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关冒平 《大观周刊》2012,(28):59-59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就业压力大.工作环境,合法权益无保障,保障条件差,生活压力大五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更好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关冒平 《大观周刊》2012,(51):63-63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可喜成就,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现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本文从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合法权益屡屡受损。保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公民权益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是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价值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政府目标的关键。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政府应明确自身定位,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法律体系,增强对农民工服务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培育农民工维权组织,从而为从根本上系统化地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关冒平 《大观周刊》2012,(51):133-1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是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而提出来的。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缺失就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说,保障农民工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保障农民工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年《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的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从报道类别、报道体裁、报道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的特点;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目前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城农民工群体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群体的阅读需求及阅读服务面临很多问题,加强农民工群体文化权益保障研究,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重庆农民工为例,剖析农民工群体的阅读需求发展态势及阅读服务供给现状,提出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建立阅读服务政策机制,培育阅读需求表达机制,健全阅读服务供给机制,保障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权益,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韩燕 《当代传播》2006,(2):38-41
本文通过近年来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报道进行分析,观察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总体建构方式和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媒体由于定位和地域的差异而在“农民工议题”建构方式上有何异同,探讨媒体在农民工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金球  陈炜泽 《大观周刊》2012,(46):144-144
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不容乐观。本文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怎样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其对和谐社会的意义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获取信息的社会弱势群体。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权益缺失的主要成因和信息需求的主要特点,提出高校图书馆可以与高等院校实习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教师资源、教育资源、信息技术和图书馆联盟相结合,开展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服务,保障农民工群体信息权益,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在中国经济市场化中迅速崛起的一个新型群体,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们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很多合法权益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许多地区开始尝试建立农民工档案,利用档案来维护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农民工档案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建立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已建档案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如何向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对改革开放贡献最大但收益最小,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庞大弱势群体。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低、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但求知欲强烈,渴望利用图书馆。在国家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环境下,图书馆应通过实行全面免费服务、以合作方式多办临时或半临时图书室、扶持社会力量自办农民工图书馆等制度创新来向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加强农民工图书室的业务管理、利用流动书车送书、设立开放的农民工推荐书架、定期为农民工开展培训与文化活动,是图书馆服务农民工的积极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信息权益缺失的成因,从加强农民工信息权益维护的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培训网络,提升农民工信息素质,创造和谐、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弘扬包容、平等的公共信息服务理念等方面强化了农民工信息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农民工维权诉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缨  刘君 《四川档案》2008,(5):11-12
该文认为,建立农民工档案有着重要意义,在农民工权益诉讼或仲裁时经常遭遇举证难,农民工维权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由用工单位承担提供农民工档案等证据的举证责任,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工文化权益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民工存在的现实背景和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社会教育职能和资源优势,在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应该为农民工实现市民化提供全面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从治理到根治,一张农民工工资保障网逐渐织密织牢。岁末年初,农民工讨薪问题再次受到关注。辛苦打拼一年的农民工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拿到应得的报酬,返乡与家人团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需要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文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百度新闻在2011至2013年四年间关于"农民工讨薪"的报道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旨在探究媒介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建构方式。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媒介通过将冲突议题转化为政绩议题和戏剧议题,达到淡化社会矛盾的目的;讨薪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相当薄弱模糊,与该群体的历史定位及现实境况具有高关联度。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建设劳动力,功不可没。但却常常陷入权益受到侵害的尴尬境地。特别是在农民工因种种原因维权无门,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时候,媒体工作者应该积极地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他们的困难和诉求,做出及时且公正的报道,行使媒体监督的责任。本文对农民工用传统方式维权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及其原因分析,并进一步强调了在农民工维权过程中媒体监督的重要性,从而倡导媒体监督的积极作用应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郭鹏 《民生周刊》2020,(9):66-67
"《条例》的制定,是近年来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经验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证。"今年5月1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下文称"《条例》")将正式实施。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工资是农民工的保命钱、活命钱、养命钱,所以,保证他们的辛劳及时获得足额的报酬,"劳有所得,天经地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内农民工图书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农民工图书馆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兴办农民工图书馆的必要性、各地农民工图书馆建设现状与经验、农民工图书馆服务的探讨与反思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农民工图书馆研究的不足,以期为建设农民工图书馆提供经验总结和理论支撑。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