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幼儿园大班开 展水墨画的欣赏与创作活动对于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 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教学 实践与反思和途径三方面探索指导大班幼儿进行水墨画欣赏 与表现的策略,从欣赏与解析中了解不同幼儿独特的感受表现 能力,通过水墨画的欣赏与表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水墨画有着独特的技法与审美角度,蕴含着高度概括的形象与独特的审美意境。幼儿通过学习水墨画,可以领悟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体验作画的愉快情感。借助水墨画独特的魅力,引领幼儿走进水墨画的世界,使幼儿幼小的心灵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净化。一、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1.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笔者将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水墨画展览区,在墙上张贴了水墨画作品,有人物、动物、植物等。这些作品用简练生动的造  相似文献   

3.
美术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展能够引导孩子发现美、感受美,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水墨画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将无范画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园美术水墨画教学中能够让幼儿不受条件约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将幼儿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在水墨画中流露出来,这是促进幼儿园水墨画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手段,是幼儿进行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从中享受审美情趣,为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操打下基础,并使幼儿获得适宜的艺术活动技能指导。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个性,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我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8):163-164
艺术是美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途径,而艺术本身的情感熏陶作用更是其重要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借助与幼儿成长密切相关的艺术文化元素进行美育引导,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更是与幼儿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闽南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幼儿园美育实践,需要抓住闽南文化的艺术特质,并且深入挖掘与幼儿息息相关的美学要素,创设欣赏、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能够感受美、发现美。  相似文献   

6.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体验其形式美和内容美.增强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活动。它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开展多元化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选择适宜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是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关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教学中,中国舞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人们可以通过舞蹈捕捉美,认识美,享受美。尤其是对于舞者来说,无论是在感受伴奏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欣赏,或是在经历各种舞蹈服饰的体验中对美学的认识,还是在练习舞蹈动作和诠释舞蹈的过程中对于肢体的舒展与姿态的展示,都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所谓审美能力,就是指人们在面对美的事物的时候,对于"美"的一种感知和领悟能力。儿童期处于人的情感、认识、领悟能力发展的初期,他们的审美能力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才能慢慢形成,无疑,舞蹈就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对于审美这种能力的价值和意义不会立刻显现,它需要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成长慢慢产生影响。本文针对中国舞在学前教育中的教学现状,就中国舞教学对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名画欣赏能够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识别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对幼儿审美感知的增强、语言的发展、想象的丰富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在中班下学期,我班开展了子课题研究活动,多角度激发幼儿对名画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对名画欣赏的兴趣。一、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激发幼儿欣赏名画的兴趣艺术作品大多来源于自然,所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感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9.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传授绘画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欣赏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并从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  相似文献   

10.
创设良好的艺术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求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将艺术环境中所具备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掘出来。良好的艺术环境能够使幼儿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其在做出行为时更具理性,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本文就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墨画教学是幼儿教学中新兴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帮助学生有效地欣赏美、创造美。幼儿正处于认知世界和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对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艺术教育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知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所谓审美,即对美的认识,美的感受,还包括对美的创造与追求。虽然说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审美也是人的天性,但要做到自觉深入地审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音乐审美如此,其他审美也一样。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审美知识, 而这是离不开教育的实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是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幼儿艺术教育与其它领域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在于每一个艺术活动都可能把幼儿带进美的境界,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萌发幼儿的美感。要丰富幼儿的美感知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同时,鼓励他们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创设良好的音…  相似文献   

14.
席伟英 《时代教育》2012,(18):99-10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中不难看出,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参与艺术活动的态度,表达真实情感,表现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孩子"感受美"、"再现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教育过程更应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创新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审美的能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15.
孙珊 《教师》2013,(2):89-90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还使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关、表现美而获得身心发展。音乐教育当中又分为五大类别,分别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音乐欣赏、音乐游戏。这五类活动有着共同的特性,但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那么怎样上好这五大类别的音乐活动呢?文章针对怎样实施良好的音乐教育活动,进行了教育策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美育一般被认为包括美感的教育和审美的教育,在幼儿园小班艺术教育中,一般人认为美感教育更为重要,他们的主要观点基于幼儿美育的本质,其本质在于以直观的艺术形象,去打动幼儿的心灵,唤醒幼儿内在的审美情感,使幼儿在美的感受和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美感对于幼儿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却  相似文献   

17.
杨全红 《教学与管理》2009,(10):139-140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指南》一方面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寓艺术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前者突出了"教如何审美的教育",即艺术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后者突出了"通过  相似文献   

19.
<正>卢梭曾说过:"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和诸多事物。"幼儿阶段是审美能力形成及发展的敏感期,是对其终身审美态度、兴趣、能力等培养的良好契机。我们必须利用周围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发展儿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等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童话教学则是一种侧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教育。在游戏中实现童话与艺术教育的有机整合,可从建构主题课程,丰富幼儿多元感知;成立项目小组,支持幼儿个性表达;开展剧本展演,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等系列活动中着手,为幼儿提供一个比普通艺术活动更富于想象力、更具有趣味性、更加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体验的艺术游戏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