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和专家访谈法对哈尼族秋千、武术、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独具特色的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的不同,体育文化特质的流变过程反映的就是一部宏大的哈尼族社会发展史.研究这一文化流变过程并在这一文化变迁的现实中寻找哈尼族民族前进的社会、文化学动因,对促进哈尼族地区的文明进程,把握好哈尼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和民族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舞蹈形式丰富多彩,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哈尼族舞蹈提供了坚实的生存、发展基础。神秘的宗教祭祀活动异彩纷呈,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哈尼族舞蹈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由于不断迁徙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周边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特征。它含盖了哈尼族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斗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也为我们探索哈尼族舞蹈历史与动律风格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物象依据。研究哈尼族舞蹈对我们研究哈尼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哈尼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动物图腾崇拜是哈尼族自然崇拜中的一种,是哈尼族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崇拜对象丰富多样,其中以虎、龙、鹰、燕子、蛇、狗等动物图腾崇拜为主,并具有崇拜的起因、发展、崇拜的形式和方法以及民俗事象。它是哈尼族最初的原始宗教文化之一,也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重阐释了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的基本要素、历史渊源、风格特点、文化功能和表征意义及其在哈尼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尼族社会历史的精神食粮,是社会文化生活活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和谐文化因素,这些和谐文化因素贯穿于哈尼族的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哈尼族在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具有积极作用的价值观念,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吸取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因素进行挖掘和研究,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哈尼族传统医药文化是哈尼族优秀文化“梯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哈尼族“梯田文化”最具产业化发展前景的要素。论文根据哈尼族传统医药的特色、现状及红河州实施哈尼族医药产业化开发所具备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对红河实施哈尼族医药产业化开发切合实际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哈尼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历史,服饰是其特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相对增强,哈尼族平日着装日趋汉化,但在本民族重大的节日,他们仍遵循传统的礼仪和穿着。对哈尼族老、中、青、少的十月年服饰进行田野调查和描述,为研究哈尼族服饰、民间美术、民族文化内涵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一个国际性古老民族,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在民族认同方面,国境两边的哈尼族在民族历史渊源、历史文化背景、族源、语言、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保持着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认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塑造共同心理的特殊功能,是协调多元文化关系、整合民族文化资源的必经之路,对边疆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哈尼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哈尼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南部红河和澜(lan)沧江之间的元纳、澜沧等市、州、县也有分布。哈尼族先民,史称“和夷(蛮)”、 (ai)尼”、“白宏”、“阿木”等达30余种。新中国成立后,以“哈尼制了一套拼音文字方案,至今仍在试行中。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A5):22-23
中国云南省的红河州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这里住着68万多人口的哈尼族,他们依然传承着哈尼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旨在从红河州金平县哈尼族的"苦扎扎"节日入手,通过对节日庆典的研究,深入分析这个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艺术人类学是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的方法论。文章企图以铓鼓舞为切入点,运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和视角进行研究,将这门哈尼族民间艺术置于其存在和发生的人文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下,企图构建哈尼族文化的一种场域,窥探哈尼族铓鼓舞背后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长街宴是哈尼族传统农耕祭祀文化的产物,作为哈尼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其在维系社会集体情感、强化民族自我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街宴展现的哈尼族有福共享、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尊老敬老、长幼有序的道德风尚,顽强坚毅、爱好和平的民族性格,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并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运用,是促进哈尼族文化自觉、推进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朴素、自然的哈尼族传统文化精神在适应本民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认真加强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充分发掘其独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缘、亲缘关系,基督教由传教士从泰北地区传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哈尼族地区,通过有效的方式传播福音。而部分哈尼族也因各种需要皈依基督教。在调查过程中机体的短缺是多数哈尼人皈依基督教的原因。基督教的传入对中国哈尼族社会产生了影响,其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如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信仰及观念的变化有积极的方面,但其消极面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影响到家庭成员关系,亲属关系甚至整个哈尼族社会关系,由于两种文化的对垒,分化了哈尼族群体,不利于团结。另基督教的传入对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冲击,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聂付生教授煌煌50万言的《浙江戏剧史》近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课题成果。浙江是中国戏剧发展的摇篮,学界曾有“中国戏剧半部在浙江”的说法,然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浙江戏剧发展史,目前还较为薄弱,《浙江戏剧史》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项空白。  相似文献   

16.
哈尼族传统村规民约作为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民间行为规范,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一种"准法"规定。它不仅在调节哈尼族主体行为规范、维持哈尼族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梯田的保护中展现出不一样的功能,它通过对梯田系统中核心要素的保护来实现梯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哈尼族主体对生计方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单一的梯田耕种已经不能满足哈尼族主体的发展需求,梯田在哈尼族社会日渐失去重要性,梯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梯田保护不仅仅需要资金扶持,更需要哈尼族传统村规民约的行为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7.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梯田耕作是哈尼族千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从现代文明角度看,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形成是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梯田文化制约和影响下的哈尼族地区相对滞后、保守。然而,今天对以梯田文化为轴心的哈尼族地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将成为引导哈尼族人民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哈尼族拥有丰富的口传文化,对哈尼族迁徙史诗的研究多以1986年出版的《哈尼阿培聪坡坡》为主,且多以民间文学为切人点,从其叙事艺术、审美价值、口头程式等方面来研究。哈尼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仅从民间文学对《哈尼阿培聪坡坡》中所反映的哈尼族历史文化进行分析是不够的。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没有人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对《哈尼阿培聪坡坡》的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突破传统理论与方法,借助历史人类学的"深描"和文本分析方法 ,对《哈尼阿培聪坡坡》与哈尼族迁徙史诗研究状况、哈尼族建寨选址的变迁以及史诗演述者朱小和作探索性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体民族 ,各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对汉族文化的吸纳。哈尼族吸纳汉民族文化大致经历了从朦胧到明朗、无意识到有意识、个别到群体逐渐普及、循序深化的过程。其间既有哈尼族的主动吸纳 ,又有汉文化自身的辐射和渗透 ,二者相得益彰 ,推动了哈尼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文化人类学阐释。在哈尼族先民的迁徙、自然环境、原始宗教、民族庆典、生产生活及社会制度构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中造就了哈尼族勇武、雄健、彪悍、勤劳、朴实、聪慧的民族性情,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具有鲜明梯田稻作文化与山地水文化特征的哈尼族体育文化,在现代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