后来呢?"他说:"老师说‘滚’,我就回去了。"话语中仍有伤感。这里我不想对儿子的老师作任何评说,但同样身为老师的我更深深地体会到:不管老师的语言是不是自觉的,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从这一点来说,教师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段子     
《大学生》2014,(21):68-68
如此西餐厅 今天遇到我初中同学小张,他热情邀请我去他学校的西餐厅吃饭。我心想:"瞧瞧人家学校,真高大上,还有西餐厅!"到了餐厅,接过菜单,我就愣住了,菜单上写着"土豆丝"、"宫保鸡丁"什么的。"怎么西餐厅里全是家常菜啊?"带着一肚子疑惑,我吃完了这顿饭,出了餐厅,赫然看到对面还有一家"东餐厅"!  相似文献   

15.
海马爸爸     
家里只有两个单身汉——我和儿子。每天早上,我先把儿子送到学校,再去公司上班。他总是站在校门口,冲我高高地挥起小手,"海马爸爸,再见!"不知从哪天起,儿子给我起了个外号"海马爸爸"。小家伙才9岁,却人小鬼大,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两年前,前妻搬出去的那天,儿子站在门口,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16.
一篇报道上说过这样一则故事:"爸爸,你怎么有那么多故事呀?"儿子说。"书上看的呀!"爸爸回答说。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从小热爱读书,每天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我都会给儿子讲一两个小故事,久而久之,儿子便发出了上面的疑问。后来,我给儿子看我儿时看过的小人书,我给他买了《四季的童话》等儿童书籍,渐渐的,由我给他讲故事,变成他给我讲故事了。每次我都认真听,并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儿子稍大一点,我就给他推荐中外名著的简缩版,就这样,故事激发了儿子阅读的兴趣,儿子的阅读量大增,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一缕飘香 《家长》2013,(1):18-20
同事小张对待儿子毛毛看电视的紧张态度,一度让我感到疑惑。她说是怕毛毛因长时间看电视而伤了眼睛,并且,她认为每天看15分钟电视即可。我当时就想,15分钟,就算是动画片,通常也看不完整。但我觉得,这不是大的问题,便没再深入讨论。一天,小张的老公带毛毛去网球场,他跟朋友打球,毛毛则在一旁自己玩,回到家里,毛毛还看了很长时间的电视。小张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老公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天,我发现一向心无城府、嘻嘻哈哈的儿子,似乎有了很重的心事。我洗了一盘他最爱吃的美国红提,"小心翼翼"地送到他的房间,一番拐弯抹角地套问,他终于气咻咻地告诉我:他和李展吵架、闹翻了。 我闻言大惊。儿子和李展可是一对“尿尿浇蚂蚁”长大的铁哥们儿呀,这是怎么啦?  相似文献   

19.
这里讲述的是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儿子)的共同成长经历:
  手记一:
  儿子11岁,有些学坏。
  那天,本村林强家摆酒,我和儿子去他家吃完饭,儿子对我说:"妈妈,我不回家,我就和奶奶在一起。"我反问:"作业呢?""我现在就去做。"我以为儿子很乖,马上回答:"行。"天气很冷,我便和一大圈人围坐在一大堆材火旁烤火,心里觉得很温暖。过了一会儿,心想:儿子的作业应该做完了吧。环视一下四周,没见儿子的踪影,跑到树林边喊,没有回音,再喊,我听见了"唉"的答应,心想:他到林子里干什么,莫非捉迷藏?又喊,儿子答道:"干什么嘛?"不对,肯定有什么神秘事情瞒着我,我这样想。在我的再三催促下,儿子从马路边下的林子里跑出来。经过我的仔细打量与收查,我从他的兜里搜出价值35元的遵义牌香烟一包。顿时我懵了,我不相信,我的儿子莫非抽烟?我赶紧叫来丈夫,对他盘查,但他失口否认是自己买的,最后经过我和丈夫的轮番"烘炸",他终于招了:烟是他买的,已经买过两三次了,也抽过两三次,是受别人的引诱才买的。当时,我心里之前的那份温暖荡然无存,只有作为妈妈,作为班主任老师的自责和懊悔。我们为什么只管自己的娱乐,而忽视了儿子和什么样的孩子在一起玩,导致他结识了不良的朋友。我第二天便找来了与他一起抽烟的孩子,弄清原因是引诱儿子抽烟的孩子家庭非常特殊--父母离异,有个后妈和后妈生的妹妹。一家人看是很热闹,但这孩子的心灵却很孤独,虽然有爷爷、奶奶的照顾,但他心里无所依托,于是和同伴们玩起了成人的行为。受这个孩子应有的不止我儿子一人,还有五六年级的一些调皮的男孩。为了不再引发这样一群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我对他们一起讲解了吸烟的危害,那就是不仅浪费了金钱,还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孩子们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反省,提升认识。同时,也联系了这些孩子的家长让其跟踪调查与监督。通过饿哦们既是的教育引导,孩子们的不良行为都得到了改正。  相似文献   

20.
文旭 《家长》2011,(8):42-43
那天,儿子去上物理课外辅导班,没带手机。他的同学小斌来电话找他,让我转告儿子给他回电话。儿子回家后,我让他给小斌回电话,他"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