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数的整除”单元练习题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小学王燕宁,黄汉英一、直接写出得数0.9÷3=1÷8=6.4÷0.8=0.25÷5=1÷0.02=0.46×0.2=1.34×4×2.5=0.8×2÷0.8×2=X-1.2=1.80.6+x=1x÷0.25=4...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分数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简便算法的练习时,我出示了教材后的“练一练”,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3247÷4,我随意让两位学生板演,却出现两种不同解法:学生甲:3247÷4=(32+47)÷4=(32+47)×14=32×14+47×14=817学生乙:3247÷4=(32+47)÷4=32÷4+47÷4=817勿庸置疑,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都运用了简便计算,可是第二种解法却令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教材上的演算过程并不是像这样的,这样做的学生是否真的知道这样求解的依据?如果这种演算过程教师认可之后,…  相似文献   

3.
马小虎学完简易方程后,试着解了一道方程题: 48÷6X=2 8X=2 X=2÷8 X=0.25 检验:把 X=0.25代入原方程: 左边=48÷6×0.25=2 右边=2 左边=右边所以X=0.25是原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4.
析疑解惑     
034与0.343是否相等析疑解惑18泰错在哪里和县上田镇新池小学戴卫安老师问:对方程095÷4x=19,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解法:解法1:由095÷4x=19,通过变换得到4x=095÷19,继续变换得x=8/1。解法2...  相似文献   

5.
小学里检验方程的解有两个目的:一是判断解方程的过程是否完整正确;二是判断计算是否有误。笔者发现,在教学“简易方程”时,很多学生把检验方程的解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形式,是瞎子成眼境——装装样子。如一名学生解方程“15-0.94+x=20”,错为: 解:0.94+x=20-15 x=5-0.94 x=4.16 检验:把x=4.16代入原方程, 左边=15-0.94+4.16=20,右边=20 左边=右边, 所以x=4.16是原方程的解。又有一学生解方程“0.5×8=8x”,错为:解:4=8x  相似文献   

6.
一些资料上要求学生解这样一类方程"32÷4x=4".学生中往往出现两种解法,第一种是把原方程看成"32÷(4×x)=4"去解,得x=2;第二种则是将原方程看作"(32÷4)×x=4"去解,得x=0.5.教师要求学生检验方程的解.采用第一种解法的学生,先把4与x的值相乘,得如下检验式:  相似文献   

7.
例1计算(1)a12÷a4;(2)x3n+4÷x3n+1.错解:(1)a12÷a4=a3;(2)x3n+4÷x3n+1=x3n+4-3n+1=x5.剖析: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式的计算中,错把“指数相减”变成了“指数相除”;(2)式的计算中,法则虽没有用错,但在3n+1的外面没有加上括号,导致符号错误,正确答案是:(1)a8;(2)x3.例2计算:(-2x)4÷(-4x)3错解:(-2x)4÷(-4x)3=犤(-2)÷(-4)犦·x4-3=12x.剖析:-2和-4是括号内单项式的系数,可将(-…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当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0÷20=20÷40=30÷60=100÷200=”的算式并让学生计算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这些算式的商是多少?生:它们的商都是0.5。师:谁还能写出商是0.5的其他除法算式?每人写出3道题。生1:4÷8=0.5,40÷80=0.5,400÷800=0.5.生2:2÷4=0.5,20÷40=0.5,200÷400=0.5.生3:……师:那么,商为0.5的算式有多少道?生:无数道。师:写这样的算式有什么窍门吗?生1…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书本第100页的例题,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例如:方程!10-1.4x=7.2解"1.4x=10-7.21.4x=2.8x=2.8÷1.4x=2检验:把x=2代入原方程。左边=10-1.4×2=7.2,右边=7.2;左边=右边,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在实际教学中,几位五年级的数学教师谈及这部分内容,尤其是检验的教学时,无不说起学生对该检验过程的不满和厌恶。为什么这一检查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好法良方,如此令学生大呼麻烦呢?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159份,收回有效问卷151份。通…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1郾1849,96.2郾示意图:3郾设起点站每隔x分钟开出一辆电车,则12v车-12v人=xv车,4v车+4v人=xv车 .12-xx-4=124,∴x=6.4郾第一枪打掉右边第一只得7分,第二枪打掉左边第一只得2×8=16分,第三枪打掉右边第2只得3×9=27分,合计得50分.5郾按题意有算式:ETWQ+)FEFQAWQQQ∵东部兵力大于西部兵力,∴E≥F.从此加式,可知Q+Q=Q,∴Q=0.W+F=10,①1+T+E=10,②1+E+F=10+W.③由①W=10-F.代入③,得1+F+E=10+10-F.∴2F+E=19.故…  相似文献   

11.
邱宇 《良师》2002,(17)
有些特殊类型的两位数相乘,可以不按两位数乘法法则计算,改用速算方法,简化运算程序,也能得出同样的运算结果。一、首位相同,尾数之和为10的两位数相乘首数加上1再乘以首数做积的前两位。两个尾数相乘做积的后两位,不足两位时,可在左边添“0”占位。例176×74=(7+1)×7×100+6×4=5600+24=5624二、尾数相同,首数之和为10的两位数相乘首数相乘再加一个尾数做积的前两位,两个尾数相乘做积的后两位,积不足两位时,可在左边添“0”占位。例376×36=(7×3+6)×100+6×6=27…  相似文献   

12.
一、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解决方程中的疑难几年来,在解方程教学中,学生感到特别难理解的是“x”在四则运算中能否合并为一个数,尽管把其中的算理说得十分的透彻,一些学生计算起来同样还是非常糟糕。比如:x×7=412,这个方程中的“x×7”根据乘法的意义是表示7个x相加,合并后应为7x,学生容易理解,很少出现错误;又如:x÷7=412,我让学生把“x÷7”转化成x×17(六年级学过分数除法)也能理解。可是在加、减法中遇到“x+7=412”这样的题,就不行了,解这个方程时学生由于受乘法的影响,常常会把“x+7”合…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你想了解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吗?请你在60分钟内完成下列试题。一、口算下列各题。16×4=150×6=31×30=78÷6=560÷4=720÷90=80÷20=9×50=16×30=1-=-=+=150÷5=300÷60=0÷70=240×2=二、填空。1.8000克=()千克2.3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工作总量÷()=工作时间4.单产量×()=总产量5.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一支粉笔长75()卡车的载重量是4()写字台的高度是8()汽车每小时行70()一张邮票的面积是…  相似文献   

14.
谭晖 《湖南教育》2002,(6):44-44
一、设计发散式问题,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就能设计出许多发散式的问题,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如:“某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路,前5天修了这条路的??,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路需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了五种解法:(1)(1-??)÷(??÷5)=20(天);(2)5÷??-5=20(天);(3)1÷(??÷5)-5=20(天);(4)5×犤(1-??)÷??犦=20(天);(5)5÷??×(1-??)=20(…  相似文献   

15.
有一些简便计算题从表面上怎样计算都可以,但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一些计算法则、性质等进行合理的变化,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合理变化有些计算题,特别是除法计算题,最明显的计算方法就是直接运算,这样算起来比较繁琐,如果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合理的变形就可以找出简便的解法。1.17÷25=(17×4)÷(25×4)(同时扩大4倍)=68÷100=0.682.7500÷125=(7500×4)÷(125×4)=30000÷500=60二、利用分数、乘除法的关系进行简算乘除法混合在…  相似文献   

16.
初一的同学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在,我把常见的错误解法归纳如下,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解方程的能力。一、移项不变号例1:解方程4-5x=6x+3错解:6x-5x=3+4x=7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对移项法则没记住。移项时,把方程中的某些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没有改变符号。正确的解法是:-5x-6x=3-4-11x=-1x=111二、去括号时常常出现以下两类错误运算1.去括号时漏乘某些项。例2:解方程2(x+1)=3(1-x)错解:去括号,得:2x+1=3-x移项,合并同类项,…  相似文献   

17.
题解方程组:解法一①+②×2,得即(X+y)2=25.①-②×2,得分别解之,得解法二由②两边平方,得由①③知x2、y2是方程t2-13t+36=0的两根,解之,得t1=4,t2=9.又由②知x、y同号,故解法三①×6-②×13,得解法四点评一:这种解法抓住了方程组的特征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开平方,实现了“降次”的转化.点评二:这里由原方程组的“和与积”联想到韦达定理的逆定理.为了运用它,巧妙地把方程②变换为③,体现了二次方程组化归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思想.点评三:这种解法通过消去常数项,为把一个二次方程化为两个…  相似文献   

18.
考点五: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综合题此考点是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其他代数知识融为一体,考查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例7求使方程组x+y=m+2,4x+5y=6m+ 的解x,y都是正数的m的取值范围.解:解方程组x+y=m+2,4x+5y=6m+3 得x=-m+7,y=2m-5 由于它的解为正数.∴-m+7>0,2m-5>0 解得m<7,m>52 即52<m<7.∴当52<m<7时,原方程组的解都是正数.考点六: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应用问题例8“五一”期间,某校由4位教师和若干名学生组成的旅游团,拟到国家4…  相似文献   

19.
不等式(组)问题是中考必考题型之一.下面通过几例说明运用不等式的解解决某些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例1若不等式x+52-1<ax+22的解是x<-0.25,则a=.解:原不等式可化为(a-1)x>1.因它的解为x<-0.25,故a-1=-4,即a=-3.例2已知a是非零整数,且4(a+1)>2a+1,5-2a>1+a 试解关于x的方程3x-2√+x+3√=3a.解:解不等式组4(a+1)>2a+1,5-2a>1+a 得-32<a<43,从而a的值为-1,1.当a=-1时,方程为3x-2√+x+3√=-3,无解.当a=1时,方程…  相似文献   

20.
恒等变形在数学解题中几乎处处碰到.利用因式分解是进行恒等变形的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它的应用极为广泛,这里就同学们已学过的知识内容谈几点应用.一、数值计算例1若a=-2,b=0.2,求代数式[(a2+2ab-8b2)÷(a-2b)-(6a2+ab-b2)÷(2a+b)]÷ 的值.解原式=[(a+4b)(a-2b)÷(a-2b)-(3a-b)(2a+b)÷(2a十b)]·2a=[(a+4b)-(3a-b)]·2a-(-2a+5b)·2a∵a=-2,b=0.2,∴原式=[-2×(-2)+5×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