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在"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的背景下,"第四世界"是我国当前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对象。"第四世界"本身落后贫乏的媒介生态,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外宣活动时,应当探索出不同于驻外媒体、孔子学院等正式平台的其他机制。本文根据马拉维录像厅和新中国初期读报组这两种基层媒介实践,提出我们在对"第四世界"进行国家形象传播时,可以将"群众路线"创造性地应用于对外传播实践中,尝试搭建驻外录像厅这种另类的媒介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青林  李巨伦 《东南传播》2015,(12):115-117
本文认为,每年度的"广播影视奖"评优活动是对优质媒介产品进行评估的媒介管理过程。在这一管理活动中,建立媒介成功的标准体系,并通过评奖活动来加以实际应用,是强化媒介质量管理、激励员工创造性的重要环节。对优质媒介产品的准确评估,是现代媒介在工业化生产流程的再生产过程中走向创新的前提。笔者在参与2014年度"陕西广播影视奖"电视新闻类评奖活动过程中,运用媒介成功标准相关理论,吸纳评委们的真知灼见,结合具体获奖新闻作品,对电视新闻类作品的评优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从表现指标和成功标准两大方面来建构优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运行的一种政治、经济与文化网络增长和加速的过程,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空间逐渐死亡的历史潮流。这一过程在信息和文化领域的表现,就是传播的全球化和媒介的全球化。由于媒介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调,使媒介全球化成了文化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等文化霸权主义的御用工具,从而造成了文化领域的普遍不公。围绕着媒介"软权力"的争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也在文化传播领域展开了激烈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文化的球土化,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殖民的"杀手锏";文化的主权化,则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文化独立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4.
"媒介生态学"从人、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保持动态平衡的基本论点出发,构建了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研究模型。这对于探索新兴的媒介现象很有意义。"人肉搜索"便是这样一种媒介现象。本文从"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了"人肉搜索"体系的各组成因子及该体系的两重性定位,并运用"媒介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人肉搜索"的发展趋向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在"媒介传播全球化"的形势下.新闻工作者所从事的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通过符号化的媒体传播产品达成相遇、碰撞、理解、交融、吸收.在这一过程中,"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以其特有的语言优势逐渐成为全球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界奋起应对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寡头垄断制促使优势明显的公司极度扩张,形成经营全球化、管理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的局面。在经济体制全球化的时代,媒介公司也毫无例外地按照这种法则参与全球竞争,媒介传播走向了全球化,这主要表现为:媒介传播全球化。新技术使得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在2007年第11期《新闻与写作》杂志撰文指出:媒介产业素来被称为"内容产业",因此,"内容为王"一直是媒介行业奉行的不二法则。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上,这一法则也许到了应该有所突破的时候了。而取而代之,更能体现今日媒介市场竞争特点和要求的法则  相似文献   

8.
媒介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监督和自我认识的产物,媒介世界是对现实的反映,为现实服务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现实世界为媒介世界的存在提供依据,媒介世界对现实世界造成影响,而媒介真实也是对客观真实的反映,是虚拟的、片面的、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而客观真实则表达已经存在的。不因人的思想变化而变化,"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媒介真实"客观上反映了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9.
《现代传播》2017,(11):169-169
2017年10月14-15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江苏苏州隆重举行。来自中广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的领导,来自全国200多所高等院校的5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全球化'与'后全球化':中国影视的进程与前景"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第十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共收到论文  相似文献   

10.
陈旭 《出版广角》2013,(Z1):79-81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冷媒介""热媒介"是他的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争议性最大的观点。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极具盛名又颇有争议的观点。"冷媒介""热媒介"是他的理论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也是争议性最大的一个观点。本文试图全面、多层次、从整体上阐释这一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新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一、"冷媒介""热媒介"划分的三个要素麦克卢汉在论述他的观点时喜欢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间的推移,"70后"、"80后"这两个词语的意义已扩展成对两代人的整体称谓。本文从媒介进化和媒介环境的变化角度来分析这两代人的代际特征,提出了"媒介代际"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12.
“大出版”时代期待“大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盼 《中国编辑》2011,(1):77-80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大出版"时代随之而来。各国都把这一变革当作加强出版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契机,世界出版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历史变革时期,我们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这一变革,对编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的编辑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向"大编辑"靠拢;另一方面,还需要变革编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麦克卢汉以"冷""热"来划分媒介的属性,实际上是对媒介从参与和互动角度作出的独特理解。媒介研究学者阿拉塔认为,"冷媒介"指具有高参与度和互动特征的媒介,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介是最"冷"的"冷媒介"。文章以麦克卢汉理论为依据,分析新媒体的"冷媒介"性质,本质含义在于它的开放、自主和互动,其意义不仅在于开放网络人人参与的"集体智慧"知识生产方式,它的互动模式还表明了它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4.
王志 《今传媒》2005,(11X):13-15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当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由大众媒介主导的信息时代,人与世界之间的话语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媒介话语关系,媒介话语成为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中介。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构建了媒体城邦这一公共空间,也带来了媒介伦理和实践的日益复杂化,媒介已然成为组建全球道德秩序的一个重要部分;主张将世界主义作为媒体城邦的主导原则,强调通过与他者对话这一实践途径,重建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米莉  吕岚 《青年记者》2006,(6):28-29
20世纪90年代,美国罗兰·罗伯逊(Roland Roberston)教授提出"球土化"的概念,认为全球化和本土化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一个"视听地理正逐步脱离民族文化的象征空间范围,而在国际消费者文化这一更为‘普适化'的原则下加以重新调整"①但这并非是一个单向同化的过程,因为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媒介提出本土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媒介组织在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传播环境中"正以新的方式运作,一方面提供给民众以全球共享的交流空间;另一方面,正以复苏地方性文化的怀旧情愫来满足当地的本民族的或某一社会群体的需求"②媒介进行的这两方面工作即是文化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里,"人肉搜索"是一大热门话题。客观上,"人肉搜索"可以起到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监督震慑作用,但也可能带来"网络暴力"或涉嫌侵权。文章拟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审视,主要分析了"人肉搜索"的传播模式、传播流程、传播特点,并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及全球化风潮影响下,公共领域正从地方、国家向国际间的全球化扩展。网络成为全球公共领域的理想交流媒介,"全球公民社会"成为全球公共领域参与主体,并以全球性议题为对象进行理性辩论与思考生成全球公共舆论。网络虽然有助于全球公共领域的建构,但距离形塑一个理想的全球公共领域还是有一段距离,种种制约因素正消解着全球公共领域的形塑。作为全球公共领域交流媒介的网络对全球公民而言只是有限平等,围绕全球性议题的网络对话并不全然生成全球公共舆论,全球公共领域也许会陷入"未得而先失"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21世界是一个全球范围的跨文化传播时代,"提高文化软实力"也被随之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起步于1958年的中国纪录片作为影视媒介的重要产品,经历了长期的低谷后重登时代舞台,逐渐显示出了在国际传播中能量巨大的优势。纪录片文化也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软实力文化中,最具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媒介仪式"这一术语在西方传播学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学者们对媒介仪式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不断得到认可并成为人们研究"媒介仪式"的有力参照,西方学者更是频频着力探讨宗教与媒介的关系。这不仅触及了"媒介仪式"这一概念的学术和文化渊源,更让我们看到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所具有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