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家里,我经常散布一些怪异的言论,尤其是在教育潇潇的问题上,我跟婆婆的观点经常是相反的,用她的话来讲,我的观点就是“谬论”。零食观Q Q糖、小麻籽、黑白配……每次看到潇潇没吃过的东西,我就想买回家给他尝尝。孩子吃零食好不好?家人一致反对我给潇潇吃杂七杂八的零食,说这样不好。我一笑说道:“孩子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他长大后就不那么嘴馋了!”其实,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很强的,越阻止他吃零食,他就越觉得零食好吃。当然,我注重的是零食的质,而不是零食的量。各种可爱的零食丰富了潇潇的味觉、触觉、视觉,还丰富了他的想像力。见多了零食…  相似文献   

2.
新零食主张     
YES一方: 孩子喜欢吃零食,是天性。而且我们有时在逗孩子时也会不自觉地拿出一些零食来,所以我想,适当地吃一点零食也不为过。 NO一方: 吃零食是不好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到正餐,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正餐之外我们应避免给孩子吃零食。  相似文献   

3.
妈妈的烦恼:女儿晴晴吃起零食来不停嘴,可体检还查出营养素缺乏,医生说她缺铁和维生素A,难道吃下去的东西都没营养?主持:说到吃零食,刚有个家长问我,她说:“我每次来接儿子,都带5元钱给他买零食,饮料、果冻、膨化食品不能少,羊肉串、烤番薯也喜欢,虽然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又觉得别的孩子吃,他没得吃,会不会造成心理问题?”我认为,在幼儿营养结构中,零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研究证实:幼儿全天所需能量的20%来自零食。可什么样的零食有益?父母尺度又该如何把握呢?观点自制零食,既有利健康又体味母爱。儿子:倪昊阳年龄:5岁妈妈:林芳我很赞同给…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2008,(13):6-7
版主:同学们,你们爱吃零食吗?平时你们都吃些什么零食?你们认为吃零食是对身体的益处大还是害处大呢?张天虹(高二学生):零食,那可是好东西,我和我的同学都喜欢吃。我们经常三五成群到校门口的超市"集合",搜罗各种美味的零食,然后大吃特吃。谁叫我  相似文献   

5.
培养自控力     
小比妈 《幼儿教育》2012,(Z2):38-39
我不反对给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吃零食。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吸收大量信息。我还主动为孩子挑选很多讲故事的碟片。游戏,能给孩子快乐的体验。我愿意让孩子接触一些有趣的游戏,最好是益智的。零食,吃多了当然不好,但偶尔吃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孩子都是小馋猫,吃零食可以给他们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但做以上这些,都必须把握一个度。而小比,必须遵守我  相似文献   

6.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22,(3):92-100
零食是正餐的补充,适量吃些健康零食可以补充正餐的不足,帮助孩子达到饮食平衡。所以,孩子吃零食应该是被允许的,只不过,零食的种类要选好。回忆起小时候吃过的零食,爸爸妈妈们都会如数家珍,回味无穷。然而,对于自家孩子吃零食,父母却会多加阻止,顾虑多多,不想让孩子吃,而理由无非是零食不卫生、不健康。其实,零食种类繁多,不同年代都有伴随孩子成长的零食。  相似文献   

7.
仿真零食     
我想很多同学也和我一样喜欢吃零食吧。但是,现在的零食虽然口味越来越好,品种越来越多,颜色越来越好看,但同时问题也越来越多。它们大多数都是"垃圾食品",吃了不但没营养,而且还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很多零食不仅引发肥胖,甚至还会致癌。  相似文献   

8.
很多孩子都喜欢吃零食,尤其是一些膨化食品、牛肉干、鱿鱼丝、各色果脯和开心果等坚果。适量吃一点零食可以作为正常饮食之外的补充,但对此类"口味重"的零食,家长还应加以控制,否则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营养科医生李广益认为,很多"重口味"零食,尤其是一些海产品的干货,如  相似文献   

9.
有些孩子看到人家吃好东西,就赖在人家不走,或连忙跑到人家等吃甚至索取,这种“讨食”行为,常令父母感到十分头疼。怎样较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呢?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体会,提出这样一些想法供家长参考: 一、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孩子的发育需要,为孩子备存一些必需的点心。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由于一味强调不给孩子吃零食,在这方面限制得过紧,反而增加了人家的食品对自己孩子的诱惑力,致使孩子“眼馋”、嘴馋,形成不良习惯。需要说明的是,不能用零食代替主食,当然也不能因孩子“讨食”,便无原则地迁就其对零食的要求。二、邻里协同起来,在这方面形成共识。前后左右邻居是孩子们“讨食”的主要对象,因此,要从教养孩子的高度来认识和协同解决这个问题,形成一些常规。如:经常交流孩子在不同家庭的表现,经常交流孩子的  相似文献   

10.
“报仇”     
8月10日星期三晴这几天,冰箱里的零食越来越少了,明明不是我吃的,父母却怪在了我身上。这可把我气坏了,我一定要“报仇”。我想一定是哥哥吃的,我告诉哥哥:“妈妈又买了一大堆的零食,放在冰箱冷冻第三层。”可惜白天一点动静也没有,我猜,晚上肯定会有动静的。我利用白天的时间写了一个单子:“零食是我吃的。签名:”三更半夜,我被一阵开门声惊醒了。果真是哥哥在冰箱前狼吞虎咽地吃零食。我迈着轻轻的脚步走到哥哥面前,把单子递给哥哥,对他说:“给我签个名。”他毫不犹豫地签了名。早晨,我把单子交给父母,证明了我的清白!(指导老师:马羚)实话…  相似文献   

11.
许多家长认为,吃零食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食欲,还对孩子的牙齿有害,因此不让孩子吃零食。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它只看到了孩子“乱吃”零食的不良后果,而没有看到让孩子科学地吃零食对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益之处———零食不仅可以给孩子提供营养,而且还可以给孩子增添生活乐趣。研究表明,幼儿期的孩子所需营养量大约是成人的1/2或1/3,只凭一日三餐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孩子的零食应作为“一餐”去考虑,不可忽视。美国专家在作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后,认为零食能更好地满足孩子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孩子从零食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2.
正零食在家长和孩子心里占据着完全不同的位置,它不太受家长的待见,却是孩子的心头好。于是,吃不吃零食成了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谈条件的一件事情,孩子吃零食似乎也不那么光明正大了。家长之所以纠结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一方面是担心孩子吃零食影响正餐,另一方面也担心零食属于高糖、高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小梅是一名初二的女生。一次,她的妈妈找到笔者哭诉:"我的孩子怎么那么自私啊!我省吃俭用,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都省下来给她吃。可是有一次,我随手吃了她一点儿小零食,立即遭到女儿的呵斥,她还指着我说:‘谁让你吃的!’我真是又生气又寒心啊!"这位母亲说到伤心处,已经泪流满面。【分析与疏导】有类似经历的父母不在少数。很多父母都反映,自己的孩子自私、占有欲强,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自私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  相似文献   

14.
幼儿喜欢吃零食,但一般在幼儿园是不吃的,因为条件不允许。可我们幼儿园却不一样,由于大门口有卖零食的小摊,孩子们上学、放学甚至课间能直接目睹小摊上的各种小吃,许多孩子都爱吃。而那些都是一些廉价劣质的小食品,如一角钱的豆腐皮、榨菜丝,或米棒,或其他沾满色素、香精或麻辣味的东西。孩子们自由活动时吃,集中活动时也吃,更有家长将这些东西送到教室里孩子的手上。  相似文献   

15.
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吃零食。吃零食对幼儿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该不该吃零食,吃什么,怎么吃,这里是有学问的。 首先应当弄明白什么是零食。 零食,指的是在一日三顿正餐以外所吃的食物。 幼儿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多,所以,幼儿在一日三餐之外吃些有益的零食,可为身体补充一些营养素,对身体的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6.
零食     
丫丫最喜欢吃零食,瞧,她抱着薯片吃得多香,吃得小肚肚都圆鼓鼓的,但是这种零食对身体是有害的。 小朋友都喜欢吃零食,那我们就来看看哪些零食不能多吃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市场上品种和花样最多的应属儿童食品。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喜欢吃,不分时间、品种、数量及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另一些家长认为吃零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等,所以孩子根本吃不到什么零食。以上两种做法均有些欠妥,孩子的零食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少得可怜。如何为您的宝宝选择零食呢?孩  相似文献   

18.
解读魅力     
“爸爸,这个字读什么呀?”“读‘魅’”。 “‘妹?’那‘妹’力是什么意思呢?”“哦,‘魁力’是指一种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让你很喜欢它。” “我很喜欢吃零食,那零食是不是有魅力呢?”“嗯……也可以这样说吧。” “魅力”这个词与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便是在我5岁的时候。 后来,我才慢慢知道魅力的“魅”字并非我想像中的“妹”字,而是“魅”字。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不光是零食对我有魅力,这世上还有比零食更具有魅力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零食怪     
大家请注意,我是怪物家族的一员,我叫零食怪。哈哈!你们看见我长满牙的大口了吗?我最喜欢吃零食啦,我什么东西都能嚼碎哦!平时,我的三只眼睛总是在寻找好吃的零食。有时候我会躲在瓜子啊、花生啊、饼干啊、巧克力啊、冰淇淋啊等零食里面不停地吃啊吃。当一个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说说简单,操作起来却很难。作为养育孩子的核心人物——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时,也会因观念的不同或经验缺乏而举棋不定。为此,我们给父母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食物不是惩罚或奖励的手段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牢记自己的错误“,剥夺”了他们吃晚饭的权利,这样的惩罚将使孩子担心自己会挨饿,因此,为了防止以后“可能的”受罚,孩子一有机会就会吃东西。许多父母都很喜欢把零食作为奖励,拿到奖品的孩子会感到通过自己努力争取来的食物更有价值。但孩子所收到的信息显然是错误的,以后他们会把米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