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由于在西南地区建立“和平政府”已成泡影,加之日本方面已私自更改了日、汪间的协议,使汪精卫急于东渡日本。在东京,日本政府对汪在沦陷区建立“中央政府”表示支持,然而,这一“中央政府”已注定将要支离破碎,并将成为一个傀儡政府。  相似文献   

2.
日、汪“重光堂会谈”具体谋划了汪精卫集团的叛国行动计划,是汪精卫集团叛离重庆的关键。《汪精卫评传》一书引用抗战胜利后周佛海受审时的交待——《简单的自白》,认为:汪精卫事先并不知道这次会谈,是高宗武、梅思平擅自与日本人秘密举行的。汪精卫在得到这次会谈签订的密约后,经过一定的思想斗争,终于还是叛离了重庆。类似的观点也常出现在其他史学工作者的论述中。持这种说法的论者所忽视的是:周佛海受审时的交待,多半是他为自己汉奸行径作辩护、希望军事法庭开释他的辩词,有关“重光堂会谈”的交待,其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3.
汪精卫早年曾参加过同盟会,刺杀过摄政王载沣。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起,他成为反面人物。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成为头号大汉奸,1944年11月死于日本。1964年香港《春秋》杂志突然发表了一篇所谓汪精卫写的“最后的心情”,实际上相当于一份政治遗嘱,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到底汪精卫有没有留下遗嘱?“最后的心情”是伪作还是真迹?  相似文献   

4.
高宗武(1906~1994),浙江乐清人,1931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政法系,中国现代有名的“日本通”,1935年任民国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他是1934年到1939年间中国对日外交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人,熟悉诸多谈判内幕。1940年1月,他与陶希圣脱离汪精卫集团,并将《日汪密约》(全称为《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及附件)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一时震惊海内外,史称“高陶事件”。1940年3月8日,化名“高其昌”的高宗武偕夫人沈惟瑜离开香港,辗转于1940年5月29日到达美国华盛顿,开始了他在此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隐居生活。  相似文献   

5.
第一现场2003年11月27日晚,台湾地区立法机构通过了所谓“公民投票法”。该“公投法”否决了有关针对所谓“国旗、国号、国歌、领土变更、主权”等事项进行“公投”及“制宪公投”的内容,但某些条文也为“台独”分子进行分裂国家活动留下了隐患。纷纷扰扰几个月的“公投法”争战表明,“台独”势力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6.
汪精卫 190 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 ,192 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 ,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 2 5年当上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 ,地位比蒋介石高。但蒋介石在19 2 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打击共产党 ,迫使汪精卫出国 ,当上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 ;又提出“整理党务案” ,当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 ,夺取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 ,排挤了汪精卫的势力 ,地位在汪精卫之上。汪精卫也大搞政治手腕 ,在19 2 7年当上了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等要职。蒋、汪叛变革命后 ,宁汉合流 ,国民党各派势力为争权夺利而激烈斗争 …  相似文献   

7.
《文化史料丛刊》第三辑,有一篇《周作人投敌的前前后后》,文章说单是1941年和1942年两年间,周作人以高级伪官的身份干过的重大罪恶活动就有七项之多,平均三个半月一次,不可谓不卖力。其中最血腥气的,是敌伪每次的“治安强化运动”,周作人都积极参加,多次亲身到“治安强化区”去进行“视察”。最丑恶可耻的,则有1942年5月,周作人以随员身份,跟随汪精卫到伪“满洲国”去庆祝伪“建国十周年”,并出席所谓“东亚教育大会”。还有1942年12月9日,周作人以所谓  相似文献   

8.
送对联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在日本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伪国民政府。汪伪政府成立典礼上,汪精卫和日本人为了造势,还请了当时日伪控制地区的许多社会  相似文献   

9.
【背景资料】“石夫人”:浙江省温岭市一风景名胜点。是高高耸立于太平街道五龙山上的一巨岩,岩高达30多米,因其形像一妇女抬头眺望而名“石夫人”。“石夫人”事件:2006年10月1日国庆节,村民林宪法带了八面国旗、八个固定国旗的石座独自爬上石夫人顶峰,准备用在“石夫人”山  相似文献   

10.
大汉奸汪精卫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妥协。1938年12月,身为国民党副总裁、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离开重庆、逃到越南河内,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民政府。成为可耻的头号汉奸卖国贼。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了连环漫画《变了种了》讽刺了汪精卫蜕变的一生。画中的汪精卫被画成了一条蚕,正在蚕食“民族解放”这片桑叶,以此作为自己蜕变的资本,而最终的结果是蜕变成一只投敌卖国的小飞虫(注意其翅膀被画成了日本的太阳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重光堂会谈”的由来,会谈中,日、汪双方代表的谈判情况以及汪精卫接到“重光堂密约”时的思想波折,论证了汪精卫是这次会谈的幕后人。  相似文献   

12.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11日,日本政府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问题近期日益激化。有必要探讨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进而对日本的无理主张进行驳斥。  相似文献   

13.
汪精卫降日     
《历史学习》2010,(12):8-8
1938年12月18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根据与日本达成的“日华协议记录”(史称“重光堂密约”)所拟定的计划,携陈璧君、曾仲鸣、何文杰、陈常焘等人逃离重庆,飞抵昆明,与先期到达的周佛海、陶希圣会合。次日,在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帮助下潜入越南河内。31日,汪精卫在香港《南华日报》发表《艳电》,公然响应、拥护日本22日发表的旨在灭亡中国的近卫第三次对华声明,迈出了卖国降日当汉奸的决定性一步。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被美军投掷的原子弹摧毁,成为迄今为止惟一一个核武器受害国。二战结束后,战败国日本被限制发展常规军事力量,当然,更谈不上研制核武器。1968年1月,当时知趣的日本政府确定了“无核三原则”,即“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1971年11月,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这一原则,成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5.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掀起了为建设统一政府及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的北伐战争。对待这场战争,中共持什么样的态度。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1 第二次东征的结束,广东境内反动军阀的被肃清,以及广西的归顺,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通过北伐把革命推向全国的遗愿提供了一个红色基地。国民党高层领导人如汪精卫、蒋介石等在不同场合曾就北伐问题多有言论。蒋介石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宣称:“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即不难于统一全国”,汪精卫更希望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汉口及北京相见。 对此提议,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积极响应的态度,1925年12月20日,中共广东区党、团委员会联合发出了《告广东民众书》,明确提出了广东国民政府应“与全国革命民众携手”打倒北洋军阀势力,“建立全国统一的国民政府”。这里虽没有明确提出“北伐”一词,但在其中却寓有了北伐的主张。翌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为吴佩孚联奉进攻国民军告全国民众》书中,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北伐的主张,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援助国民军,并“请求广州国民政府出兵北伐”,以肃清吴佩孚在长江的势力。这可说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对国民政府军事上的倡议。但是真正从战略高度提出北伐,还是在1926年2月下旬于北京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为错综复杂。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关系是抗日战争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的一个重要侧面。认真剖析这一时期蒋、汪集团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一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初期,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即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和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了不同的政治主张。英美派蒋介石集团的基本主张是联共抗日。7月17日,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这是国民政府多年来在对日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日寇进攻上海后,8月14日,国民政府又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在行动上,蒋介石集团这时抗战也是比较积极的,曾经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平津战役、上海战役、忻口战役等,给日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2月出逃河内途经昆明的汪精卫,曾在昆明停留一晚,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有过交谈,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特殊而敏感的身份,使汪龙关系晦暗不清,至今仍属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中没有完全明晰的一个"谜"。以汪精卫离滇前后的史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可见蒋介石对汪精卫出逃不明确的处置,以及汪精卫集团成员各个层面的宣传和拉拢,才使龙云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并一步步陷入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爆发的“中山舰事件”(亦称“三二○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_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党史界对这段历史做过不少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对蒋介石发动这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汪精卫的矛盾发展,则缺乏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先辈。一九二六年国民党“二大”,汪精卫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执行委员,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黄埔军校党代表。蒋介石当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第一军军长,“二大”时以248票仅差汪一票  相似文献   

19.
国旗飘飘1949年9月27日,五星红旗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的产生是经过征集,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投票赞同的。五星红旗图案设计者曾联松说:“1949年7月份,我在报纸上看到征稿启事后,我的心情就很激动。因此就决心响应号召,设计了国旗。”他设计的国旗上图案各有寓意: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黄色表现了民族特性,红色表达热烈、象征革命。1949年9月27日,新政协通过决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声声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国歌正式确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技术引进控制系统的奠基性文件,日本政府于1949年公布了“外汇管理法”。不久,又于1950年公布了“外国投资法”。从那时起,日本政府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偿力量”,直接或间接地对技术贸易进行干预,有力地加强了日方作为技术许可证购买者的谈判地位。事实证明,当时日本政府采取对技术引进严加控制的政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