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议论文的题目与记叙文、说明文的题目不同,它有自身的要求:一是题目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类;二是文章的内容必须紧扣题目。有些同学给议论文拟定的题目,如《收获》、《奉献》、《路》、《心的呼唤》、《诚挚的心》等题目,看了以后,让读者认为是在写记叙文呢,还是在写议论文呢?这就是题目文体特征不明显而造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四册的重点是学习议论 ,全册教科书共收编议论文 2 5篇 (包括文言课文 )。同学们要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议论方法和语言运用技巧 ,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为阅读课外更多的议论文打好基础。【阅读指要】一、要留意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议论文题目的审阅 ,可以明确论题和旨意。如 :《想和做》《怀疑与学问》等题目 ,告诉了读者议论的范围 ;而《“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俭以养德》等题目 ,使读者一目了然 ,明确论点。二、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它是作者通过认识和提炼生活材料而进…  相似文献   

3.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众所周知 ,记叙文有六要素 ,议论文有三要素 ,而说明文却还没有定论。杨慎德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一期发表题为《谈说明文的要素》的文章 ,将说明文的要素“概括为两个 :知识 ;解说。”这篇文章的发表令人耳目一新 ,但这个概括是否确当 ,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正如杨先生所说 ,要素就是构成这一事物的必要因素。那么 ,“知识”、“解说”是否是构成说明文的必要因素呢 ?在《谈说明文的要素》一文中 ,杨先生写到 :“解说就是解释 ,说明 ,介绍。它包括各种说明方法 ,如 :解释含义、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样写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呢?突出文章的中心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下十种方法: 一、巧立文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的作者在文题上就直接点明中心。如《伟大的友谊》一文的题目就属于这种。二、首尾点题。有的文章开头或结尾直接点明中心。如《詹天佑》一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作品的“眼睛”,给作品命题是艺术性颇强的工作。作者常常为寥寥几字的题目,付出“拈断数根须”的反复思考和艰辛劳动。中学课本里的课文标题,大多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其一,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标题,大都具有这一特点。它们有的是记叙文的人物事件,有的是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有的是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如马南邨的《事事关心》,标题就是统率全文的  相似文献   

6.
议论文的题目与记叙文、说明文的题目不同,它有自身的要求:一是题目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类;二是文章的内容必须紧扣题目。有些同学给议论文拟定的题目,如《收获》、《奉献》、《路》、《心的呼唤》、《诚挚的心》等题目,看了以后,让读者认为是在写记叙文呢,还是在写议论文呢?这就是题目文体特征不明显而造成的现象。笔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议论文题目的拟法:一、直接以文章的论点为题目。论点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情、某一现象表明的见解或主张,在文中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意思十分明确,或肯定,或否定。因此要以文章的论点为题目,我们…  相似文献   

7.
初中学生作文“走题”不是个别现象,之所以“走题”是他们对题目要求缺乏理解,因此,必须加强审题训练。下面试举几种审题训练方法。 一、对所学过的课文标题进行分析比较。课文题目有的表明了记叙或说明的对象、范围,如《藤野先生》《济南的冬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的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或提出论点,如《鞠躬尽瘁》《人民的勤务员》《反对自由主义》;有的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如《七根火柴》《背影》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课文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和重点,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标题与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从而提高对作文命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第二册第六单元共包括四篇文章:《驿路梨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除第一篇为记叙文外,其他三篇全为说明文。 为什么本单元要将两种不同文体的文章混合编排呢?不妨让我们揣摩一下编者的意图。“单元提示”中谈到:“记叙文或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不难知道,要写好记人叙事的文章,往往要动用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五单元中的“叙述与描写”;本单元《驿路梨花》中的“叙述与抒情”。同理,要写好说明文,也不仅仅只是说明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得兼用其他,或叙述,或描写,如本单元中的三篇说明文即是如此。不过,从本单元中的四篇选文看,尽管文体不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是一致的,即让  相似文献   

9.
一个好的题目,往往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题目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一、归纳题目类型,培养审题能力。小学语文的文章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具有综合性、概括性的题目:以文章的主要观点为题的,如《为人民服务》;以  相似文献   

10.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不可不重视提高识别文眼的能力。那么,怎样识别文眼呢?所谓文眼,就是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它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还可以是句子。文章体裁不同,文眼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记叙文的文眼常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如《听潮》的文眼是“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说明文的文眼就是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如《故宫博物院》中“规  相似文献   

11.
一、观其大略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捷径: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标题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说明文的标题往往直接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如《景泰蓝的制作》、《神奇的极光》等。议论文的标题无非三种,一种是直接点明中心观点,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种是间接点明中心观点,如《别了,司徒雷登》;一种是确定论述对象或范围,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孔孟》等…  相似文献   

12.
统编语文课本第四册中的散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一篇训练学生学写比较复杂的说明文的好教材。“雄伟壮丽”,是人民大会堂这座大厦非常突出的特征。为表现这一特征,文章从命题到材料取舍、繁简处理及其表现手法,处处都作了恰当的安  相似文献   

13.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众所周知.记叙文有六要素.议论文有三要素.而说明文却还没有定论。杨慎德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一期发表题为《谈说明文的要素》的文章.将说明文的要素“概括为两个:知识;解说。”这篇文章的发表令人耳目一新,但这个概括是否确当,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要想让学生尽快具备阅读能力,就要教给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把握中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如《飞夺沪定桥》一课,文章就是围绕“飞夺”来写的.2.从文章的开头入手.有的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出文章的中心.如《詹天佑》一课.第一句就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相似文献   

15.
题目,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题,额也。”(许慎《说文》)目,是眼睛。可见,“题目”的含义:居于额前的眼睛。难怪古人把题目叫做一篇文章的“龙眼”,龙无眼不飞,点睛则腾空而起。可见,题目对一篇文章多么重要。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有一个好的题目,或形象生动,如《变色龙》、《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或寓意深刻,如《生命的支柱》、《驿路梨花》;或发人深思,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比人气死人吗》。在教学中,因文制宜地破好题,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话题作文盛行之际,很多学生喜欢写引发类议论文。引发类作文虽源于命题作文,但它不像一般命题作文那样,严格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尽量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多角度变换思路,力求写出有创新意义的文章。引发类议论文所给的题目只是一个“引子”,这个“引子”可以是一个具体物件(如《“伞”的启示》《镜子的启示》),也可以是名人的一句话(如《由马克思名言“幸福就是斗争”谈起》),还可以是一个历史掌故(如《由“守株待兔”所想到的》《也说伯乐相马》),又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如《从“活得太累”说起》《从“落后就要挨打”说…  相似文献   

17.
议论文是一种使用得最多的文体,具体而言,写一篇议论文,不管议论的是什么问题,也不管文章篇幅的长短,都必须提出作者的看法或主张,即观点,也即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而论点的提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用文章的题目来揭示,如“谈骨气”;有的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如“反对自由主义”;有的用文章的结尾来归纳,如“论鲁迅”;有的在文章中间提出,如“事事关心”。  相似文献   

18.
建筑性方面的说明文是以空间为序的。根据这个特点,教这类说明文,用“三步导游法”。下面以教《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为例。第一步导游前言(时间约为2-5分钟)。在这个环节里,老师简要地提出新授要求及注意事项,并作前言式的概述:今天我们学习《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篇说明文。人民大会堂是我们中华人民和国各族人民共商国事的地方。大会堂的建筑规模、布局、装饰设备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当家作主的国体特点。为了让大家学好这篇文章,我们请了几位导游同学带领大家参观游览人民大会堂。第二步,导游(时间约30-35分钟,按总-分-总的说明顺序由三个学生担任)。三个担任导游同学用通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多种说明方法,凭借平面  相似文献   

19.
一、观其大略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捷径: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标题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说明文的标题往往直接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如《景泰蓝的制作》、  相似文献   

20.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学会读课文标题很重要。一、从标题看课文体裁文章的体裁多种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通过标题特定的语言形式,可以辨别出文章的体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