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建立更完善的数学知识架构。这样的教学形式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教师利用数形结合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和含义,分析数学问题,解放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可以体验到获取数学知识的成就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教学思想,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永萃 《考试周刊》2014,(17):93-9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图形,也可以利用计算表达一些图形概念,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本文从"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对"数形结合"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力图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简单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3.
陈丽惠 《新教师》2022,(3):55-56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可以使知识的呈现直观形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一、巧用数形结合,让概念教学更有效 数学概念是现实对象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大脑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因此,教师要巧用数形结合,借"形"来呈现概念所描述的数学知识,将...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领域中"数"和"形"是两个基础性的概念,二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且一直伴随整个数学教育。尤其在小学数学中"数"和"形"一直相融合出现,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从根本上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融合,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进而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华罗庚曾说世界是由数和形组成的,无处没有数和形.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数和形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孩子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幼儿阶段是认知的关键期,他们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能力较差,建立数和形的概念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因此,幼儿学习数学时,我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建构数学,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游戏帮助幼儿轻松地学习数学,让幼儿数学教育充满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形的方式形象化地展示出来,能够降低学生的思维负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该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4):65-6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数与形适时适度地结合,借助于形的直观优势来为学生助力,用图形来理解数和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观察形的特征,用数来细致刻画图形,就能使学生较快地理解抽象的数,快速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轻松掌握深奥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 ,是数学知识的核心 ,它是客观事物在数和形方面的抽象化 ,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 ,也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前提 ,为此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根据实际 ,引入概念。恰当地、科学地引入所要讲的数学概念 ,有利于儿童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 ,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概念选用不同的引入途径。鉴于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所以对一些概念 ,如 :“自然数”、“面积”、“容积”等 ,可采用实物、教具、学具或实际事例直观、形象地引入新概念 ,对于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些概念 ,可抓准新旧概念的联…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49):127-128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数学认知结构的核心环节,因此数学概念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80):43-44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学学科的核心研究内容就是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简称"数"与"形"."数"与"形"贯穿整个高中阶段数学教材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因而熟悉掌握"数形结合",将"数形结合"运用于具体数学知识点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数形结合"为研究对象,概述了数形结合的概念和价值作用,随即结合三角函数、向量两大知识点阐明"数形结合进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这一研究主题,旨在探明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计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时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常常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解决问题,使“数”的问题借助“形”去观察,去思考,即用“形”作为直观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粗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1,(66):70-72
人类在漫长数学实践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进行提炼,既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也对数学问题予以解决、研究,并给教学提供指导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从数学概念的建立、发现数学规律,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都必然要应用到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数"和"形"的密切关联,以数助形,以形析数,使得数学知识得到多方位呈现,揭露其本质,促进问题直观且精准地解决。因此,文章主要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童奇敏 《考试周刊》2010,(13):79-79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新世纪赋予教师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途径,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素质其核心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它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数”与“形”的科学抽象。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空间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加强概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教师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必要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更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和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其中数形结合是很重要的一种数学研究思想,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把抽象的数学规律和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6.
林海荣 《考试周刊》2010,(57):73-74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教学学科,是现实世界内在关联的真实反映和有效体现,新课程目标理念中"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对其特性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和明示。通过对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和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在生活实际中不断提炼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王海英 《天津教育》2022,(22):83-85
<正>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从而更掌握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具有多重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成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所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的基石,也是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常常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解决问题,使“数”的问题借助“形”去观察,去思考,即用“形”作为直观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粗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自然的过程来源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过程的融合,具体表现为对数学概念、原理的不断归纳和概括的过程.案例中用动与静、数与形等自然的转换捅破零点概念的"窗户纸",用"温度曲线"创设区间、连续和异号等典型情境,在不断归纳和概括中实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自然的过程来源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过程的融合,具体表现为对数学概念、原理的不断9-2/纳和概括的过程.案例中用动与静、数与形等自然的转换捅破零点概念的“窗户纸”,用“温度曲线”创设区间、连续和异号等典型情境,在不断归纳和概括中实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