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绞尽脑汁、费尽心力,而学生对此却无动于衷。家长和老师们付出的努力,往往和收到的效果不成正比。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一天,老师走进课堂,学生们一齐起立喊“:老师早上好!”老师说“:为什么只喊早上好,那我下午呢?难道就不好了吗?”于是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下午好!”老师又说:那我晚上呢?”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晚上也好!”老师点点头说道:这样才行,现在重新喊一遍!”学生们一齐喊“:老师早上好,  相似文献   

3.
近来,我听了不少老师的课,老师们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过于注重学生的体验、合作、探究等,双基教学训练被老师们遗忘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双基教学为什么会悄然地离开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似乎不曾留意,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枝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学困生",老师们总是一副无可奈何、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为了使这些落后的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老师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给学生开小灶、课外补习、增加作业量、旁敲侧击地批评教育提醒……总之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无奈却收效甚微,学生的成绩大多还在原地徘徊。为什么老师在这些学生身上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效果总是不成正比呢?  相似文献   

5.
一天,老师走进教室,学生们一齐起立喊:“老师早上好!”老师愤愤地说:“为什么只叫早上好?那我下午呢,难道就不好了吗?”于是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下午好!”老师又愤愤地说:“那我晚上呢?”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晚上也好!”老师点点头说道:“这样才行,现在重新喊一遍!”学生们一齐喊:“老师早上好,下午好,晚上也好!”  相似文献   

6.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复杂,有社会的家庭的,也有学校内部和教师本身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试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知道,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造成者是教师,因为学生的作业都是教师布置的。但为什么老师们要给学生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呢?显然,在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调查教师工作时间的划分,其中用于找资料,编题目,刻练习卷,批改作业上的时间占了一半以上。我们的老师们为什么要自找苦吃,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略一考察就很清楚,老师们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如今的学生写作文语出惊人:"今天我在公园捡到一亿元,全是10块钱的,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捡到4张500块钱还给老大娘。"有的老师判一天作文最后直想吐。学生为什么写不出好作文?为什么会出现写作困难、胡编乱造的现象?走过小学的我们,其实也发生过很多这样的笑话。但是,当看到为了写一篇作文不惜让亲人"被死亡",为了一场考试可以对在医院病危的亲人不闻不问,我笑不出来了。然而,这样的作文并非只是个笑话。老师们担心的是"神一样的作文"背后的问题:学生们缺乏生活体验、缺乏情感交流。有的高考阅卷老师呼吁学生"说真话",而中小学老师们却认为,想让学生"会说真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黄华  浦继丰 《生活教育》2014,(17):117-119
正如果问语文老师最怕教什么?可能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作文"。确实,作文难教,难在班级授课制,众口难调,难在底子不一样,没有办法步伐一致。为了啃作文教学这根"硬骨头",多少年来,语文老师们实践实践再实践,专家们提炼提炼再提炼,从兴趣入手,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写作技巧,拓展阅读,强化习作,办法想了很多,可是,一线老师仍然觉得自己教得苦、批得苦,学生学得苦、学得累,老师们还是最怕教作文。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现象]经常听到老师们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我已经讲过了,你怎么还不清楚?”“刚学过啊,怎么又错了?”……[原因]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老师刚讲过的习题学生怎么就不会做?是教师的教学有问  相似文献   

10.
盛芸 《考试周刊》2013,(16):109-110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什么学生碰到问题不是求教于老师而是通过网络找答案呢?在课堂上学生敢提问吗?还是根本没这个能力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ask andanswer的操练或是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老师们有没有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提问?如何培养、加强学生的提问意识?如何让学生敢问、想问、能问、善问?作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开心八爪鱼     
进入角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经理》。学生们赶紧动笔写起来。只有一个男生东张西望,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老师走过去问道:"你在干吗?为什么不写作文!"学生答:"等秘书。"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上,老师讲《范进中举》,讲着讲着,听到有人在轻轻啜泣,接下来又发现有好几个学生在擦眼泪。教室里的空气凝住了,老师的心酸酸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学生为什么哭了?是课文太生动了,还是心里太难受了?是同情范进,还是为自己悲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说:"我们现在就是范进的缩影,每天学呀学,考啊考,一切一切都是为了上好学校,考好大学。"  相似文献   

13.
公理     
老师离开黑板,抖了抖手上的粉笔灰说,“现在请大家作笔记:平行的两条直线,任意加以延长,永不相交。”学生们低下头在本子上写着。“西多罗夫,你为什么不记呢?”“为什么它们不会相交?”“为什么?我不是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带着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弊端。一、用心一句,胜过千言万语案例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读起书来。老师说:"你读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为他鼓掌!"一节课下来,掌声、表扬声不绝于耳。如  相似文献   

15.
听过吴老师课的人经常会这样问:"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如此兴奋、主动?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思维活跃、思考深刻?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有那么专注的神态和原来如此的释然?"仔细品味吴  相似文献   

16.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17.
对"许"与"不许"的思考--谈谈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为和某校的老师们研究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我们"监听"了一个学生的咨询.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学生:我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们想做的,老师、家长却不让我们做,而我们不想做的,老师、家长却非要我们做不可呢?  相似文献   

18.
到我们班听课的老师,喜欢看学生写的作文、日记、说明书、思想病历、班级日报等方面的文字材料。许多老师特别关注后进同学,专找后进同学的日记、作文看。这些年来,连续几届后进学生的文字材料都受到外省市教师的肯定,学生们受到鼓舞。许多老师问我:“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什么你不批改作文,学生作文水平却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让思维历险     
听过吴正宪老师课的人经常会这样问: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会如此激动、兴奋、主动?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妙语连珠、思维活跃、思考深刻?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有那么专注的神态和原来如此的释然?这些都源于吴老师为数学编织了一条五彩缤纷的智慧彩带,吸引着、召唤着、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快乐。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3,(16):17
张烁在5月16日人民网撰文指出:中国人热衷各类英语辅导班,为什么不喜欢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学生们喜欢老师讲清各个"知识点",为什么不喜欢"不划重点"的纯英语教学?擅长授课的中国英语老师,为什么英语会话那么困难?在中国教育教学的许多环节,已经不同程度地被考试"绑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