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田照军 《职业圈》2007,(9):151-152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学生、家长、社会和国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转变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揭育通 《职业圈》2007,(20):188-189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复杂而极其重要的系统工程,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大学生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文章对高职院校全员化、全程化以及全方位指导的多元化职业指导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然而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文章从大学生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入手,研究分析大学生犯罪心理特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群体,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大学生、子女、公民角色.多重的角色认同和扮演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不同的要求,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多重社会角色定位,树立社会角色是商品经济社会人的社会责任承担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高校宿舍是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处事态度、学习态度和思想政治的导向.而宿舍建设是涵盖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行为规范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陶冶大学生情操、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创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转变,构建大学生和谐生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庆华 《职业圈》2007,(4):115-1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起着传递信息,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本着具体形象性、对应性、服务性、新颖性和有效传达性等特点,通过不断改善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服务.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目前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研究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大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0.
离异家庭大学生的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离异家庭大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必然会给个体自身带来各种各样的挫折、压力和挑战.离异家庭大学生所经历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心理状态的调整要比其他同龄大学生更为激烈,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文章探讨了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的形成、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政府、社会、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本人四个方面的问题.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对于政府和大学生本人及社会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要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应着力打造以政府为基础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当认真研究如何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困扰和面临新的挑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有利于形成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张祝平 《职业圈》2007,1(20):94-96
精神文化消费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引导大学生走出精神文化消费误区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忘恩"的现象.这种感恩意识淡薄的大学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施好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从社会健康向上氛围的构建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思政工作者的职责.然而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不对称现象,它根源于社会、网络、教育以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采取措施重视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考虑.文章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特点展开论述,从而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以人为本重视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的柔性管理理念,从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大学生情感与欲望出发,论述了大学生柔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实践能力——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江洪  丁宁 《职业圈》2007,(24):164-165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我国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老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从教学理念、教学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全面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其"不和谐"的症结所在,探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丹  邵小芳 《职业圈》2007,(9):149-150
大学生职业辅导全程化是时代和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大学生职业辅导要建立适宜的目标体系、完善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通过职业辅导平台化、多样化、个性化建设,保证分阶段、分步骤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