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20世纪60年代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美国经济连续增长的形势下,约翰逊总统发起了一系列国内社会改革,试图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名垂青史。约翰逊的政治理想主义是民主党自由派政治思想、约翰逊个人臆想和性格特征的综合的体现。约翰逊的政治理想在总统实践中试图解决美国社会矛盾的同时,引起了更多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塞缪尔.亨廷顿在国际政治领域著述颇丰,在其代表性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及《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中,存在着一些尚未被完全解答的疑问。可将这些疑问概括为"政治秩序的内在矛盾"、"多元文化主义的悖论"和"世界文明与美国文化的断裂"。廓清和厘定这些疑问的过程,也是对亨廷顿政治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尼采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尼采关于艺术、宗教、道德的著作中概括出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指出尼采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反德意志民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反民主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女权主义,并且指出,尼采的政治哲学观点都是以超人哲学和反基督教学说为根据的。论文纠正了对尼采政治观点的某些错误理解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60年代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美国经济连续增长的形势下,约翰逊总统发起了一系列国内社会改革,试图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名垂青史。约翰逊的政治理想主义是民主党自由派政治思想、约翰逊个人臆想和性格特征的综合的体现。约翰逊的政治理想在总统实践中试图解决美国社会矛盾的同时,引起了更多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霍布斯是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奠基者。关于霍布斯政治理论的形成,学术界向来有各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霍布斯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为超脱于现实政治之外,霍布斯的政治理论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政治思想是逻辑演绎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霍布斯的政治理论不是一个演绎系统,而是一个“与其同时代人所作的对话”,是对现实政治进行思考的结果。第三种观点则介于二者之间,认为霍布斯的政治理论是他长期的哲学思考受到现实政治激发的结果,而这种对现实政治的思考与其哲学体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的某种文明不等于恐怖主义,但在某种程度上文明的冲突是导致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9·11事件"后,一些学者和政治领导人不断地痛苦地思考美国到底干了什么让阿拉伯如此痛恨美国,他们拼命地搜寻导致恐怖主义反对他们的原因,作者将从文明冲突的角度探讨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以期对国际反恐战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价值体系的建设。近现代国际国内政治的演进决定了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因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就要面对儒家传统和社会主义传统及其关系,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面对近现代政治发展的特殊性,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境遇,发展的新挑战,如何选择自己的政治文化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8.
亨廷顿和福山均为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但二人关于政治发展的理论渊源、态度、内容及特征方面皆不尽相同。亨廷顿基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立场,从分析的角度提出权威政治的观点,主张将稳定与制度化作为其政治发展的目标,并演变为分析文明的冲突及强调民主的重要性。福山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其历史终结理论乐观地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并在"中国模式"出现之后,对其终结理论进行了重新修正。  相似文献   

9.
宋华 《华章》2011,(25)
亨廷顿不是第一位关注国际政治中文明因素的学者,但却是第一位将“文明冲突”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理论范式的学者.亨氏强调文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试图从文明角度找到解读国际政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亨廷顿的基本观点 亨廷顿著作很多,影响最大的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书中提出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线重构。人民之间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经济的区别,而是文化的区别,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这些概念来界定自己。世界之间的冲突将是文明之间的冲突,国家、阶级这些实体将退居其次,而文明将成为最基本的实体。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文化回归”。在众多的文化阐释中,塞谬尔.亨廷顿认为文明冲突将会左右全球政治,亚历山大.温特阐释国际体系文化及其变迁,约瑟夫.奈提出塑造国际规划的能力扎根于软权力中,平野健一郎提出了国际文化理论。文化可以解释国际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也存在解释功能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最密切联系说是当代冲突法中解决法律适用问题时广为采用的一种学说,它最早发源干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领域。目前,随着各国民事交往的日益频繁,它正在向国际民事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该作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列入国际私法的立法和理论中去。  相似文献   

13.
均势概念的由来历史悠久,在17世纪中叶的欧洲得到广泛的讨论和应用,随着一战后国际关系学科的建立,均势这一概念逐渐被赋予了更广泛、更深层次和更系统的理论解读,均势的内涵也因此趋于精细化、复杂化、模糊化,导致对均势内涵的理解至今尚未存在一个认定的解释标准。本文从梳理均势的渊源和均势的内涵着手,首先厘清均势概念的由来,随之阐述均势在国际关系(政治)中所被赋予的丰富内涵,并从国际体系的、国家的和二者中间的三个层次角度塑造一个理解均势内涵的基本模式,试图以此规范对均势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文明冲突论”具有双重含义:在国际政治上,它颠覆了西方文明具有普世性这个命题,但又通过对西方文明独特性的强调而重构了这个命题,其意是要劝喻西方国家深根固本,宁静志远。在国内政治上,它又显示了美国白人对日益活跃的少数族裔的恐惧和敌视。概言之,它既昭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深闭固拒,也显现了美国白人的惟我独尊。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国际化趋势,是指当前和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将面对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与对抗、交流与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冷静面对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与异质文化的交融而表现出的进取态势和探索精神,是一种大胆开拓、积极吸收借鉴外来德育思想的探索过程,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生命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实践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健康发展,应在“放得开”与“守得住”原则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加强国际合作与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交流互动中“一元”与“多元”、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余婧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29-32,121
威权主义是作为民主的对立面出现的一种政治形态,在亨廷顿所称之为"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它不断向民主政治方向转型。民主转型的过程是复杂的,对这一过程的理解存在着结构主义研究、行为主义研究、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等诸多的研究路径,而且实际转型过程中还会存在着暴力冲突以及民主回潮与巩固等问题。文章立足于威权主义与民主转型的相关概念,力求更新其的研究路径,同时分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求全面理解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尤其是近50年来在史学与政治关系问题上有种种不同认识,并影响到史学的发展.虽然我国史学发展历程中有过被政治化、简单化、庸俗化的痛苦经历,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史学与政治有关系,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曲解了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把史学与政治关系简单化以及把史学等同于政治是错误的.同样,割裂史学同政治的关系,强调史学要“超越”现实也是不正确的.在史学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史学与政治关系的三个维度,使史学在与现实政治运动的双向互动中保持合理的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18.
只有在"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这一条件下,艺术这一社会意识形式才能够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形式.文艺是审美意识形式,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只有确认文艺的艺象形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文艺的本质属性.此外,对原典的不同理解是造成文艺与政治关系认识上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乔治·莫德尔斯基和罗伯特·吉尔平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论点旨在为“中国威胁论”张目,文章对这一论点在新世纪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认为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全球化、非传统安全和国际机制将增加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扩大其利益面,从而消解这种“规律”,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关系走出历史的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