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傅绍万 《青年记者》2009,(23):22-24
2004年,大众日报实行新一轮改版,提出了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做新闻,注重做好新闻的几个层面,包括原点新闻,也就是新闻的第一落点;新闻背景,包括与新闻相关的人和事;新闻评论,包括业界权威意见、本报观点和大众舆论,以揭示新闻事件的走向以及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此外,还有新闻的本地化和工作报道的新闻化处理。这次改版,使报纸面貌一新,也使新闻队伍的观念得到极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滕州日报作为一家县级区域性综合报纸,在全国报刊治理中得以成功保留.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报纸接连进行了几次改版,每次改版都将民生新闻当作重点,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作为一名基层报纸民生板块的编辑,多年来的经验使我认识到,随着民生新闻的兴起,"报什么、怎么报"是民生新闻应该掌握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报纸只有贴近读者,才会受到读者喜爱;读者多了,宣传效果就会增强,报纸也就有了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汉川报》自复刊以来,在贴近读者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贴近读者必须首先贴近政治报纸要贴近读者,必须首先贴近政治.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搞新闻工作,必须政治家办报.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办报要讲政治.县市报的政治性具体表现为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充分发挥喉舌和耳目作用,使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思路及时传输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去.有人担心,报纸的政治成份太多,会远离读者,最终失去读者.其实不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已远远今非昔比.读者看报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他们更关心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是怎样落实的.据《新闻参考》撰文介绍,目前群众感兴趣的十类新闻中,首条便是同自己密切相关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湖北日报》1994年读者问卷调查情况也表明,读者阅读该报的目的指向中,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占70.56%.由此可见,报纸存在的不是因为注重政治性而削弱了可读性的问题,而在于如何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切人口,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报道工作.在这方面,我们  相似文献   

4.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自1995年12月1日改版以来,报纸质理得到很大提高,上上下下都比较满意。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说:“新华日报改版后,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做到了扬党报之威,融晚报之长,改版是成功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的一份材料肯定了新华日报的改版,认为改版的报纸“面貌一新”,“信息量大、短新闻多,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很多读者也投书报社,对改版大加称赞。 最近,新华日报总编辑周正荣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报纸改版的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9月1日,《沧州晚报》焕然一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沧州日报、沧州晚报今年都对版面进行了全面改版(沧州日报6月份完成了改版)。改版后的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栏目设计更加科学、规范,更加适合各个层面读者阅读;图文并茂,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文章内容,大大增强了可读性;反映基层群众生活的新闻更多了,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群众。"两报"改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品质至上,精耕细作新闻报道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品牌建设的核心,在于内容竞争  相似文献   

6.
于伟 《青年记者》2008,(16):31-35
编者按:改版3年多来,大众日报按照"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要求,全方位提升舆论影响力,取得明显成效,不仅读者叫好,而且得到中宣部、省委领导充分肯定.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对报纸改版探索的见证.但是,大众报人永不满足,永远走在向上的路上.本文·根据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同志去年在大众日报历次编前会上的评报意见整理而成,涉及报纸采编的各个方面,重在剖析问题以促改进创新,相信对业界同人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闻专家萨空了同志在(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人类最初注意新闻,决非出于人类的好奇心.实在是由于生存的需要 就是到了今日也仍然是他们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新闻.最为人类所首先注意,而且被注意的最普遍 粮价陡涨的消息都没有人不注意。”换言之,新闻报道反映人们所关心和注目的事实.可读性就强 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使所报道的内容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定能赢得最广泛的读者 近年来。我们丹江口报的办报实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纸进入视觉传播时代《中国教育报.摄影》专版改版三年了。近年来,中国新闻传播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报纸。在晚报、都市报纷纷改版、扩版、加大图片报道  相似文献   

9.
《汉中铁合金报》(以下简称《汉铁报》),创刊于1985年5月,当时是一张油印小报,自1991年3月改版胶印。 企业报是企业的舆论前哨,是企业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喉舌与耳目,读者对象和服务对象是企业全体职工,有无生命的关键在于能否受到职工的欢迎。因此,必须树立群众观点,使报纸贴近职工。企业报也只有增强贴近性才能办出自己的个性,受到职工的喜爱,真正扎根于职工之中。近年来,我们对报纸版面作了一些改革,在宣传  相似文献   

10.
《纽约时报》的6次重要改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报海中的藉藉无名之辈成长为今天"报纸中的报纸",在保持编辑方针(包括新闻方针和社论方针)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平均20年左右进行一次较大的改版,是《纽约时报》保持今日赫赫地位的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11.
增强报纸新闻的贴近性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是我们党办报的宗旨.一张报纸有没有服务性,或服务性体现得充分与否,是衡量这张报纸是否坚持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13.
张德修 《传媒》1999,(3):22-23
我们<农民日报>于1997年开始的新闻改革是围绕报纸版面进行的.那年4月6日,<农民日报>改版.改版坚持重大问题、重大报道和重要言论,突出实用性、服务性和知识性,创办了一些特刊、专刊,政策、典型和言论宣传更具针对性和服务性,实用信息宣传贴近了产品、产业和市场.这两年,报纸发行量稳中略升,1999年,农民日报由每周24版扩为36版,因扩版提价发行收入增长较大;报纸声音更响亮,把为农民和为乡村干部说话统一了起来;报纸更有效,实用信息成为报纸的基本内容;版面内容和风格更具时代气息,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功能凸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市党报如何进一步提高宣传艺术,增强报纸的吸引力、感染力,做到让党委政府放心、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就是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报纸改版。通过报纸改版,进一步明确办报定位,组织引导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采写出有思想深度、充满时代气息、鲜活具体、生动感人的新闻作品;通过报纸改版,进一步明确办报思路,  相似文献   

15.
胡羽 《新闻采编》2003,(6):24-25
党 报要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 ,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新一届党中央的这一倡导 ,不仅指明了党报新闻改革的方向 ,也向党报的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事情都是人来做的。同一件事 ,不同的人来做 ,就有高下之分 ,优劣之别。办报纸、搞报道也是这样。一篇稿件有无新闻价值 ,语言文字怎样 ,群众是否爱看 ,在于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或编辑的能力和功夫 ;一张报纸有没有针对性、实效性 ,有没有吸引力、感染力 ,在于这张报纸的编辑记者整体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和作风的优劣。“三贴近”要求党报…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报纸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必须合乎大众口味。在报纸受众需求多元化特别是报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要增强地市报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赢得读者的好评,就必须不断创新。改版后的湄洲日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办报理念,把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和吸引力作为报纸改革的切入点,努力实现办报观念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办好一张产业报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在新闻理论上,对产业报尚无完整系统的阐释,产业报处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地位;在新闻实践上,产业报远不如中央各大报和省市报纸那么规范,各产业报办报的条件和招法虽然各有千秋,但还没有一套成功的经验。现在报刊浩瀚,各类报纸对比性很强,广大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趋向很敏感、很复杂,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形势逼迫着我们必须找出一条路子,使产业报不仅有很鲜明的指导性,还有很强的服务性。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办出产业报的特色来。《人民  相似文献   

18.
于伟 《青年记者》2008,(11):31-35
改版5年多来,大众日报按照“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要求,全方位提升舆论影响力,取得明显成效,不仅读者叫好,而且得到中宣部,省委领导充分肯定。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对报纸改版探索的见证。但是,大众报人永不满足,永远走在向上的路上。本文,根据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同志去年在大众日报历次编前会上的评报意见整理而成,涉及报纸采编的各个方面,重在剖析问题以促改进创新,相信对业界同人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请注重新闻     
几次听到有人戏言当今的一些报纸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工人报和企业报“跟注水猪肉差不了多少”,心头总是那么沉甸甸,半天都缓不过劲来。因为那样的评价尽管见仁见智,内涵丰富,但主要还是批评我们的报纸上不是新闻的“水”太多了。而真正的“肉”新闻太少了!搞新闻工作的同志应该都知道,报纸是新闻纸(Newspaper)。因此,新闻是报纸的主体,传播新闻的主要形式、也是报纸最常用的新闻体裁——消息,理所当然地应当覆盖报纸的版面。但看我们眼前的不少报纸,  相似文献   

20.
沈兴耕 《传媒》2006,(11):57-58
《人民日报》海外版去年进行了一次全新改版.就其深度与广度来说,这次改版从内容到形式整体包装上都是海外版从未有过的,报纸上了一个大台阶. 新闻:特色独家 报纸又叫新闻纸.很显然,没有新闻,没有价值高、时效快、吸引人的新闻,报纸就不成其为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