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5.
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数学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让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外,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6.
林春珍 《广西教育》2008,(16):33-3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之外,还应当为学生打造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外,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灿烂的人文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堂上,我们除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传统课堂的反思,我们究竟应该创设怎样的课堂?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一种能点燃学生心灵火花,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的理想课堂。我把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诚挚纯朴的人文关怀,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绿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离不开设疑提问,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我们一线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思维能力时,首先应该使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疑,巧妙地设疑提问,而后进行启发、引导,使他们通过合作去探讨、分析、解疑,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把课堂的主人还给我们的学生,并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一步提高他们语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能力。那么如何使设疑提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钱勇 《天津教育》2006,(7):49-50
小学语文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十分注重入选课文的可读性与人文性,很多篇入选课文都包含着丰厚的人文意蕴和浓厚的审美色彩。学生既能从中学到语文知识,又能陶冶情操,还能得到美的享受。可见,语文教科书是好的,但为什么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呢?那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比如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把好词佳句从文本整体的架构中抽出来,按照参考书的答案去讲解,再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好端端的文句失去了鲜活性,学生怎能不觉得枯燥呢?“真正”的语文课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接受熏陶,也就是说,语文课堂要凸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的语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如何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英语交流活动中,使他们得到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如何把英语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有效而实用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数学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让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外,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一、倡导合作学习,发挥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创造陕乐数学课堂,使数学课不再枯燥,让学生在宽松、自然、快乐的教学环境中快快学习。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清新的海风。不断冲击着课堂教学,给我们神采和活力。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渴望获得自由与发展。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使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略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人文因素,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与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现从以下几点,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孙娜 《成才之路》2009,(28):61-61
当前,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外,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本文从倡导合作学习,体现团队精神;拓宽思维空间,提高创新能力;珍视独特体验,享受审美情趣;召唤人文意识,渗透人文关怀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就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则是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应创设自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生疑、自主释疑、自主探究、自觉感悟、自主评价、自主提升,使课堂因“自主”而精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勃 《宁夏教育》2011,(5):55-55
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和创造精神,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作为美术教师,应把美术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让他们的小手动起来,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合作、交流,发展思维,活跃心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