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刑法分则中是作为具体危险犯而存在的,但法条原文对该罪犯罪构成语焉不详,以致在适用中颇具“口袋罪”的性质,故有必要对该罪的构成要件进行解释以便准确适用。该罪在“危险方法”方面应当与放火罪等四罪具有相当性,“危害”指形成具体危险而非抽象危险,“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且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安全。盗窃窨井盖的行为不具有与放火罪等四罪在行为特征方面的相当性,无论发生在何处、盗窃数量多少,均不会对不特定且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安全造成持续且不特定的扩大性危害。对于盗窃窨井盖的行为,应当区分具体情形分别认定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重伤、盗窃、破坏交通设施、故意毁坏财物罪。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共安全"的涵义在于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其中的"不特定多数人",应当是指不特定并且多数人。"不特定"最重要的涵义在于行为一旦实施完毕,可能影响的范围是行为人难以控制、难以确定的。不特定多数人中的"多数人",既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定罪的案件越来越多,但是有些裁判却是对该罪的滥用。并且,由于该罪的罪状描述概括性强,司法者在对本罪的运用上容易产生过于宽泛的解释,存在着不当扩大适用的情况,最终导致违反刑法的谦抑性,损害司法公正,让该罪逐渐变得“口袋化”。司法机关在判案时,应限缩对该罪的适用范围,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定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生命、健康安全,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仅作为次要利益保护,还应以“不特定且多数人说”来解释“公共”的含义,“其他危险方法”要符合“一次性”与“结果性”的特点。此外,必须要始终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不动摇,及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及指导性案例,不能任意扩张、随意外延,进行扩大解释。  相似文献   

4.
《刑法》中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如何理解该含义,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正确适用意义重大。通过从"公共安全"到"不特定多数人",再到"不特定"的渐缩逻辑顺序,对"公共安全"的实质内涵和范围界定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5.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二罪的主要区别是主观方面;暴动越狱罪与脱逃罪两罪的主要区别是主体方面与客观方面。尽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脱逃罪两罪存在吸收关系,但却不宜按吸收犯处理,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吸收犯应予否定;共同构成窝藏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有主观上的"明知"。  相似文献   

6.
现行刑法在交通安全的规制上形成了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罪共舞”的局面.在实现从危险到实害、从过失到故意全方位规制的同时,也必然产生三罪在处罚范围上的重叠.当危险驾驶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时,在危险驾驶罪和危险犯形态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形成竞合;当危险驾驶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时,在实害犯形态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之间形成竞合.针对前者的竞合,应当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选择适用危险驾驶罪;针对后者的竞合,应当选择适用实害犯形态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似文献   

7.
高空抛物是城市治理中的一大顽疾,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严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为及时回应群众保护头顶安全的呼声,在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增设了高空抛物罪。目前,认定高空抛物罪时遇到的主要难题有:“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不明确、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不明确、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竞合关系等。高空抛物罪认定的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突破:明确“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明确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客体是理解和认定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重要前提,但目前理论界对公共安全的性质及内容尚缺乏足够的和必要的关注。传统公共安全的定义并不能完全涵盖公共安全的内涵,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为解决长期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有关问题,应当将公共安全界定为: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公众的正常工作、生产、生活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共安全"中的"人"是犯罪对象而非行为对象,其概念的核心是"不特定",概念的内涵是"不特定多数"。"不特定"是指犯罪对象不确定并随时危及第三人,"多数"的具体标准为三人以上并具社会性,"不特定"与"多数"之间是修饰限定关系。不存在脱离人的生命、健康的纯粹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并且现有的"安全"内容不必扩大。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中的"公共安全"应界定为"不特定的多数人或特定的很多人的生命、健康、公私财产安全和通信等其他法益的安全".刑法中公共安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对解决刑法中"公共安全"规定的不明确、学理解释的不统一,以及完善立法、指导刑事司法实践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商鞅学派把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人“巧以伪”、“计利”、“刑轻”、“刑人复漏”、官吏“利合而恶同”等几种情况,提出“弱民”、“必得”、重刑治罪、培养民众的主动守法意识、利用民众功利心理进行诱导、对官吏使用“壹刑”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等心理预防措施。商鞅学派先验的犯罪理论和主观推定的预防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2.
因变态心理而发生的刑事犯罪案件近年有加重的趋势。此类犯罪比普通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曼大,因此加强对变态心理人犯罪的研究就更有其社会价值。对变态心理犯罪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目前我国刑法规定不完善,在《刑法》第十八条中,只对严重变态心理一精神病涉嫌犯罪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有相关的规定。对其他诸如智力障碍、性变态、人格障碍、心境障碍等变态心理犯罪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依然应该遵循医学要件和法学要件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作出较为客观科学的认定。  相似文献   

13.
宫爱风 《海外英语》2012,(4):216-217,220
文学与历史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新门监狱作为英国历史上有名的监狱之一,给文学提供了素材,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主要纪录新门监狱一些有名的犯罪和罪犯的带有传记性质的《新门监狱纪事》直接影响了犯罪小说的产生并为侦探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To challenge the distribution of condoms on school campuses with accusations of immorality and "lack of good character" appears shallow at best. Considering the home situation of many young people and their immediate environment, the act of securing a condom could be totally consistent with "good character." Certainly, abstinence up to a certain stage in a youth's life is prudent, but who is to determine the age to which,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abstinence must be observed universally? The litany of virtues to which Gow refers (kindness, courtesy, the Golden Rule, and so forth) all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youth who obtains a condom at school and uses it in an effort to protect himself and his partner. Use of a condom even by a teenager is not an unvirtuous act. Gow refers to two "misguided assumptions." The first is that "it is the legitimate function of the schools to dispense contraceptives." He maintains that parents and physicians, not schools, constitute the proper sourc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medication. Granted, they are the most logical and desirable sources, but what if a student has incompetent or perhaps no parental guidance and has little if any access to a physician? Schools have acted in loco parentis ever since public education first evolved. Why should it stop now during a devastating health crisis? The second "misguided assumption"--that "teen sex and pregnancies result from ignorance"--happens to be true. Ignorance is a major cause of pregnancies and AIDS. Distribution of condoms on campuses will help to counteract ignorance because it leads to explanations and discussion, two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education. I find no quarrel with Gow's call for reevaluation of value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His belief that institutions such as churches, familie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o forth must assume a larger role in clarification of values is logical. But until that occurs, what institution other than a public school has a better chance to reach the greatest number of young people?  相似文献   

15.
《离骚》是在古楚国民歌的沃土中结出的一朵奇葩,其文感情充溢,跌宕起伏,幻化无极。然而它保留了楚地特有的音韵、音调;用的是楚国习常的句法、结构;记述了楚地独有的虫鱼、花草。缘于以上诸端,给后来的注家带来了相当的困难,期间一些问题的争论可谓"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本文拟就其中"众芳"、"常"、"哲王"、"国无人莫我知兮"几个词句,就已往注家注解提出疑义,补阙相析。  相似文献   

16.
死刑是人类刑罚史上最为严厉的刑种 ,而死刑的存废也并不完全取决于所谓当前的国情。没有一个国家会对重罪轻罚的 ,作为法治国家 ,建立一个公正的犯罪惩罚机制以打击犯历时保护人民正常生活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一个国家的治理如果不以道德和基本人权为基本理念 ,则这个国家与其说是落后 ,不如说是不够文明开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 ,但仍有不少国家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名义仍保留死刑 ,这篇文章尝试支持废除死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终身监禁是刑法修正案(九)针对重特大贪污、受贿犯罪单独增设的一项新规定,禁止某些重特大贪污受贿犯罪分子在死缓变更为无期徒刑后减刑、假释等。在我国逐步减少死刑适用的实践中,终身监禁带有一些试探性色彩。对于终身监禁制度性质、功能、价值等方面的争议,笔者认为,终身监禁是死缓适用的一种情形,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制度的出台具有其时代价值和制度价值。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促进终身监禁制度的渐进完善。  相似文献   

18.
恢复性司法是指犯罪人与受害人及受犯罪影响的其他人,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共同参与解决由犯罪造成的问题的一个司法过程。它具有主体广泛性、参与自愿性、目标正义性以及运作模式多样性等特点。恢复性司法的构建有着深厚的理念基础、哲学基础以及法学基础。恢复性司法是中国儒家“仁”的传统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体育界对体育一词的翻译主要集中在sport、physical education、training等词汇,普遍认为sport主要用于竞技体育或大众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主要指的是学校体育,training主要是指体育训练。其中代表体育本质的词应属sport和phys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