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有常法”、“改有常法”和“教无定法”、“改无定法”当是辩证的统一。有志于教法改革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学案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学案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的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学校、老师对学案教学的实施过于死板,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案价值和课堂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出现的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常利 《西藏教育》2013,(11):61-62
新课程理念提侣“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教材内容以及班级实际,在教学设计中做出灵活的选择和组合,处理好“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俊艳 《双语学习》2007,(12M):145-145
语文是母语教育教学。一直以来被放在重要学科的位置上,倍受关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索定在这八个字上“着眼目标,求真务实”。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言语分析法──语文教学的“基本法”山西省特级教师方熔教无定法,但教须有法。各门学科都应该有适合于自身特点的特有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既无定法,又有“定法”,这后一个“法”既指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也指某学科特有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我们常看到...  相似文献   

6.
学习新课程异步教学方式,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教有定规”与“教无定法”的辩证关系,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教无定法”指的是,解决不同的具体教学问题的具体教学方法是不同的,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能解决两个不同的具体问题。由此可见,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是不固定的,  相似文献   

7.
明凤军 《文教资料》2010,(31):139-140
教育有常法,但无定法。所谓的“常法”就是指在各科教学中无数老前辈创造的传统教学方法.所谓“无定法”就是指按照“知识迁移”理论创设新的科学、管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思品课教学中运用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8.
“教无定法”是因材施教的实现保障,是教学艺术的具体呈现,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教无定法”落入了必须依据之“法”与现实手段之“法”混淆、评价之“有定法”与教学之“无定法”冲突、教师之“教无定法”与学习之“学有定法”矛盾的实践困境中。“教无定法”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的实现,有赖于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教有定则,教无定法”。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但规律的运用又是灵活多变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试着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玲霞 《作文》2023,(44):57-58
<正>一、为什么要研究作文教学模式文无定法,教也无定法,研究“作文教学模式”,似乎有悖于教育规律,其实不然,原因如下:从教学现状看。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得到了普遍重视,但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多数老师既不知道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教,很少系统地上过作文指导课。很多学生面对写作题目,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没有写作兴趣,写作水平难以提高。也有部分学校以考代写,以分代评,学生写作更没有积极性。作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游离于教与学的边缘——教师感觉教写作与不教一个样,学生感觉学写作与不学一个样。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汪淑文 《教师》2013,(26):46-46
教学中,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班主任工作亦然。这里,笔者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定法”“无法”与“三板斧”──语文教学琐谈之二知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但是在相当多的语文教师那里,“教学有法”变成千篇、干课一教;“教无定法”变成了随意盲目。前者严重的程式化,不管教学内容深浅、雅俗、长短一律公式化、...  相似文献   

13.
戴媛媛 《成才之路》2009,(33):I0014-I0014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改革方案。令我们目不暇接。“新课程来了,我们怎么教?”这是广大教师的困惑与呼声,也是大家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人们常说“文无定法”,其实教学也是如此——教无定法。因此,一味地模仿某种教法和模式,是不科学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学识、性格以及教学设备、教学对象、课文类型等,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将各种教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个性。  相似文献   

14.
吴检飞 《教师》2012,(25):66-66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成败。然而,写作教学又是现实语文教学中非常薄弱的一环。古人云,“文无定法”,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于是很多语文教师就采取教师少讲、学生多写的方法进行写作教学,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因此而很难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到一个恰当的突破口.才能较好地解决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笔者认为。以片段作文的训练为突破口,就是夯实语文写作教学的基础。一、片段作文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如百花般齐放。它对我们的一线教师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杀手锏”,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手法。这种教学艺术是因材施教,因学习的对象不同而具有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规律。只有遵循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来开展课堂活动,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过笔者环顾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有两种低效化的教学现象存在。一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似乎唯有历苦方能得甜,这样的教学具体表现为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18.
现在,教育界流传着一种“教无定法”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本意是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学生情况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说法反映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规律,说明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改进,鼓励教师大胆地进行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但是,如果认识不全面“教无定法”也会成为某些教师教学随意性的托词。因此,有必要对“教无定法”这一提法从内涵和外延上进行严格的匡定。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的一个本质特征,应该是遵循教学规律。具体讲,就是要符合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接受科学知识的规律。凡是成功的教学成果,无一不…  相似文献   

19.
林东清 《课外阅读》2011,(8):257-258
新课改后,中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风潮。那么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师如何传递起其所规范的语文学习之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必然的求,而课堂回归“语文味”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思索的语文教学问题。本文试从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思索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路径,从而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之法,旨在为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育最热门的话题非“如何做到课堂教学最有效”莫属,各级各地各校层层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我们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也多积极投身到这一课题的探讨与实践活动中去。然而在探讨的过程中却常常为何种教学方法最有效而争论不休,最后只好多以教无定法而折衷收场。教学真的就无定法了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需要有法,即教无定法也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