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德育》2004,(1):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  相似文献   

2.
刘舜华 《小学生》2010,(2):32-3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
略谈民族精神及其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他强调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思想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本文试图对民族精神及其培育问题谈些学习体会。一、…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04,(4):12-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  相似文献   

8.
齐欣 《中国教育》2004,(4):16-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向他们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尤为重要,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中小学实际,特制定《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我县教育局多年来一直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做到“八个结合”、实现“六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上海市也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颁布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湖北教育》2003,(10):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3.
张国建  詹万生 《中国德育》2004,(6):30-31,5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既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应对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 ,繁荣校园文艺、弘扬民族精神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 ,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完成的艰巨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一、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教育部于2004年元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出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此,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并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当然是责无旁贷。一、思想政治课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一、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诚实守信的道德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395页)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第十二条提到了“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与建设”,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作为学科教学中的应有之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也提出要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使之作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