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清人刘开曾曰:"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题意识不仅能体现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能反映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有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信息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学知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出好的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除了种种心理障碍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智勤  于亚鹏 《江苏教育》2023,(50):79-8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古语有云“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贵有疑”。可见提问是思考的开始,是创新的开始。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清代刘开的《问说》中有一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此论足可见"问"之于治学的重要价值与作用。课堂教学中"问题组群"的设置与应用可有效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清代学者刘开也说:“问与学,相辅而相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因此,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设问题置疑,就会激起学生求索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培养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获得了知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可见,“问”在求知中的重要性.刘开在《问说》中道:“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来自“认知冲突”,“新异失调”,形成“愤”、“饿”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励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通过战胜困难、实现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提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一、培养勇气,锻炼胆魄学生能开口问,无疑是件好事.不论何时何地,手头…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清代学者刘开也说 :“问与学 ,相辅而相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 ,非问无以广识。”因此 ,一个语文教师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设问题置疑 ,就会激起学生求索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思维 ,培养思维能力。长此以往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会了思维的方法 ,最终形成质疑、提问的能力和习惯 ,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所以 ,设问置疑、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也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范文来 《现代语文》2009,(3):99-100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 ,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培养创新精神 ,应始于问题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谈谈笔者的做法与体会。一、创设教学环境 ,激发问题意识1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大胆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 ,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 ,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学”很关心 ,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很多条件 ,提出了很高要求 ,而对“问”则很少要求 ,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 ,会学不会问、不敢问。这主要是由教学中以教…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指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激发、引导作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桥梁。清人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宋代教育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问、爱问、会问。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意识。一位心理学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上课时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潜在意识,远不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上课时能独立提出问题的学生更是极少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就谈几点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过:学问是什么意思?学,就是学习问题,学怎样问问题,这才是学问。实施新课程标准,就要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夏琨 《学苑教育》2023,(19):12-13+16
古语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问,无以广识。”由此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应积极探寻课堂提问的策略,搭建课堂提问的桥梁,以此让问题引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有效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问、爱问、会问.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问的重要前提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探索兴趣 ,是培养学生好问品质的重要方法。多维训练、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巧问的手段。鼓励性的评价是学生增强问题意识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质疑能 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反过来又能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始终处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情境和原有认 识水平构成矛盾的良性循环之中。提出问题对于开发学生的 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 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促使学生的 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  相似文献   

18.
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问题性教学就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善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要营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二要创设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境;三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了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在此,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