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向峰文集》已出到六卷,洋洋洒洒三百六十万字,体大精深,不仅有学术论著,还有诗文作品。从中既可看到作者逻辑思维的超迈历程,又可以窥视作者心灵情感的逍遥游迹。在我们现实的学术教育界,既是理论成果卓著的学者,又是诗文作品成系统的诗人作家,是很难得之才。向峰先生是我的老师,他的主要著作一直是我的教本,有的甚至是枕边读物(如《古典抒情诗鉴赏》)。他的道德文章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他教书育人一丝不苟,读书写作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2.
老庄美学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这样的研究对象往往最容易见出研究者的学术勇气与功力。向峰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是典型的例子。时下许多学人研究中国古人的思想喜欢以西方人的观念或术语相比附,结果反将本来简单的问题弄得不知所云了。向峰先生的老庄美学研究则直接切入研究对象,从不随意比附旁涉。由于学养深厚、视角独到,故往往能鞭辟入里,发前人所未发。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向峰集》是王向峰40年审美灵性的对象化成果,他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同时,建构中国美学理论的研究体系,老庄研究尤能显示其独特的学术个性,艺术本的解读是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现实观照的表征,而创作则是其审美灵性的直接对象化,《向峰集》实现了研究,批评与创作的互动,是臻于化境的关于审美化的对象性确证。  相似文献   

4.
恩师王琦珍     
<正>一1992年,我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圆了大学梦。记得上第一节古代文学课时,教室里进来一位先生,表情平和,理着平头,双鬓染了轻霜,他就是王琦珍教授。听学长说,王教授很了不起,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大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唐宋文学和元明清文学,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了多篇重量级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5.
张忠纲先生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他在唐宋文学特别是在杜甫研究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先生学识渊博,声名远播,虽已年逾花甲,但决非埋头故纸堆的学究先生。他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谈锋凌厉,思想总是紧扣着学术发展的最前沿。先生为人坦诚豁达,爽直热情,和他谈话舒畅而自然。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在不断的欢笑声中,我们一点点了解了先生的风雨人生,他整整四十年的治学生涯。  相似文献   

6.
安培故事     
安塔是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探讨物理问题时,思想专一。然而也会闹出一些使人们难以置信的笑话.摘录几例如下;安培一生爱惜时间犹如自己的生命,他为了不受别人的干扰而能安静下来专心地研究物理问题,便在自家门上挂了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安培先生不在家、一次,他从学校回家,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一个疑惑的物理问题,不知不觉已经走到自己的家门口,抬头望见门_L牌子的军,惊讶地自言自语:“原来安培先生不在家。”’于是他扭头又往回走,直到很晚,家里人才从街上把他找回来。安培在物理学研究上很有发明创造.成绩卓著,各…  相似文献   

7.
安培故事     
安培是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探讨物理问题时,思想专一。然而也会闹出一些使人们难以置信的笑话‘摘录几例如下:一、安培不认识“安培”安培一生爱惜时间犹如自己的生命,他为了不受别人的干扰而能安静下来专心地研究物理问题,便在自家门上挂了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安培先生不在家。一次,他从学校回家,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一个疑惑的物理问题,不知不觉已经走到自己的家门口,抬头望见门上牌子的字,惊讶地自言自语:“原来安培先生不在家。”于是他扭头又往回走,直到很晚,家里人才从街上把他找回来。安培在物理学研究上很有发明…  相似文献   

8.
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内的人类,除物质生活外,日益关注着自己的精神生活。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就曾经说,他晚年有三种痛苦:一是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笔死去?二是深爱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三是生命失去了奉献的意义。巴老正是在这种精神炼狱中最终完成了自己独立人格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向峰先生的《〈手稿〉的美学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一书所列的十七章文字,在辑入《解读》之前即以单篇专论方式收录于《向峰文集》的几卷之中。但以专著形式成书时又有许多调整,因此更能见到他在原典解读中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是民国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生不仅是文学家,其作为翻译家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也曾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提出的直译策略,开创了中国翻译界的先河。本文借助鲁迅先生提出的“中间物”思想,以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的中译为例,研究鲁迅先生直译策略的历史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有文学评论家、文学鉴赏家、文学考据家、文学理论察、文学思想家之分。最为难得是文学思想家。所谓文学思想謇.就是在文学思想领域里能够“从思想方法开始进行变革”的人。刘再复先生则属于文学思想家。他始终是以自由思想家的身份从事着文学评论和研究工作。在他的文学思想中贯串着一条由启蒙到苷世的主线。20世纪80年代。刘再复是以一位启蒙思想战士的姿态出现在文坛上的。来到海外以后。他不仅没有停止自己的思想。而且向着更高的境界升华,从启蒙升华为普世。所谓普世.就是以世界的眼光,探索人类文化的深屡共性,打通中外文化的气脉,探究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走出狭隘的“民族经验”。走向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他对高行健的《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一系列作品的评论.就是见证.也表现了他作为文学思想家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首倡白话文,大力推进国语改革,这些都广为人知。实际上,胡适先生在文学教育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升了文学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准确定位了文学教育的目标,对于文学教育的途径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观点和见解是我们现在从事文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资源。然而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3.
养活灵魂     
张丽钧 《河北教育》2011,(11):47-47
我读大学时,教授明清文学的是朱泽吉先生。朱先生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红楼梦》。他在讲台上背,我们在下面对着原著看,盼着他"打奔儿"或出错,但我们却每每失望……当时没有觉出这情景有多稀奇。多少年后,朱先生作古了,我却一次次驱遣着自己的心重回那渐去渐远的课堂,有时竟会莫名淌下热泪。  相似文献   

14.
王瑶先生是中国中古文学研究的开拓者,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修养,从而形成了“学贯古今”的学术个性,为“清华学派”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中古文学研究的代表作是《中古文学论》,其成就一直笼盖着50-80年代的中古文学研究,不仅史料丰富,还为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其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作是《中国新文学史稿》,实现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分离,其体系与模式影响深远。他还是1949年以来大陆鲁迅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研究与时代先进思潮有密切的联系。他的出色的教学活动、学术研究和思想深度,使他成为“北大精神”的象征和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23,(Z1):15-19
<正>沈从文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门类和物质文化史研究领域都成绩斐然,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从边城走向世界,沈从文先生的创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朴讷、浪漫、传神的一面。我们纪念沈从文先生,是纪念一方美不胜收的文学世界,更是纪念他身上如赤子般不折不从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向峰教授从事文学艺术研究50年,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艺评论及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发表论文与评论500余篇,自撰和主编著作30多部。2004年《(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荻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向峰文集》(六卷本)收录了他50年中撰写的大部筑文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精进有成的学者的治学精神与学术道路。为此,本刊特约几位专家撰写了有关《向峰文集》的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关爱和先生是已故的近代文学研究学者任访秋先生的开门弟子,也是我国最早的近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之一。他是我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至今20年左右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总体来看,他研究的领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全面奠基层面,二是文学思潮论层面,三是文学流派论层面。当然,这三个层面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8.
薛瑾 《教育》2024,(2):43-44+47
<正>一、文学作品与“美学”的关系朱光潜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十分关注文学中有关“形式”的问题,他通过对“形式”问题的阐释来彰显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朱光潜先生的文学形式观体现了他对现代性审美方面的诉求。他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泰斗级人物,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当我们将文学研究的视角向美学转移的时候,会发现他的文学思想也是特立独行的。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和他的文学理论息息相关,他在“美学实践时期”的著作也被画上了文学的标记。  相似文献   

19.
作者说明;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有“语言大师”之称。他的多篇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老舍先生一生中有8年是在山东度过的。这8年,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天近在济南举办的“老告文学创造生涯展暨‘老舍与济南’研讨会”,进一步激发了山东人民对老合作品的兴趣。今林撰写此文,一则表达对老舍先生的思念之情;二则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业务研究和进修提供参考。俗白简练、幽默诙谐、散发着浓郁北京味的语言风格,是老舍作品(尤其是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1.北京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  相似文献   

20.
路地论     
应该说,将路地先生仅仅定位于当代满族著名诗人,那绝对是对他的误读。在20世纪末中国当代满族文学的觉醒和复兴中,路地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当代中国满族文学史中将有他的一笔。不过这里我们观照的是作为满族诗人的路地,是他贡献给当代中国诗坛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