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城市文化建设举足轻重。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城市的无形财富,它决定着城市创造力、凝聚力与竞争力。在推进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城市、城镇需从深入挖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理念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兰西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西宁城市群的概况、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对兰州西宁城市群的不协调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兰西城市群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在建设城市群过程中,为保障城市群功能的有效发挥,形成"发展极",发挥其带动辐射优势,需要抓住机遇,通过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构建有效的省际行政协调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来构建兰西城市群发展的支撑路径.  相似文献   

3.
以兰西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西宁城市群的概况、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对兰州西宁城市群的不协调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兰西城市群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在建设城市群过程中,为保障城市群功能的有效发挥,形成"发展极",发挥其带动辐射优势,需要抓住机遇,通过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构建有效的省际行政协调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来构建兰西城市群发展的支撑路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旅游是指旅游者被城市中的专业化功能和系列所吸引而对该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影响的旅游活动。西宁作为青海旅游的桥头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西宁城市旅游的发展条件、发展模式和具体对策,对整个青海省旅游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西宁为中心辐射范围为150公里的环西宁旅游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发展西宁城市旅游。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五个相同性和六个不同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析长株潭城市群战略对策,着重提出长株潭城市群应突出湖湘文化特色、突出城市群特色、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突出省域内淡水环境的内部控制与整治等富有特色的"两型社会"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6.
西宁贤孝是具有浓厚传统特色而又濒临灭绝的青海地方曲艺种类.具有传承传统伦理观念、保存民间记忆、探讨说唱技艺等文化价值,在研究民间艺人的生存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西宁贤孝的存活困境,从保护主体、财政投入、人才队伍、传承人保护等几方面提出了保护措施,以期对西宁贤孝的保护产生些许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和规划了黄河流域城市及其文化软实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凸显了济南在全国区域、黄河流域、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济南在新发展阶段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迈进了"黄河时代",彰显了黄河文化资源,凸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和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黄河文化底色和黄河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城市化进程存在城市数量少、密度低、城市结构不合理以及城市首位度高的问题,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性明显、中心城市辐射力有限、城市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未来青海省加速城市化进程必须迁村并点,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小城镇体系,加强撤县设市工作,培育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以及制定不同的城市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确定正确的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它是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回顾新乡市近三百年来城市性质的演变,分析新乡市在更大区域内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等上位规划,在新一轮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对新乡市的城市性质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新乡市是中原城市群北部重要节点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地区先进加工业基地,豫北地区交通枢纽和现代化物流商贸城市,职业培训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以2005-2012年中国11个主要城市群100个城市为样本,运用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对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演进进行了分析,并回归分析了城市功能分工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总体较低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高于中部和西部;西部地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城市功能分工水平与经济发展成正相关关系,但系数并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多数城市功能分工处于相似的低位,城市间产业同构化、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现象严重,过剩的产能无法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也抑制了城市功能分工的进一步提高。最后总结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是位于城市中的村庄,每个城市、每个“城中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根据青海西宁“城中村”的现状、经济能力和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求,青海西宁“城中村”的改造宜采用“撤村建居”的“渐进式改制”方式。应通过加强管理、寻求替代阶段、弱化“城中村”的改造障碍后,才能对“城中村”进行彻底的清除改造。  相似文献   

12.
青海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一要充分认识青海文化人才队伍与文化竞争力的现状;二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青海文化事业繁荣;三要培育文化人才,推进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四要大胆改革与创新青海文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五要发挥文化人才作用,提升青海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开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角度,探讨建设环西宁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圈的优势、可行性,提出建设策略和若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昆明为核心城市,曲靖市麒麟区、玉溪市红塔区和楚雄市市区为次级城市的滇中城市群构建中应进一步加强以城市布局、城市景观、城市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化整体规划,发挥地域优势资源和挖掘地方历史人文资源形成城市文化特色,调整城市文化功能结构及其分布,完善核心城市与次级城市文化功能定位,提升城市文化功能,以形成滇中城市群和城市文化的协调发展格局,构建美好的边疆城市.  相似文献   

15.
以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外向服务功能差异不很明显,城市群发展空间较为集中,城市分工重叠,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与其他城市联系不紧密,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发展不理想.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大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重点发展区域副中心城市,避免城市群内部等级明显分化;大力发展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平顶山亟待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特色文化是城市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倚重的软实力.认清我国城市特色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选择我国发展城市特色文化的途径,在我国城市特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将碰到关于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建设等相关方面的问题.通过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城市特色文化保护和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既是体现城市个性特色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泰安市历史文化在泰安市CI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及建设途径问题,其中包含了泰安市历史文化与城市理念识别系统(城市MI)、城市行为识别系统(城市BI)和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城市MI)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文化自觉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基于文化自觉的视野,本文通过对西宁城市精神内涵的梳理和分析,阐述西宁城市精神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要件,从而使西宁城市精神的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至达到和谐文化境界,最终实现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确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不仅要利用这一契机发展好区域经济,更应该重视文化对区域内各城市发展的影响,利用独具本土特色的海洋文化塑造、传播广西北部湾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各方关注,使城市的发展获得持续、强大的助力。基于广西北部湾城市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通过对广西北部湾城市已有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其他城市形象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探讨构建和传播海洋文化特色下的广西北部湾城市形象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青海饮食文化的区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区域民俗学的角度阐述了青海饮食文化的相关问题,主要对青海饮食文化的区位归属、饮食结构、饮食礼仪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青海饮食文化兼有农业和牧业的饮食结构,因为民族和文化体系的多元化使得饮食结构和礼仪也呈现不同一般的特色,青海饮食文化可自成一体,代表了多元的高原饮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